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濼路黃河隧道究竟啥樣?雙線雙洞大車小車都能通過
2010-9-21 12:0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備受省城市民關注的濟濼路黃河隧道工程究竟是什么樣子?20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向本報獨家公布了《濟南市濟濼路黃河隧道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書》中指出,從環境保護方面論證,濟濼路黃河隧道工程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并推薦選用方案四,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關于濟濼路黃河隧道的各個具體細節。
隧道洞口設在濟濼路上對于濟濼路隧道如何穿越黃河河底?今年6月,山東省交通運輸集團公司根據河流自然條件、線路走向和城市總體規劃情況,共提供了四套方案,最終經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比選,推薦路線為方案四。即北接309國道,設R-400米右轉曲線,下穿龍湖規劃水域,緊貼濼口浮橋下游,垂直向南穿過黃河南堤、環城高速公路、二環路,隧道洞口設在濟濼路上,接上濟濼路。
專家表示,該方案南北均與主要道路銜接,交通組織順暢,容易與其他城市道路連通,功能好;對規劃的龍湖風景區沒有影響。基本垂直過黃河,過黃河水面長度較短,施工風險小。
設計行車時速為60公里根據《報告書》,濟濼路黃河隧道工程為城市主干道,主線為雙線四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為60公里/小時,設計通車年為2012年,屆時每日可通車數量為21278輛;中期2020年日通車數量為33506輛;遠期2030年為44177輛/日。
工程永久占地14公頃,臨時占地24.88公頃,工程拆遷面積約4515平方米。本工程棄渣量多達59.36萬立方米,這些棄渣將全部運往黃河北大堤淤背區加固黃河大堤。工程總投資16.08億元,其中環保投資4452.4萬元,占工程總投資的2.77%。
雙線雙洞,車道寬3.5米《報告書》中稱,線路全長4.5千米,其中北岸路基段長度410米,U 型槽敞開段1430米,盾構段雙線2160米,盾構外徑11.3米,南岸U 型槽敞開段364米。
行車隧道基本尺寸為,車道寬度采用3.5米,路緣帶寬度0.5米,側向寬度0.75米(含余寬0.25米),車道凈高4.5米。
本隧道采用雙線雙洞方案,根據本隧道所處的地質條件和施工要求,隧道間凈間距為11.3米。
同時,本隧道位于黃河河底,最大覆土厚度達35米左右,根據有關規定,本次設計不小于 1.0倍盾構管徑厚度的覆蓋土層控制隧道埋深。
收費站在北岸,為6進6出《報告書》中介紹,在黃河隧道北岸延伸道路西南側設置1處辦公區,即隧道管理中心,設計新建一棟四層辦公樓,作為管理中心大樓,同時配置變電站、雨廢水處理中心等。
北岸延伸道路長410米,與收費站合建,收費站為6進6出形式,共設置收費島11個,其中6號島為雙向收費形式,收費島均為2.2米寬。收費站設計收費口12個,收費員按照4班3運轉工作,共需要收費員48人。
大中小各型車均能通行隧道南口位于聞名全國的濼口服裝市場和物貿中心,隧道將是該中心和黃河以北區域的主要通道:北口既有龍湖度假旅游公園、國科別墅區和溫泉中心,又有工業園、物流中心,因此該隧道還是市區旅游和上下班職工的重要通道。同時,黃河南北不走高速的車輛也會從這里通過。所以,濟濼路黃河隧道將做到大中小各型車均能通行。還要考慮隧道北口和南口能夠與高速公路的銜接。
因此,濟濼路黃河隧道將具有干線公路和集散公路的雙重功能,但以集散為主;具有直達和連接的雙重作用,但以連接為主。
隧道口和U型槽力爭美觀據悉,隧道口和U 型槽可以比作是黃河隧道的門臉,因此它的外觀對當地景觀構成重要的影響,根據工程提供的數據,隧道斷面為橢圓形斷面,單洞建筑限界全寬8.5米,中心高4.5米。
南岸地區為濟南市主城區,從交通現狀來看,通往北岸的交通方案自1999年以來都使用的濼口浮橋,黃河隧道的建成有可能徹底改變這一局面,預計隧道建成后能替代現有浮橋的交通運輸功能,屬于景觀影響敏感范圍。因此工程將著重考慮隧道口及U 型槽外形設計,以不影響風景區景觀構成為原則。
總工期33個月,分三階段據介紹,本工程計劃總工期為33個月,總體施工進度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施工準備階段,3個月,主要完成施工便道、便橋、生產生活用房、辦理征地拆遷以及解決通訊、組織機械設備、人員、材料進場等。
第二階段為主體工程施工階段,28個月,主要完成隧道明挖、盾構施工、設備安裝調試、隧道路面及裝修全部工程。
第三階段為工程收尾移交階段,2個月,主要完成隧道內清理、修補、竣工及交驗等工作。
■新聞背景
穿黃隧道項目隨著穿黃隧道開工逐步進入倒計時階段,濟南市民在未來幾年內,將可以在黃河下面輕松穿越黃河,這座安全、方便、快捷的跨河大通道,將實現黃河兩邊居民多年來的愿望。作為2003年六月省委常委會議確定的“北跨”一部分,黃河隧道的建設歷經多年,頗為嚴謹。
2005年,濟南市正式提出建設黃河隧道的規劃設想,同年七月召開的黃河北展區開發項目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原則同意了關于濟濼路黃河隧道的規劃設想。同時對國內外現有運行及在建隧道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等情況進行了調研,向國內重點設計院進行了咨詢,同時邀請相關專家論證,初步提出了項目總體建設標準和隧道走線方案。
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經過多年的調研、考察,目前正式實施穿黃隧道實質性運作的條件已經具備。現在,黃河濼口隧道已經正式納入《濟南市城市總體規劃》和《濟南都市圈規劃》,是鵲山龍湖新區的主通道,也是濟南城區與黃河北市鎮群連接的主通道。
據悉,濟濼路黃河隧道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結束以后,黃河隧道建設將繼續按步驟進行。而隨著準備項目的逐步完工,黃河隧道施工建設也將進入倒計時階段,一旦開工,33個月后黃河隧道就將完成。
■相關新聞
濼口浮橋拆除將進入倒計時根據《濟南市濟濼路黃河隧道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顯示,濟濼路黃河隧道工程設計通車年為2012年,建成通車后濟南人將以創新的方式突破黃河天塹的阻隔。那么到時候濼口浮橋將會如何呢?“選址就在濼口浮橋的下方,隧道修好后,浮橋肯定會拆除。”山東交運集團濟南濟濼路黃河隧道籌建辦公室主任孫俊智表示,隨著濟濼路黃河隧道的開建,濼口浮橋的拆除也將進入倒計時。
渡口—浮橋—隧道。穿越百年歷史的濼口將在幾年內迎來新的生命載體,就像浮橋頂替渡口一樣,隧道也將頂替浮橋成為黃河兩岸交流的新途徑。每年汛期、冰凌期黃河浮橋都要拆除,而如果換成黃河隧道,就不用受天氣因素影響,不耽誤交通。濼口浮橋上的工作人員說,擺渡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浮橋可能只有不到30年的歷史,所以對于即將開建的穿黃隧道充滿期盼;但對于即將履行完使命的黃河浮橋,也充滿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