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靈丘:轉型發展“三級跳”
2010-9-23 11: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綜合編輯:總投資20.7億元的16個重點項目,同比增長32.14%,截至8月末,已完成投資4.1億多元。靈丘縣轉型發展步入“三級跳”。
革命老區靈丘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種植玉米和小雜糧是當地的傳統產業。幾年前,為徹底改變貧窮面貌,這個縣在團中央扶貧辦的幫助下,組織大批干部到沿海地區掛職鍛煉“洗腦筋”。隨后在全縣叫響“轉型發展,綠色崛起”口號,以結構調整為抓手,采取 “政府領導、政策引導、科技促動、典型帶動、市場驅動”等方式,實施品牌戰略。一方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發展以苦蕎為主的雜糧、以蔬菜為主的瓜菜、以核桃為主的干果和以黃牛為主的畜牧四大農業主導產業。拉長產業鏈條,精心培育京津地區的“菜籃子”,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短短幾年間,全縣小雜糧面積達到16.3萬畝,新發展核桃經濟林26萬畝,仁用杏3萬畝,新建日光溫室1100棟,并投資1600萬元建起集農業觀光、科技示范、名、優、特蔬菜,瓜果培育為一體的現代農業觀光園區。一方面集中整治礦山,招商引資,大力挖掘礦產資源。在工業上緊緊依托礦產資源豐富的優勢,集中力量狠抓晉銀礦業、宏偉礦業、金地礦業、豪洋水泥等一批市場前景好、帶動作用強的項目,從而使大項目、好項目在該縣扎根開花。民營企業迅猛崛起,全縣經濟步入發展“快車道”。同時,縣委、縣政府著力打好“綠色牌”,全縣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目前已達到23個,國威、大山、益壽面、平型關、康馨褥業等農產品和豪洋水泥、石工水泥成為省市著名商標,產品走向大都市有了“綠色通行證”。
“品牌產業優勢化”是靈丘縣轉型發展的“二級跳”。這個縣在一些傳統產業形成品牌后,不斷發展壯大品牌產業,使之形成優勢產品。以市場為依托,在企業規模上做大做強,在產品開發上做精做細,不斷提高礦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拉長產業鏈條。晉銀公司新上的全國最大的白銀深加工和百噸銀冶煉項目、豪洋公司對低品位礦石開發進行技術改造、建成5萬噸銅金粉生產線。以農業科技園區為平臺,把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做大做強傳統產業的 “牛鼻子”來抓,扶持發展平型關苦蕎食品公司,益壽面,大山食品、國威苦蕎開發公司等8家苦蕎生產加工企業,年可生產苦蕎掛面、苦蕎茶2200余噸。特別是借農民劉溫發明的苦蕎保健褥墊,扶持民企開發苦蕎保健褥墊系列產品,并形成著名商標,僅此一項全縣年生產能力達50多萬件,生產總值超過億元。此類民營企業的建成投產,使昔日一文不值的苦蕎麥皮成了 “香餑餑”,苦蕎產業形成 “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新格局,帶動農民大面積種植苦蕎。
今年,僅石家田、柳科兩鄉就種植苦蕎麥5000多畝。全縣苦蕎種植面積已突破萬畝。目前,全縣共有13家農業龍頭企業,其中產值超億元的1家,有4家企業擁有農業部頒發的7個綠色產品認證,國威牌苦蕎降糖茶,獲得衛生部保健品認證,開辟了全國的銷售渠道。礦產品加工企業年上繳稅費超千萬元的有11家、超百萬元的有8家。
在不斷壯大優勢產業的同時,靈丘縣加快“轉型”步伐,實施“三級跳”——把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放在新型產業開發、新優勢項目的培育上。依托本縣充沛的風力資源、水力資源和區位、環境優勢,大力構建多元優勢產業,大招商、招大商,今年又有16個總投資20.7億元的轉型項目在該縣落地。中源農業開發公司的玉米深加工、核桃油生產線,香雪公司的糯玉米,寶鑫公司肉牛養殖、雨潤集團靈丘萬頭種豬場和建投衡冠公司寒風嶺4.95兆瓦風電場、唐河水電站、四海物流公司大型綜合物流、上沿河生態水電站等一批規模化牽引力強的 “農字號”龍頭企業和風、水、電等新型支柱型產業項目有效推進。截至8月末,已完成投資4.1億元。
新型產業、綠色產業,推動全縣經濟跨越發展。截至8月底,靈丘縣財政收入突破3.22億元,完成年任務的 65.27%,同比增長23.58%;一般預算性收入完成1.12億元,占年任務的62.64%,同比增長13.59%.(化民 王鵬 愛民 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