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阿拉山口口岸打造我國向西開放能源資源安全大通道

2010-9-27 10: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年前,隨著中哈鐵路接軌,新疆阿拉山口口岸第一趟火車開始過貨,當年全年過貨量只有15萬噸。2010年1―8月,口岸進出口貨物已達1650萬噸,進出口貿易額73.62億美元,海關稅收69.16億元,貿易總額、稅收及出口貨物量居全國各陸路口岸第一名。阿拉山口口岸經過20年的發展,已成為西部最大、全國唯一的集公路、鐵路、管道三種運輸方式并舉的的陸路口岸和能源、資源安全大通道。 
  正值阿拉口岸成立20周年之際,記者來到這個據烏魯木齊市477公里,著名的古絲綢之路上重要關口,被稱作“準噶爾山門”的國家一類口岸,參觀中哈鐵路集裝箱換裝庫、公路口岸聯檢大廳,走訪邊防檢查站執勤點、大型報關企業,檢驗檢疫重點實驗室……記者發現,當初僅有一個小小氣象站的荒漠戈壁,如今已建成占地面積11.2平方公里、擁有人口3萬余人,集合了口岸通關、檢疫、物流等功能和服務的繁榮之地。
  阿拉山口口岸始建于1990年6月,鐵路口岸于1991年7月臨時過貨,1992年12月1日正式宣布對第三國開放;公路口岸于1992年臨時開通,1995年12月2日正式開放。2005年,口岸過貨量突破1000萬噸大關,標志著阿拉山口從此步入了千萬噸級口岸行列,也標志著阿拉山口口岸跨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阿拉山口口岸管委會主任居來提・阿不都克里木介紹,從1996年以來,口岸過貨量連續14年位居全國陸路口岸第二位,尤其是出口量在2008年突破600萬噸,首次躍居全國四大陸路口岸之首。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大背景下,在全國同類口岸通關指標均下滑的情況下,口岸通關過貨仍逆市而上,金屬礦石、鋼材、化工產品、棉花進口量增幅在40%以上,過貨量達2324萬噸,占全自治區口岸進出口貨運總量的90%。口岸對外開放20周年來,截止2010年8月,口岸累計過貨1.5億噸,上繳海關稅收532億元,對外貿易總額446億美元,
  除了過貨量的增加,進出口的商品種類也隨著時代演變而變化。據阿拉山口口岸海關副關長宋繼軍介紹,上世界90年代口岸出口的商品主要是服裝、鞋帽、食品等低附加值產品,現在出口商品結構有了非常大的改觀,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比重大幅增長,主要包括化工產品、汽車、工程機械、鉆探設備等產品。目前,阿拉山口口岸正由單一的過貨通道向進出口貿易、加工貿易、旅游購物、倉儲、運輸為特點的區域經濟方向發展。
  據博州副州長巴哈特・何德爾拜介紹,阿拉山口口岸如今正在向國務院申報設立綜合保稅區,功能定位為口岸物流、保稅物流、商品貿易與增值加工。在口岸中轉的貨物將會獲得比現在更低的稅收、倉儲時間更久的政策優惠,屆時可實現貨物在口岸保稅倉儲、中轉、加工和作業,這也更有利于國家緊缺能源資源的儲備,有利于促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有利于開展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巴哈特・何德爾拜還透露,綜合保稅區的批準成立,也將會促成建立阿拉山口萬億噸級國家礦產資源儲備基地的想法離實現更進一步。
  對于未來阿拉山口口岸的發展,新疆社會科學院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院曹茲綱認為,隨著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深入實施和阿拉山口納入自治區天山北坡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中哈石油管道、奎―賽高等級公里的建成運營,嘉峪關到阿拉山口電氣化鐵路改造、烏西-精河鐵路復線的開工建設,阿拉山口口岸作為國家、自治區資源能源陸路安全大通道的重要樞紐和西部和重要門戶的地緣、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