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鐵路物流:通九州達四海
2010-9-2 0: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千公里,貨運朝發夕至
今晚在漢捕撈的小龍蝦,明早就可以端上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餐桌。而在以前,小龍蝦大多是坐飛機或汽車南上北下。
武漢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投入使用,意味著武漢快速、大量流通貨物的藍圖,由夢想變成現實。
此前,集裝箱通過鐵路運輸多在漢西、江岸、武昌北、舵落口等鐵路小車站辦理,基本沿用傳統方式,效率低、運量少。
在慈惠農場八向大隊,記者看到,開闊平坦的中心站,最長處達2000多米,猶如一座小型機場;倉庫、鐵路、龍門吊等建筑嶄新屹立,排成條列。
類似于收費站的大門口,中鐵五局項目部黨工委書記何慶平介紹,這座大門安裝了世界先進的識別系統,僅攝像頭就有40多個;集裝箱進出大門時,信息系統可以自動識別記錄車號、箱號、貨物、目的地等10多條信息。
中鐵集裝箱武漢分公司總經理張道勝解釋,客戶打個電話,集裝箱公司就可以上門裝貨,并調度安排運往各地;貨物到達何地,何時到達,均可在網上查詢。
借力這一現代化的鐵路集裝箱中心,貨物48小時可到達以武漢為中心、1500公里半徑內的所有城市;若是高端加急貨物,還可實施時速百公里的快速運輸,千公里朝發夕至。
避海盜,出口直通歐洲
引人注目的是,該站將設有海關及檢驗檢疫機構,這使武漢成為連通海內外的“內陸物流港”。
一個40英尺、20噸的集裝箱,走公路從武漢運到深圳,費用約為1.2萬元。而如果走鐵路,費用節省一半。
通常,水路、鐵路、公路、航空等四種運輸方式的費用比例為1∶2∶4∶8。武漢運往美國的貨物,經鐵路比水運出海要快約2天。
武漢貨物如果出口歐洲,走水運也必須先到洋山港,再轉深圳鹽田港出海,費時約一周;而鐵路則最多兩日即可抵深圳。
目前,武漢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暫時借用公路口岸報關,而配套的鐵路口岸即將進駐。未來,出口的集裝箱貨物,在這里辦理完海關及檢驗檢疫手續后,經鐵路可南下廣州、深圳,東至上海,然而借船出海,比傳統的水運及過去的小站集裝箱運輸節省2天左右。
而北上連云港,即可經由俄羅斯或中亞至荷蘭鹿特丹的歐亞大陸橋抵達歐洲;也可南經昆明,過印度、伊朗,抵達歐洲,成為繼海運后又一條連接歐亞的陸上大通道,且省時一周以上。有關專家認為,在眼下海盜猖獗的大背景下,陸路快速集裝箱通道將顯現出其便捷、安全優勢。
目前,武漢市每年鐵路集裝箱運量不過2萬多標箱,這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幾乎墊底。武漢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開通后,漢西、江岸、武昌北、舵落口等鐵路小車站所有集裝箱業務年內將全部轉入到中心站。
張道勝估計,明年可望達到5萬標箱。3年內,如果年進出量達18萬標箱,即可達到盈虧平衡。
東西湖區委書記晏蒲柳表示,該區已規劃投入約20億元,建設與中心站配套的惠安大道、高橋五路等道路工程,使集裝箱車輛進出暢通無阻。同時,東西湖將在周邊區域發展物流產業,并帶動制造、加工、貿易、倉儲等企業發展。
湖北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史金平教授認為,繼武漢新港、天河機場、武廣高鐵等大型交通工程后,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投入使用,標志著武漢貨運已形成鐵水公空“大交通、大物流”的整體格局,使武漢成為中部頗具吸引力的物流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