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和規范物流營業稅差額納稅
2010-9-12 3:1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會計網:近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指出,完善和規范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辦法。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汪鳴在一次論壇上透露,對整個物流業影響深遠的營業稅改革,“基本有了眉目”。
目前,物流行業普遍存在重復征稅的問題。物流業企業之間由于業務需要,往往需要對同一運輸業務進行分工協作,現在一個物流企業A,如果把部分業務外包給B企業來做,A、B兩個企業都要征收營業稅,這樣就造成重復征稅的問題。這次,國務院再次發布文件,提出完善和規范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辦法的要求,對物流企業來說,的確是利好消息。
本報快評:2009年3月出臺的“物流規劃”中就提出, “抓緊解決影響當前物流業發展的土地、稅收、收費、融資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在 “物流規劃”出臺前后,國家發改委聯合國家稅務總局進行了營業稅差額試點,先后有5批,共計487家物流企業入圍試點名單。但是面對我國數以萬計的物流企業,只有區區幾百家物流企業能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顯然是杯水車薪。加之眾多物流企業還要承受人力成本增加,燃油價格高企等因素帶來的經營成本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物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在國家著手物流行業稅收體制改革之前,部分省區對管轄范圍內的物流企業率先進行了改革。如浙江省規定, “試點物流企業將承攬的運輸業務分給其他單位并由其統一收取價款的,應以該企業取得的全部收入減去付給其他運輸企業的運費后的余額為營業額計算征收營業稅。”上海市則規定,“試點物流企業從事運輸、倉儲業務,應以取得的全部運輸業務收入減去付給其他運輸企業的運費后的余額為營業額計算征收營業稅,對取得的全部倉儲收入減去付給其他倉儲合作方的倉儲費后的余額為計稅營業額。”
這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省內物流企業的經營成本壓力,但是物流行業網絡化經營的特點,決定以省為單位的物流稅費改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物流企業跨區域運作過程中產生的稅費問題。因此,如果該項政策能夠盡快出臺并得到落實,將助力物流行業的服務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并推動“物流規劃”細則的出臺。(隋秀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