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認證培訓

惲綿:掃清四大障礙 建立雙贏機制

2010-9-12 3:2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 李衛衛
    作為中國物流學會首批產學研基地之一——德利得物流公司的運營總監,惲綿在校企合作方面可謂是感觸良多。談到目前國內物流行業在產學研結合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他坦言:“為什么在產學研合作中‘難了解、難促進、難支持、難落實’的現象相當普遍?癥結就在于其發展道路上的四大障礙。”
    惲綿表示,首當其沖的就是渠道障礙,也就是院校和企業間缺乏產學研結合的溝通渠道和溝通機制;其次是支持障礙,校企合作缺乏相關支持政策,造成企業主動性不足;此外,一些單位的決策者缺乏對產學研結合重要性的認識,加之沒有良好的操作方法,使得推進產學研結合進程困難重重。
    在他看來,要掃清這些障礙,首先要清楚地認識到,產學研的結合其實是個漸進過程,要經過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階段。在初級階段,校企雙方通過互相溝通,來了解彼此的需求,隨后可以通過相關合作來互相支持,最后進入最高級的協同階段,也就是兩者協調發展,實現共贏。
    這其中,關鍵的結合點就是效益、成果以及就業之間如何融通。對此,惲綿解釋說,對于產學研合作中的企業一方來說,追求的是良好的經營利潤,以及高效率、低成本、更貼近自身實際的管理、技術和人才。而對于學校來說,則希望通過與企業的合作,解決畢業生的就業,并在此過程中提高人才培養的水平,提升教材、師資、實習實訓等方面的條件。
    雙方不同的需求,就意味著要想建立起雙贏機制:學校的研究成果要貼近企業的實際需求,促進科研水平的提升和成果的轉化。而企業則要為學校提供一個很好的對接方案,為其解決學生實訓、教師掛職鍛煉,以及畢業生就業等方面的后顧之憂。
    惲綿表示,隨著國內物流行業發展形勢的變化,不少物流企業其實迫切需要來自院校的智力支持。他舉例說,去年,德利得物流針對某服裝客戶的物流需求,開始提供倉儲、分揀、配送、加工的全面外包服務。根據該客戶旗下品牌多,庫存數和月出庫數都超過百萬件的實際情況,公司倉儲物流布局中提出三種方案。
    為了科學地驗證與分析三種方案的優劣,公司請來了北京物資學院的老師和研究生,對項目進行分析、討論,采用了建模的方式對三種方法的流程、操作、人員進行了運營模擬。通過科學的數據和形象的模擬,最終確定采用第三個方案,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新的調整,形成了最終方案,順利完成了該項目的交接和試運做。“其實,這個項目只是企業從校企合作中嘗到的一點甜頭。幾年來,德利得物流在與院校的合作中,不斷學習新知識,了解行業變化,把握政策方向,抓住市場機會,不斷推陳出新,創新物流服務理念與服務內容,創造新的市場機會,創造新的利潤源。”惲綿激動地告訴記者。
    在自身獲益的同時,面對物流院校的實訓和就業需求,企業也積極尋求各種便利。在德利得,借助已經建立起的物流人才實習-就業“直通車”,一些院校既解決了學生實訓難的問題,又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出路。
    惲綿介紹說,與德利得建立合作關系的高職和中職物流專業的在校生,在畢業前的一年都可以進入公司參與選聘。通過企業面試之后,就可與企業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成為見習員工。在1~3個月的見習期內,學生將獲得由企業提供的伙食補貼和免費住宿、培訓。見習期滿,公司會根據個人表現和公司的需求進行轉正考核,合格者將轉正成為企業的正式員工。
    除此之外,企業還通過教師掛職、經理執教相結合的方式提高院校的師資水平。教師可以在企業擔任部門經理或者相應副職,承擔正式的管理和技術責任,在此過程中提升其實踐教學水平。而企業經理也可以到院校兼職執教,重點講授實訓基地的務實型課程以及模擬企業的運營環境。
    通過兩者之間的這種務實而又有效的互動,校企之間順利實現了協同發展,產學研結合的廣度和深度也就得以進一步的擴大和加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