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佛山:五大路徑“轉方式”

2010-9-6 10: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抓住“雙轉移”騰籠換鳥,佛山“關轉一批、提升一批、培植一批”,原來的污染大戶陶瓷業產值不降反升;緊扣自主創新,佛山推出“企業發展五階段”戰略,以大項目落戶拉動新興高新技術產業大發展。如今,廣東工業設計城落戶,全球首個陶瓷建筑材料價格指數即將誕生,佛山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多種思維多條路徑全面開花。 
    究竟在佛山從政府到企業、兼顧產業、城市轉型,環境再造的轉方式巨變的背后,佛山市委、市政府以怎樣的思維統領全局工作?上周五,佛山市委書記陳云賢就此接受了南方日報等媒體的聯合采訪,道出佛山根據省委、省政府部署,結合佛山實際“轉方式”的五大路徑。 
    ●條條路徑都有“佛山特色” 
    記者(以下簡稱“記”):上半年佛山完成生產總值2651.58億元,增長13.8%,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569.02億元,增長17.6%。更重要的是,佛山不僅數據在變,經濟結構、經濟發展方式都在變。請問佛山轉方式的戰略戰術到底是什么? 
    陳云賢(以下簡稱“陳”):一向早謀快斷的佛山,經過實踐摸索,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行動中呈現出五條路徑: 
    第一條路徑就是“雙轉移”騰籠換鳥。佛山創新提出并實施了“關轉一批、提升一批、培植一批”的產業發展戰略,近年來關閉或轉移企業超過1600家。同時,我們對部分骨干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按照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發展要求改造提升。有了雙轉移開路,一大批有巨大發展培植潛力的新興產業魚貫而入。 
    禪城區南莊鎮就是如此。2007年到2009年,南莊陶瓷企業從原來的75家銳減至13家,但行業總產值不降反升去年達118億元。經過“雙轉移”騰籠換鳥,我們把傳統產業通過技術改造不斷壯大,同時引領、培植他們成為陶瓷產業的會展基地、研發基地、總部基地和物流基地,打造“現代陶都”。一方面抓住“雙轉移”的契機,讓制造環節在遷往外地過程中進行技術改造,解決污染能耗問題,一方面把陶瓷產業的核心技術、研發、會展、總部等仍然放在佛山。最近,陶瓷總部基地還提出要在國內乃至國際上形成陶瓷建筑材料的價格指數,這是一個標志。曾被稱為“霧都”的南海羅村,也趁大批陶企關轉,發展起燈飾會展業,新興LED產業已有30多家企業進駐會展廳。 
    我們的第二條路徑是“引進大項目促進產業結構提升”。佛山引進奇美、一汽大眾、OLED項目、云計算等,通過龍頭企業引進形成龍頭產業集群,逐步培植高科技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截至目前,進駐佛山的世界500強企業超過47家,項目投資超過87個,國內500強企業超過99家,項目超過167個,從而在佛山原有產業基礎上構建與之匹配的產業結構優化的新興產業集群。如今,佛山擁有產值超1億元的企業已經有2200多家,在10億元與100億元之間的企業250多家,產值超100億元的大企業有6家。可見,佛山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龐大并已形成梯隊。 
    第三條路徑是圍繞科技進步、自主創新我們提出企業發展五階段、五步走的引領計劃,分別是:夯實基礎、創造品牌、注冊專利、制定標準、品牌輸出,從而引導企業做品牌、專利、標準。每年,各級政府拿出約10億元獎勵企業自主創新。2008年我們引領民營企業自主創新投資比增47%,在去年國際金融危機情況下,這一投資增幅仍達39%,達到了308億元。此外,佛山最近榮膺全國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城市。 
    第四條路徑是“借助金融手段,促進產業高地發展”的特色路徑。我們對內提出金融創新3項計劃,涉及企業上市的463計劃,從2007年到去年,佛山上市企業翻一番的已達26家。目前至少有15個基金、超過12億元資金在佛山市重點企業不斷發展。 
    更重要的是,我們創立了擔保基金,引領各級政府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以小額財政投入拉動銀行貸款,至少推動了220多個億的資金投放到各類企業,惠及企業4800多家,這就促成了中小企業燃眉之急。金融行業在佛山興盛,在千燈湖的廣東金融高新區里形成了含銀行、證券、基金、保險、期貨結算在內的產業集群,讓高新區不僅服務佛山,還能服務廣東、輻射亞太,并帶動金融外包服務業的發展。因此,佛山是聯合國選中的資本市場與產業集群有效結合示范城市。 
    第五條路徑,就是今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化融合智慧佛山”。這路徑不僅引領企業以信息化、工業化相結合的道路不斷提升傳統產業、培植新興產業,真正地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同時也促成信息化與城鎮化的融合、信息化與國際化的融合,真正創造一個宜居宜商宜發展的環境,來促進佛山產業轉型、城市轉型和環境再造。以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為例,家用電器應用物聯網技術可變成智能家電,佛山美的與青島海爾率先走出了這一步,一旦成功,他們的標準將成為我們乃至世界智能家電的標準。加入信息化新技術要素,傳統產業得到提升,變成了新興產業。而信息化與城鎮化融合可逐步形成智能交通、智能治安、智能教育、智能醫院、智能圖書館等等。 
    總體而言,佛山轉變發展方式多條路徑并舉,從現階段來看,這五大路徑符合實際也是可行的。 
    ●轉方式要求轉思維 
    記:繼市級機構改革、區大部制相繼進行后,本月佛山簡政強鎮改革將收官,標志著佛山此輪行政體制改革完成。通過改革,公務員隊伍將如何為“轉方式”提供支撐? 
    陳:佛山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載體是企業,無論是“雙轉移”、產業升級騰籠換鳥、金融業發展,包括“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落腳點都是企業。改革主要就是:縮短流程,提高服務效率,要真正轉變政府職能,對內充分發揮大部制的活力,對外成為一個服務于群眾、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企業、服務于基層的高效便捷的能超前引領發展的政府。 
    記:您一直強調政府的“超前引領”職能,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刻,干部思維如何轉變才能繼續保持“超前”? 
    陳:經濟發展以企業為本,城市建設管理以人為本,社會的提升以和諧為本,以此超前引領佛山的發展。 
    當前,如果還是用傳統的思維,只看到硬件的、有形層面,而忽視了軟性的、無形的因素和長期的趨勢,見物不見人,引領發展將出現盲點。比如傳統經濟學生產要素指土地、生產工具、勞動者等。事實上,現在講到生產要素,不提到資本行嗎?不行。資本如同經濟的“血液”。只看到生產線的價值,看不到知識、信息、文化的價值行嗎?就像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不僅要看到一個人的肌肉、輪廓等,還要重視他的血液質量、思想等。 
    干部團隊的思維不僅不能局限在一個區域里,還要縱向深化,自然經濟靠的是看不見的天,市場經濟靠的是看不見的手,知識經濟靠的是看不見的腦。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僅是經濟實體在改變,而且我們認識事物的方式、思維也必然進行根本性的轉變。 (記者崔旭明劉三琴李曉玲)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