道路交通安全執法工作在杭舉行公開聽證會
2010-9-7 10: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天下午4:03,在眾人的注視下,馬軍建聲音微微有點發抖,他一口氣說完了對交通違法行為的看法,看了看手表,正好8分鐘。
連續多天的準備,一早從永嘉趕到杭州,就是為了這一刻——參加省道路交通安全執法工作公聽會。
這次公聽會由省人大主辦,參與陳述的16位公民是向社會公開征集的。每個人可以選擇自己關心的一個方面,進行8分鐘的闡述。
下午2點到5點,來自9個地市的42位公民參加了公聽會。他們當中,年紀最大的83歲,最小的21歲,來自各行各業,有普通市民,有退休干部,有電動車生產廠商,還有交警。
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省交通運輸廳等十多個相關部門也參與了公聽會。
“引進公聽會的方式,為公民直接監督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了平臺和機會,有利于消除分歧達成共識”,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劉奇說,會后會根據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形成公聽會的報告和執法檢查報告,提交省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再加以研究落實。
話題1機動車駕駛員的管理情況
教練員:
學員畢業前要測試駕駛水平
葛世雄是第一個發言的公民,他是個駕校教練,聲音響亮,一開口就給教練員群體挑了刺。
在杭州,平均每天就會增加200個駕駛員,行車安全的背后,最先教他們開車的教練員很關鍵。
“據我了解,在杭州,有4000輛教練車,至少有7000個教練。這些教練員素質參差不齊,對學員的教學質量也不同。如果教練員不負責,培訓期間不夠格,學員怎么能做到安全行車?”
葛世雄的建議是,建立一個考前預測制度。
學員結束完30個小時的培訓后,其實不知道駕駛技術水平如何。在申請報考前,培訓機構應該對這些學員進行測試,避免出現駕駛證在手,卻不會開車的情況。這是對行人、駕駛員的安全負責。
挑完毛病,葛世雄又向交警部門提出一個請求,“希望交警能多給我們教練員安排一些學車路線。這樣在杭州能多些地方,讓我們帶著學員去練車。”
私營企業主:
拿了證不會開車誰負責?
個頭高大的許五一,是衢州的私營企業主,說話蠻尖銳。
他把應試教育這個詞,用在了駕校管理上。“駕校管理是有問題的,為了應對考試,和中學生一樣搞應試教育,但證拿到了不會開車,這個責任誰來負?證是交警部門發的,既然你給發了證,為什么他不會開車?”
對于交通罰款,許五一也有意見。“如果一個城市,駕駛員違法很多,罰款也很多,我認為這個城市交通管理不到位,疏導沒有做好,有些標志不清晰,不合理,所以罰款很多。”
話題2電動自行車管理情況
生產廠家:
限速超標,我們也有難處
電動自行車怎么管理,是昨天會議最熱門的話題。16個公民陳述人中,就有6人講的和這個有關。
眾人都指責電動車超標超速的問題,作為生產商,金華綠源電動車集團董事長倪捷直言,有難處,關鍵是駕駛人要限速行駛。
倪捷先介紹了電動自行車的歷史,將近100年了,說到這些他有些自豪。看到時間過去一半,主持人急了,催促他說說問題。
為什么大部分生產出來的電動自行車會超速,倪捷解釋,這是個技術突破問題。
“如果現在有一個最高速度20公里的電動車,我們消協就會來退貨,為什么?因為它在電池快要用完的時候,大概只有15公里的最高速度,這種速度顯然太慢了。”
“有人說,在車上加一個穩速器如何,同志們知道,一個三百瓦的穩速器成本要100元,而且加上消耗電池,是吃不消的。現在的標準以設計最高時速來說,我覺得不合適了。”
“還有一點,不讓電動自行車走非機動車道是非常重要的,為什么電動自行車會比摩托車事故少呢,最重要的一點是摩托車與汽車走在一起,與狼共舞很危險,希望不要把老百姓趕到機動車道上去,謝謝大家。”
交警:
電動車能不能也有個查詢系統
穿著一身藍色制服的陳臨,一開口就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他是杭州西湖區交警大隊的交警。
陳述前,陳臨忙著澄清一件事,“我是通過電話報名來參加的,我也打了多次電話,并不是誰指派的。”
話一說完,現場就笑了,隨后響起一片掌聲。
陳臨在工作中,平均每天要查300輛電動車,他說,杭州市電動自行車每天被盜搶報案的次數都超過100次,但檢查行駛車輛只能通過車輛的車架號查找,比較費力,極大影響了打擊盜搶的力度。
他希望建立全省統一的電動自行車上牌制度,以及查詢系統。
話題3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情況
公務員:
老百姓舉報違法用罰款獎勵
馬軍建,溫州永嘉一個公務員。在參加公聽會前,他給快報打過電話,還寫了信,說自己如果沒有被選中參加公聽會,希望他的建議我們能傳達給人大。
馬軍建建議,建立群眾舉報和投訴的機制,讓老百姓可以參與監督,并且給參與舉報的老百姓適當獎勵。
打個比方,交警警力有限,不能發現全部的違法情況。但是老百姓參與進來,監督力度就不同了。可能在1個地段,有10個老百姓在監督。看到違法的情況,老百姓舉報,罰款可以獎勵這些老百姓。
這樣就是全社會來參與監督了。
會議花絮
發言時間嚴格控制
領導也不例外
“我感覺,浙江的駕駛培訓考試應該說還是比較嚴的……”
“王局長,你的回答時間3分鐘到了,謝謝你的回答。”
聽完大家的問題建議,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副局長王文學開始回答。按規定,他的回答時間為3分鐘。
在這次公聽會上,為了保證會議的順利進行,有著嚴格的時間規定。每個陳述人發言8分鐘,旁聽者發言3分鐘。在發言過程中,主持人會打出鈴聲和指示牌,提醒發言人注意時間。當規定時間到,發言人就要結束陳述,沒有說完的話在會后溝通。
旁聽者幾次沒被點名發言
急得站了起來
“請穿紅色衣服、戴眼鏡的同志發言,時間3分鐘。”
在現場,16位公民闡述完意見后,還有半個小時留給26位旁聽者。積極舉手,是這些旁聽者努力的動作。
有位旁聽者,幾次都沒有被主持人點名,著急了。最后干脆站了起來,伸長手向主持人示意。
最后,有10位旁聽者舉手發言,完成了3分鐘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