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亭新區乘風破浪強勢崛起:潮涌渤海灣
2010-9-13 12: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波瀾壯闊的渤海灣,孕育了樂亭新區。這里,有港口、有灘涂、有島嶼。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市委八屆四次全會作出了深入推進唐山灣“四點一帶”大規模開發建設的戰略性部署,為樂亭新區發展撐起了一片嶄新的天地。如今,這座唐山灣“四點一帶”的東部橋頭堡正在昂然崛起,一幅美好的藍圖正在變為現實。
科學規劃引領巨輪駛向“深藍”
制定科學規劃是樂亭新區一體化發展的“航標”。樂亭新區概念提出伊始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請來國內外頂級的規劃設計公司,經過反復溝通,多輪否定,精心打磨,量身定制了一套發展總體規劃。
科學發展,規劃是龍頭。按照唐山灣“四點一帶”的戰略布局規劃,聘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美國易道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等國內外一流規劃設計單位,按照“建設一流的生態港口、一流的生態工業園區和一流的生態城市”的標準,高起點地編制了樂亭新區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區規劃、一期概念規劃及產業發展規劃,為區域融合、項目引進、資本聚集、產業發展明確了方向坐標。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提出了積極培育“一個生態新區”“四個產業基地”發展目標,即把樂亭新區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現代化生態新區、生態型國際大港及港口物流基地、我國北方新型臨港重化工業基地、精品鋼材生產加工基地、綜合性的濱海旅游休閑度假基地。
與此同時,樂亭新區同步啟動的港口建設、岸線利用、土地利用、水資源開發、旅游開發、道路交通、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專項規劃相繼完成,為樂亭新區深層次融合打下了堅實基礎。
產業振興助推強勢崛起
思路決定出路。科學謀劃發展思路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前提,只有選準、選對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子,才能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要注重與天津濱海新區和曹妃甸新區之間的分工合作,實現錯位發展才能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樂亭縣委書記,海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苗德成總是這樣強調,“錯位發展更有助于合理布局區域產業,優化資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共同培育區域性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從而形成產業集聚和聯動效益,不斷壯大經濟競爭力。”
審視有效資源和區位優勢,樂亭新區正在培育壯大自己的優勢產業。
河北省煤化工特色產業基地。以建設中潤煤化工、佳華煤化工、唐山旭陽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等骨干企業為重點,充分利用煤炭資源和臨港優勢,重點發展煤氣制甲醇、甲醇制烯烴、焦油深加工、粗苯精制及其下游化工產品,已形成670萬噸焦炭生產能力。特別是大力延伸高附加值產業鏈條,隨著25萬噸煤氣制甲醇、20萬噸甲醇制烯烴、30萬噸焦油深加工等煤化工項目投產見效,6萬噸聚甲醛、15萬噸己二酸、20萬噸粗苯加氫項目正積極推進,煤化工產業園成為國內最大的具有完整煤焦一體化產業鏈條的煤化工基地。
精品鋼鐵。以扶持首鋼寶業、唐鋼中厚板、中冶恒通等大型企業為重點,重點發展高強度造船板、壓力容器板、橋梁板、管線板、精品棒材、精品線材等高端產品,建設亞洲最大的船板生產和精品鋼鐵深加工基地。
現代物流蓬勃興起。重點發展集裝箱碼頭,完善液體化工碼頭、散貨碼頭,積極謀劃建設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區及專用碼頭,規劃建設的6平方公里的臨港物流產業園區,總投資超過100億元,著力打造臨港物流加工、鐵路倉儲轉運、倉儲分撥配送、國際國內集裝箱物流、專業市場交易和汽車配套服務等六大基地,加快建設我國北方區域性港口物流中心。
