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接空港經濟區 融入西寧城鎮群 平安縣五舉措謀發展
2010-9-3 2:2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劉韜)平安縣做為海東行署所在地,在青海東部城市群建設中主動呼應和積極承接省會西寧經濟的東擴,通過重新思考城鎮發展定位,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加快融入西寧一小時城鎮群步伐。
一、結合區位特點,找準城鎮定位。平安作為青海東部次中心城市,以新型工業化發展為支點、現代物流倉儲業和高端服務業為依托,努力加快建設新型的 “商務花園城市”。積極承接西寧東川工業園區乃至整個西寧產業的東擴,逐步形成以現代工業和物流業為核心的立縣產業發展格局,不斷加快城鎮化建設進程,重點建設小峽口建材物流集散區、高科技工業加工區、休閑觀光農業示范園區、空港經濟中心區、客運商務集中區、城市中心區、平安陸路物流園區和平東工業園區。
二、發揮交通優勢,建設空港園區。一是充分利用毗連機場和西寧城區的區位優勢,借助蘭新、青藏鐵路和平安鐵路客貨車站場建設的契機,高標準建設蘭新客運平安車站。二是充分發揮作為海東和青南地區人流、客流、貨流的轉乘和集散地功能,高標準打造空港物流園區,做好物流園區道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把空港物流園區打造成對外開放的窗口,并形成具有較強輻射力的現代物流園區。三是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空港建設“兩心一軸一帶五區”發展思路(以行政科研中心和綜合服務中心為“兩心”,以109國道為核心區發展主軸,以沿湟水河兩側設置的濱河景觀帶為“一帶”,以先進制造業加工區、行政科研區、保稅區、現代物流區和綜合服務配套區等5個功能區),認真組織實施好平安縣城以西的空港經濟核心區和平東工業區。
三、發展特色農業,促進以城帶鄉。大力發展以富硒農產品為主的高原特色種植業,以油菜、大蒜加工為主的農副產品加工業,繼續精心打造高原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計劃利用五年時間,建設總面積達4.2萬畝,投資近3億元的集特色農牧業生產、種苗繁育、休閑觀光、農產品加工、科技培訓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化園區。通過大力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優化土地利用空間結構,加大老城區改造力度,挖掘土地資源潛力,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實現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區域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格局。
四、重視生態建設,打造首善之都。加快實施湟水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整治河道,建設生態景觀綠帶,大力發展以伊爾頓綠緣島生態園為示范的沿湟度假村、農家樂、休閑綠地,通過對湟水河沿岸的治理,以環境吸引省會城市人口前來休閑度假,拉近平安與西寧的距離。加大南北山綠化工作,堅持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將西寧市南北山綠化工程向東延伸至平安一帶,造就生態環保城市的綠色屏障。繼續做好縣城綠化工作,對縣城閑置土地、邊角地帶實施綠化,增加綠化品種,提高綠化品位,著力把平安縣城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的生態城區,打造“平安古驛站,現代宜居城”品牌。
五、實施重點項目,提升承載能力。一是加快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力爭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7.81億元。新建南環路、縣城新平大道西延段道路與排水、物流園區對外道路等工程。二是實施環保工程,重點實施總投資3565萬元的三合鎮、小峽鎮垃圾填埋場項目,實現2個鎮的垃圾無害化安全處置。組織實施沿湟村莊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使湟水河沿岸村莊環境有明顯改善。三是繼續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建立和完善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補貼等多層次的城鎮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認真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和農村獎勵性住房建設,持續改善城鄉居住環境。四是加大房地產開發力度,引進一批有實力的房地產開發公司來平安投資開發房地產,擴大開發規模,提高開發檔次,打造精品住宅小區。五是通過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快城市化進程,重點實施海東體育文化廣場、蘭新鐵路客運站、停車場以及城市綠化工程建設,使城市建成區面積從原來的7平方公里擴大到9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由原來的25.25%提高到35%,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市服務功能日益增強,城鄉居住環境持續改善,為實現產業和人口聚集,建設青海東部次中心城市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