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十年建成15條出川通道 蜀道不再難
2010-9-13 11:2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7月19日,樂山至自貢、成都第二繞城等六項高速公路工程集中開工,全省在建34個高速公路項目總里程達到3590公里,名列全國第一。而在10年前,這個數字只有700公里。西部大開發十年來,我省搶抓機遇,及時規劃,加大投入,交通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性改善。(2010年9月11 日《四川日報》)
記得在遠古的巴蜀神話中,就有著“五丁開山”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四川人民鑿山開路的壯舉。但“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大詩人李白這首千古名篇也道出了深處盆地,不沿海、不沿邊的四川曾經的困境,讓我們至今可以體味出詩人對于蜀地交通深深的無奈——“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為此,正如報道所言,改變行路難的狀況,建設大容量、高速度的出川大通道,從而加快自身發展,縮短與發達地區的距離,是一代代四川人的夙愿。
報道稱,2000年,國家作出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戰略部署,并將包括交通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確定為西部大開發的主要內容之一,居于先導和基礎地位。西部大開發使四川交通建設迎來發展契機。省委、省政府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重點,優先安排,適度超前,加快發展。達萬鐵路建成通車,達成、襄渝鐵路擴能改造完成,成都到廣元、成都到南充等多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九寨黃龍、南充、攀枝花、綿陽、廣元、康定6個支線機場先后建成……10年來,我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共完成投資2892.3億元。7條鐵路、7條高速公路、1條水運航道,共15條出川通道完成,“蜀道難”得到很大程度改變。
由此可見,正是西部大開發,為四川破解“蜀道難”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奏響了四川破解“蜀道難”的時代最強音,使四川作為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大為提升,讓四川人民改變“蜀道難”的千年夢想成真。
特別是四川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規劃》更是描繪出四川變“西部終端”邁向“西部中樞”新的樞紐夢想:北向連接我國大西北,溝通中亞和歐洲;南向連通珠三角、北部灣出海口,連接東南亞和東盟地區;西向形成入藏主通道,將來從拉薩再向南、向西延伸至南亞次大陸,通往印度洋出海口;東向進一步暢通到中部和長三角的大通道。這些交通項目完成之后,支撐四川長遠發展的交通格局將基本奠定,四川交通建設的百年使命亦將基本完成,形成四川在全國鐵路“八縱八橫”、高速公路“五縱七橫”中的應有地位,基本確立四川經濟發展在西部地區的高地優勢。
如此說來,西部大開發的十年,不僅是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的十年,是四川戰勝一切自然災害不屈不撓的十年,更是四川搶抓機遇,破解“蜀道難”的十年。在交通建設方面大手筆頻出,修建高速公路,力筑鐵路大動脈,在主要城市建機場,不斷改寫著歷史,昔日天塹已成了今朝通途,令人無比欣慰;而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推進,四川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新夢想,更是讓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