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交通三支隊:建功西藏首條高速公路
2010-9-28 12: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山巔金頂宮堡,河畔迷彩林卡,美麗的拉薩河畔軍旗紅,‘金珠瑪米’為藏族同胞修來幸福高速。”國慶節來臨之際,由武警交通三支隊參與修建的西藏首條高速公路——拉薩至貢嘎機場專用公路施工現場再傳捷報,經過近15個月的日夜鏖戰,橋梁項目部和路基項目部在西藏自治區交通廳組織的綜合評比中,質量、進度、安全、環保均達到良好,路基項目部榮獲勞動競賽第一名。
在才納特大橋施工現場,記者見到正在指揮蓋梁吊裝的三支隊副支隊長、橋梁項目部主任雷志恒,他告訴記者:“拉薩至貢嘎機場專用公路全長37.9公里,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每小時80公里。建成后的拉貢高速公路,將使貢嘎機場到拉薩市區的時間由1個多小時縮短為30分鐘左右。”
“群峰插云,氣象萬千,改變歷史,勇于擔當。”樹立在施工現場的戰斗口號,是三支隊政委石明在動員大會上代表支隊官兵立下的誓言。去年6月,支隊官兵奉命出征,承擔了全線施工難度最大、工程技術要求最高的才納特大橋和聯接大橋的13.98公里路基建設任務。
拉薩河,藏語稱“吉曲”,意為“幸福河”。全長1.35公里的才納特大橋就坐落在美麗神奇的拉薩河上。“官兵們在施工過程中吃了不少苦頭。”總工程師趙紅軍介紹說,“改水道、排水是最大的施工難題,鉆孔灌注一根樁基和承臺需要10多臺大功率抽水機同時工作,項目部5名干部分工帶隊作業,每天都加班施工到凌晨一兩點鐘。”
記者順著清脆的哨音和洪亮的指揮口令看去,只見一名皮膚黝黑、佩戴四級警士長警銜的工作人員正在指揮幾十臺機械車輛施工。他露出潔白的牙齒笑著告訴記者:“我叫黃俊,是一名在西藏修了15年路的老兵。”
高原的筑路兵,眷戀著這里的雪山和公路。路基項目部主任田康帶領官兵在西藏修筑了10多條公路,但修建高速公路是第一次,也是技術要求和施工難度最大的一次。高原常常是“一天四季”,記者來到施工現場,田康正帶領科技攻關小組,在路基上反復做試驗,現場辦公攻克難題。
“高原施工中什么都可能缺,但是絕不能缺精神!”路基項目部黨委書記郭方勇說話擲地有聲。作為黨員突擊隊隊長,郭方勇帶領官兵攻克了海拔3700米高原凍土、河灘地區鋪筑高速公路路基的難關,在4個月有效工期內高標準完成路基7.5公里,創造了高原路基施工奇跡。
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為了給施工提供準確無誤的數據,測繪員李光榮和戰友們每天起早摸黑穿梭在山河之間。全線700多個樁號,每個樁他們至少放線9次,為部隊施工提交了一份精準的數據。
路是躺下的碑,碑是豎起的路!美麗的拉薩河作證,武警交通官兵用青春和血汗,正在創造新的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