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采購資訊

聚焦新視野:國際公共采購大會呈現未來五大趨勢

2010-9-10 12:4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為增進招標采購領域國際交流,“第四屆國際公共采購大會”(IPPC2010)于2010年8月26日至28日在韓國首爾舉行。來自54個國家的450余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41個國家的118名發言人進行了46個分組專題報告。據參加本次會議的專業人士介紹,本次會議為全球公共采購業內人士及專家提供探索前沿理論、分享成功實踐經驗以及探討公共采購領域重大問題的寶貴機會。從2004年在美國勞德代爾堡舉辦的第一屆會議開始,到之后的第二屆意大利羅馬會議和第三屆荷蘭阿姆斯特丹會議,此次是四屆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會議,受到了聯合國的相關機構、國際研究機構、各國政府采購機構、實務部門等業內各界的高度關注。
  與以往三屆會議的主題不同,本屆國際公共采購大會(IPPC2010)的主題定位在“建立一個公共采購新視野”。受邀參與本次會議的中方代表之一中國采購與招標網總裁朱建元在會后的專訪中指出,本屆會議的主題定位及與會代表的發言,讓全球公共采購專業人士拓展了新的視野、交流了很多新的理念,相信定將開啟公共采購領域的新紀元。
  通過本次會議,身為世行專家、中國招標投標法起草小組成員的朱建元總裁認為,在全球遭遇經濟危機后,國際公共采購領域發展已經呈現了新的變革,這種變革主要反映在以下五個趨勢:
趨勢一:首次提出公共采購可持續性發展
公共采購已經成為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本輪經濟危機中各國采用了一系列增加公共支出的財政刺激政策,在市場上主要表現為公共采購的大幅增加。
  作為本屆會議的一大亮點,可持續性公共采購是引發了業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朱總認為,公共采購的可持續性的含義包括三方面:其一是經濟性,主要是考慮采購的價格和是否實現公平的競爭;其二是社會性,主要包括搭建平等的競爭環境,創建高效廉潔的政府,以及兼顧社會的多種職能,比如扶持少數民族的工業以及中小企業的發展等等;其三則是兼顧對環境的影響,也就是綠色采購。中國近幾年在節能減排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接下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配合政府和社會來鼓勵更多的節能減排產品中標公共采購,而從各國發展的經驗看,這需要政府發揮很好的引導作用。
趨勢二:公共采購將作為支持本國自主創新的政策工具
從各國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GPA)過程中看,如何利用公共采購政策保護本國產品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能力,是各國關注的焦點之一。眾所周知,中國于7月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政府采購協議》(GPA)提交了第一份修改后的出價,目前正處于與歐美各國進行談判的階段。在GPA談判中“本地產品”的定義一直是爭論的焦點。如果“本地產品”的定義過于寬泛,將使得本國技術和產品受國際市場沖擊而喪失自主創新和持續發展能力。在目前的談判中,歐美的觀點認為——“在政府采購中,外商投資企業在華投資生產的商品應算作本土企業生產的國內產品”。朱建元總裁認為,作為談判回應的對策,有關部門可以考慮如何利用公共采購的政策調整,將產品和技術的自主創新含量作為采購標準之一,加入到中國政府公共采購政策中去。這種做法既避免了GPA談判在 “本地產品”概念上的糾纏,又能夠有效保護本國技術和產品的自主創新能力,同時也能促進外企對中國的先進技術的輔導和輸出——畢竟,中國的公共采購市場是一塊非常巨大的市場,誰也不愿意輕易放棄。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加入GPA中,要非常慎重。
趨勢三:電子采購將是公共采購的必然之路
