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開建西部“農谷”重慶又添"后花園"
2010-9-25 9:5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渝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拓展區昨日奠基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正其宣布開工
渝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拓展區昨日在渝北興隆鎮開工。這個計劃容納百家農業企業,產值達到45億元的大型農業發展項目,被寄希望于展示重慶城鄉統籌發展成果,成為西部“農業硅谷”和重慶新的“后花園”。
昨日上午8:45,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正其宣布拓展區建設正式啟動。國家科技部農村中心主任賈敬敦,渝北區區委書記周旬,渝北區政府區長黃玉林等國家、市、渝北區領導出席了開工典禮。
打造純農項目
新園區成統籌城鄉示范窗口
渝北區興隆鎮位于兩路北邊,距離兩路城區15公里,開工建設的拓展區主要集中在興隆鎮的徐堡、廣佛、龍寨、新寨、小五、牛皇六個村,面積約25平方公里,處于繞城高速和規劃中的三環高速公路之間,緊鄰兩江新區。
“這些地方以前都是較貧窮的農村,拓展區的建設將給渝北的北部地區帶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渝北區區委書記周旬說,興隆鎮除了地勢平坦,便于建設外,還有可利用水體7處,約100萬立方米,適合發展現代農業。
記者在現場看到,興隆片區目前仍是一片連綿的淺丘,綠色的莊稼和波光粼粼的水庫相映成輝,但渝鄰高速、210國道沿邊穿越,區位及交通條件極為優越!3年內,這里的面貌將發生改變,”渝北國家農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晏其彬介紹,按照市政府于今年7月16日通過的拓展區總體規劃,區內只能引進純農業項目,建成現代農業國際交流平臺和中國西部農業孵化器,成為全市統籌城鄉的示范窗口。
一中心三基地
農業項目可進區孵化
拓展區的發展模式,主要是通過土地集中流轉,引進示范輻射帶動性強的農業科技項目,由此發展都市近郊型特色農業,同時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促進西部地區農業科技創新。
具體而言,拓展區將分為“一中心三基地”。一中心是指農業科技研發中心,三基地則包括創新試驗基地、示范應用基地和集成展示基地。
為起到示范作用,園區入駐企業將被嚴格把關,每畝地的產出至少在萬元以上,對于科技研發類企業,園區也將幫助進行成果孵化轉化,力爭成為西部地區現代農業科技高地。
目前,拓展區相關工作已全面啟動:編制了拓展區總體規劃,制定了拓展區建設的招商引資、土地流轉等政策,完成了14000多畝土地流轉,簽訂了“四季田園”等8個項目投資意向協議,開展了居民新村方案設計,計劃修建拓展區東西主干道,在渝鄰高速路新增古路段互通式立交。
聚集四大產業
園區勝似度假勝地
據悉,園區內,將重點發展種子種苗產業、都市園藝產業、現代中醫藥產業、現代農業服務產業四大產業。
晏其彬說,農業園區拓展區采取“三溝通”(土地流轉溝通、農民居住溝通、農民就業溝通)、三明白(老百姓明白、社會明白、政府明白)、三平衡(土地占補平衡、投資收益平衡、老百姓心態平衡)的工作方法,通過“三金”(租金、薪金、股金),增加農民收入,率先建成農民人均純收入破雙萬的示范區。
拓展區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滿足市民的休閑觀光需要。園區將在原生態基礎上,結合重慶特色的山地風光,打造世界農場等大型項目,建設拉美古巴雪茄農莊、巴渝農場、巴西咖啡農莊、荷蘭風情園、法國葡萄莊園、北美紅豆杉陽光農園、新西蘭蔬菜牧場等特色莊園,形成環狀景觀廊道,配備休閑農場、休閑娛樂配套設施,有得吃、有得耍、有得看,為重慶市民提供一個度假勝地。
3年見效10年成熟
解決2萬人就業5000人創業
在農民就業上,拓展區將提供2萬個就業機會和約5000個創業機會,不僅可以完全消化拓展區勞動力,還能解決兩江新區部分勞動力轉移就業。
與普通園區不同,拓展區將引進投資商、運營商及科研院所,農民可以土地勞動力入股,共同組建園區運營公司,實施園區整體運營。運營公司通過實施土地一級整理和占補平衡,實現農土增值、增量,并統籌經營集體建設用地指標。
按照規劃,拓展區建設將按照“一年實施起步,三年初見成果,十年基本成熟”的思路,預計到2020年全面完成建設。屆時,拓展區企業將達到100余家,產值超過45億元。
■新聞縱深
科技部:“重慶模式”全國推廣
去年底,在科技部牽頭的園區綜合評議驗收,渝北園區在全國38個園區中名列第八,昨日來渝參加典禮的科技部農村中心主任賈敬敦透露,渝北園區用工業理念引領現代農業,實施產業聯動的做法,被業內稱為“重慶模式”。這種模式有望在全國推廣。
“重慶模式”的特征就是“兩頭在園,中間在外”,即產前和產后在園區,產中在農村。賈敬敦認為,此舉有利于資本、技術、人才向園區集中,產生更高的效率,也能有效地解決現代農業發展中的科技服務、農產品銷售和加工增值等問題,成功實現了農業生產、加工和銷售的聯動。更重要的是,農業產業借助園區這個平臺,延伸到廣大農村,延長了農業產業鏈,引領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他表示,國家科技部今后將在項目、資金和政策上予以更大的幫助和支持。
■新聞背景
成立于2001年的渝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科技部當年批準的全國首批21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之一。目前園區建成區面積約14.3平方公里。近年來由于拓展發展空間有限,迫切需要開辟新的功能區域。
園區目前建成了重慶市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市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重慶市鱷魚養殖中心、重慶市柑橘組培中心、重慶市渝北區農業科學研究所5個研發機構,成為我市乃至西南地區農業科技研發機構的聚集區。
園區還引進了華牧肉業、小天鵝、天友乳業、毛哥食品、百事天府、三亞灣水產批發市場等40多家農業龍頭企業入駐,形成乳制品、肉制品、果蔬制品、薯類制品、調味品、休閑保健食品、航空食品、食品物流、食品包裝等產業集群。
園區內迄今孵化、開發生產農業高新技術產品的各種新型企業和基地已達220個,就業5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