裝備制造蓄勢待發。以精品鋼材基地建設和京唐港為依托,重點發展船舶制造、大型冶金裝備制造等產業,實現鋼鐵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延伸鋼鐵產業鏈條,建設一流的重型裝備制造基地。已引進中鋼、中材等戰略投資者增資落戶。中材重機5萬噸水泥裝備制造項目投產,與之配套的投資3.5億元的標準廠房、中鋼集團2億元的鋼材深加工項目開工建設。中材集團投資10億元規劃建設風電裝備制造和高技術陶瓷基地正在推進當中。
濱海生態旅游方興未艾。強力推進唐山灣國際旅游島的開發,建設集旅游觀光、商務會展、康體健身以及居住為一體的濱海特色度假區。同時借助特有的名人故居和農業產業布局,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和生態農業觀光,推動旅游產業向高層次發展,建設國內一流的旅游勝地。
勵精圖治,成就矚目。2009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98.1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198.2億元,實現全部財政收入28.9億元。
大協作推動區域大發展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發展趨勢所決定的,是經濟發展規律的必然選擇。區域的一體化離不開區域間大協作。
近期成功舉辦的樂亭新區投資環境暨優勢產業推介會碩果累累,成為港區縣島實現大協作、大招商的經典之作。港區縣島四地共打樂亭新區一張牌、共舉一面旗,共同唱響了“讓樂亭新區走向世界、讓世界走進樂亭新區”的主旋律。現場簽約項目20多個、總投資540多億元,煤化工產業園物流配送中心項目、唐鋼中厚板型鋼配套項目等一批超10億元的立區項目紛紛落地。其中由國電電力投資的新能源項目,總投資就高達300多億元。
港口是區域發展的核心和龍頭,在京唐港區吞吐量突破億噸、成功上市之際,一批投資10億元以上的調整港口功能布局的重大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加快建設。支持港口建設,就是支持新區發展。投資44.4億元的20萬噸級首鋼礦石、原輔料及成品泊位項目,建設主體為京唐港,項目管理服務在開發區,占地用海在樂亭縣,項目推進涉及部門多、牽扯面廣、協調難度大。“在以前,這樣的項目想都不敢想,就是干,光占地用海協調沒幾年也下不來。”項目負責人坦白地說。為使項目盡早開工,苗德成書記帶領港區縣相關班子成員和職能部門,幾次到現場辦公,組成專門班子協調督辦,半年時間就將這一難題徹底破解。
擺開大戰場迎接大融合
區域融合,基礎設施先行。樂亭新區戰略實施以來,港區縣島基礎設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一批涵蓋公路、鐵路、高架橋、供水、電站等重要領域重大項目的實施,基礎設施先行成為帶動新區大發展的重要因素,基礎設施建設使港區縣島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僅今年以來,新區內一批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密集竣工或開工:投資6億元連接樂亭縣和京唐港區的樂港路全線通車;投資10億元的唐山灣國際旅游島旅游專用線工程開工建設,總投資6億元的濱海大道(海港開發區段)擴建及立交橋工程正在實施……
建設資金不足從哪里來?靠創新融資體制創新。新區靠市場化融資近20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先地下再地上,先投入再產出。這樣的大手筆源自對發展前景的信心。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整體對接,加速增強了區域內的承載能力,搭建起了統一的發展平臺,正在成為樂亭新區科學發展的強大支撐。
謀富于碧海藍天
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這里,繁榮、生態、和諧已成為樂亭新區干部群眾的共識。港區縣島始終將生態建設視作科學發展的生命線,注重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僅海港開發區現在1年的綠化投入就相當于建區10幾年來的投入總和。這里,港口大宗貨物的中轉與萬千海鷗的歌唱互不干擾,同奏奮進曲;這里,花紅草綠,空氣清新,已投產多年的中潤煤化工傳統濕熄焦已被先進的干熄焦代替,污水全部循環利用,實現零排放。綠色港口、循環經濟示范、生態旅游家園等科學發展模式已成為環保典范。
樂亭新區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和千載難逢、前所未有的新機遇,也為大開放、大跨越裝上了最強動力的“引擎”。
風自世界來,潮起渤海灣。樂亭新區乘風破浪強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