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耗能產業投資過熱或釀經濟困局
2010-9-25 21:4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王亞彬實習記者姚志遠
當前高耗能的總產能規模在年內非但沒有下降,反而繼續上升。對后危機時代一次不正確的大手筆的投資,會葬送我們高增長經濟的前景。
日前,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兼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在“2010第二屆中國鋼鐵產業發展研討會上”表示,目前全國各地對高耗能行業的投資熱情仍居高不下,而這與國際跨國公司的投資趨勢相背離。
范劍平指出,當前高耗能的總產能規模在年內非但沒有下降,反而繼續上升。比如今年前6個月有色金屬等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仍然很高,鋼鐵行業雖然在建規模增幅不大,但是計劃總投資的增幅非常高。范劍平進一步說,各地對高耗能產業的投資熱情已經形成慣性,并陸續延續到各地的十二五規劃中。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摸底調查顯示,在十二五時期,有相當一部分沿海省份都準備要集中力量建設大的國家深水港及龐大的臨港工業區,發展鋼鐵、石化、有色、化工、機械、汽車一大批重化工項目。這些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高耗能產業,實際上是十二五規劃國家政策將來所不能允許的。
范劍平說,過去十年鋼鐵等行業能掙錢,并不代表未來十年還能賺錢。
“對后危機時代一次不正確的大手筆的投資,會葬送我們高增長經濟的前景!狈秳ζ教嵝,國際上對高耗能產品征收碳進口關稅在所難免,今后高耗能產品價加上碳關稅稅價,將不再具有國際競爭力。假如高耗能產業投資過熱局面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不僅將導致中國的節能減排目標完不成,更嚴重的是將導致出口受阻,造成國內更嚴重的產能過剩,也將給未來的金融風險帶來隱患,屆時將會出現資金無法收回和產能消化不良的雙重困局,最終拖累經濟發展。
針對以上問題,范劍平表示,從政策層面看,當前宏觀調控政策既要穩定總量,又要優化調結構。他解釋說,政策在抑制耗能產業投資“做減法”的同時,還要“做好三個加法”。一是要加大對保障性住房、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設。二是應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支持政策的出臺。三是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