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貿易便利化 海關責無旁貸
2010-9-27 14:0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海關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關于“優化海關監管和服務”的重要指示,認真履行國家賦予海關的職責,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分析并主動適應當前海關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為廣大進出口企業提供優質的通關服務,努力促進中阿貿易的健康快速發展。“在2010中國(寧夏)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暨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經貿論壇分會場舉行的“中阿投資貿易便利化與進出口貿易發展前景”分會上,海關總署監管司副司長李偉說。 受中國海關總署署領導的委派,李偉受邀參加了由商務部、中國貿促會、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寧洽會暨中阿經貿論壇,并在“中阿投資貿易便利化與進出口貿易發展前景”分會上就中國海關在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做演講,從實踐與經驗層面同各與會嘉賓做了交流。
李偉在發言中對近年來中阿雙邊貿易的飛速發展用數據做了解讀:2010年1-7月份,中國對阿盟22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為866.2億美元,同比增長44.9%,其中出口額為413.8億美元,進口額為452.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9.9%、79.1%。如今,阿盟已成為中國第八大貿易伙伴。
李偉同時就中國海關作為國家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一直以來致力研究推行促進中阿投資貿易便利化的各項措施做了說明。他認為,特別是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尚未完全消失的情況下,正是由于中國海關的不懈努力,以及中國海關不斷優化監管和服務,認真落實各項通關便利措施,積極探索通關作業改革,不斷優化口岸通關環境,為進出口企業縮短了通關時間、降低了通關成本,有效地支持和促進了中阿貿易的發展。
李偉認為,中國海關三個方面的工作對投資貿易便利化進行積極探索并做出了貢獻。首先是積極開展分類通關改革,提高口岸通關整體效能。2009年以來,中國海關推行了以風險甄別為基礎的分類通關改革,實現了針對不同誠信企業和商品適用不同的海關監管措施和通關流程,為廣大守法企業開辟了一條快速通關的綠色通道,也為在當前中國對外貿易量飛速發展、海關監管任務日益繁重情況下進一步優化海關監管和服務進行了有益嘗試,有效改善了中國對外貿易環境,有力促進了中阿貿易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第二個方面的工作是切實落實通關便利措施,深入推進通關便利化。中國海關以守法便利為原則,以企業分類管理為基礎,切實落實各項通關便利措施。2008年4月,中國海關發布并實施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企業分類管理辦法》,按照企業守法和信用度高低對進出口企業實行分類,對適用不同管理類別的企業實施相應的差別管理措施,為大多數誠信企業提供“擔保驗放”、“提前申報,貨到驗放”、“集中申報”和“24小時預約通關”等便利通關措施,有效地降低了通關成本,提高了中阿貿易通關便利化水平。
第三方面工作是大力推進區域通關改革,推動了區域經濟發展。為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發展趨勢,促進貿易安全與便利化發展,中國海關打破行政區劃和關區設置限制,加強不同海關之間的合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力推進以“屬地申報,口岸驗放”、“跨境快速通關”、“規范和簡化轉關運輸”為主要內容的區域通關改革,有效整合了口岸和內地海關的管理資源,推動了區域內市場要素和資源的自由流動和有效配置,實現了中國各地進出口物流的大聯動,有力推動了區域經濟發展,促進了貿易安全與便利化。
李偉表示,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也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下一步,中國海關將繼續努力,對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做出積極貢獻。他同時表示對寧夏未來進出口貿易發展前景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