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中國稀土資源戰略無可非議

2010-9-3 1: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期,歐美、日本多國對中國稀土限產和控制出口政策表示不滿,紛紛要求中國擴大稀土出口量。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國長期扮演了“唯一一個價位低廉的生產大國”的尷尬角色,一旦減少出口,自然會拉高稀土的價格。換言之,中國稀土新戰略的實施,終結了這些發達國家長期廉價囤積稀土資源的戰略。    素有“工業味精”美譽的稀土,廣泛應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輕紡、發光照明,農業、新材料等領域。目前全球稀土資源總儲量為8800萬噸,其中中國稀土資源儲量占全球的31%,俄國及獨聯體資源儲量占全球22%,美國占15%。雖然中國長期以來以全球31%的儲量,供應了全球95%以上的需求,卻始終沒有定價權,成為國際價格的被動接受者,被稱為“黃金賣了白菜價”。而在中國稀土大量廉價出口之時,日本等國的企業趁機大量進口囤積,即使是稀土資源儲量占全球15%的美國,也早在1985年就關閉了自己的稀土礦,從中國進口。
  美國能源政策分析家關于《稀土元素:全球供應鏈條》的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稀土儲量為3600萬噸,占世界36%,產量則為12萬噸,占世界產量的97%;美國稀土儲量為1300萬噸,占世界13%,而產量為零;俄羅斯儲量為1900萬噸,占世界19%,產量為零;澳大利亞儲量為540萬噸,產量為零;印度儲量為310萬噸,占世界3%,產量為2700噸,占世界2%。
  也就是說,幾乎全世界都成為了中國廉價稀土的受益者。反觀國際石油、鐵礦石等資源市場,其價格與銷量的主動權,哪個不是掌握在資源大國手中?中國作為需求大國,既沒有定價的話語權,也沒有進貨的主動權。面對如此巨大的反差,那些對中國實施稀土資源戰略的指責,理由何在?
  中國以往“賣自己的產品卻沒有自主權的”的尷尬現象必須徹底改變。中國對稀土出口進行限制,提出自己的稀土發展戰略是追求自己的合法權益,做法符合世貿規則。雖然稀土對于生產發光材料、電腦、手機、低碳汽車等行業至關重要,但在其產品成本構成中所占的份額并不太高。在目前的基礎上,相應提高稀土價格,也不會對生產企業造成太大的壓力。而大量提取稀土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損害。
  無論是從現實的經濟利益考慮,還是從長遠的戰略利益考量,我國對像稀土這樣既有資源優勢,又有價格影響力的資源產品限產和控制出口,都是合理與必要的,外界無可指責。因此,中國不僅要對稀土限產和控制出口,還要徹底改變稀土價值不相稱的局面。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