作為本次會議上最重要的議題,大會與會人士普遍認為:電子采購實際上實現了可持續采購各項目標,使得采購行為更加環保、有效和透明,同時在引進公共監督和公共參與方面也提出了新的途徑。
  從全球公共采購的發展趨勢上看,各國都在立法并且強制推進電子采購制度,這其中也包括非洲國家。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也在本屆大會上介紹了其《示范法》,他們也認為引入電子招標是改變目前存在一些問題的有效手段。
  目前國際公共采購人士普遍認為,電子采購可在采購全過程中操作,其潛在的好處可能超越采購領域本身,因為它可與其他國內政策產生寶貴的協同作用。
  事實上,在公共采購中使用電子采購有許多潛在的好處,包括在更廣闊的供應商市場上通過更激烈的競爭提高貨幣的價值,更多地了解供應商和更具競爭性的技術,節省時間和成本,改進所授予合同的管理,并通過加強監督和減少供應商與采購實體之間的直接接觸,促進對規則和政策的遵守,減少腐敗和濫用行為。
趨勢四:公共采購改革成為大勢所趨
隨著公共采購全球化的發展,各國都形成了自己的公共采購政策和法規,包括在經濟比較落后的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經濟多年的實踐,包括發達國家,公共采購法律也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后經濟危機之后,各國包括聯合國機構都在對自身的采購機制進行改革。目前,聯合國專門成立一個第三方供應商投訴機制,來保持聯合國的采購公正性。采購實際上是各國反腐敗的前沿陣地,包括對于串標、操縱招標等問題的一些解決方案出臺,各國目前都在進行改革,實現真正的公平公開公正。其中包括聯合國貿易示范法以及GPA 等。
趨勢五:專業化第三方采購
公共采購不同與一般的采購活動,它是政府經濟政策在市場上發揮作用的重要渠道,具有促進經濟發展,引導社會需求,指導企業發展的功能,專業化第三方采購是社會分工細化整合的必然結果,是采購向一個獨立的行業門類發展變化的必然趨勢,是深化采購制度改革的發展方向。專業化職業化也是公共采購發展的必然趨勢。
作為參加本次大會的中國代表團成員之一,朱總表示,當下全球經濟的不景氣使各國政府和公共機構為實現成本最小化出臺了各項政策,同時也在積極尋求創新、競爭、透明的新舉措。而此次會議的舉辦,無疑在國際間的政策互通以及專家之間的信息和思想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本屆大會上,政府官員和來自許多國家的專家交流共享了他們在公共采購領域未來發展方面的想法和信息,在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交流機制,同時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通過國家間更加詳細且可行的合作措施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的應用,進一步推動國際公共采購制度的深入發展。
關于IPPC
趨于需要對公共開支的進一步控制以及更為高效的收購過程,采購成為了一項重要的公共職能。重要的技術變革,國際貿易,全球性競爭,尤其是現如今全球經濟蕭條,都迫使政府和公共機構通過政策利益不僅能夠使成本最小化,而且能夠追求新的挑戰,包括創新,競爭,透明度以及改革。進一步說,政策制定者已經開始意識到公共采購在其他很多社會經濟功能中的角色。縱觀經濟和商務,公共采購激起了實踐者們的興趣直接參與到購買管理,對于學術研究者們公共采購提供了解答重要問題,開發新的議題以及一個廣泛的話題范圍。
  第三次國際公共采購會議2008年在阿姆斯特丹(荷蘭)舉行,會議聚集了近50個國家的約300名學者和專家來分享和討論最佳實踐方法和一些重要問題。前三次會議中展現出的豐富的經驗,利益和貢獻是籌建第四次會議(IPPC 2010)的一個重要基礎。IPPC2010的目的在于通過篩選出廣泛主題中理論上,經驗上,實踐上以及制度上的貢獻,來延展和深化之前會議中提出的主要興趣話題。
  國際公共采購會議(IPPC)一年舉辦兩次。他的目的在于提供這樣一個論壇,來自全球各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公共采購的實踐者,研究者和學者們能夠在公共采購方面分享他們最好的實踐,創新和知識以及推動公共采購方面的知識增長和專業化。
  PPC有這樣一個慣例,就是把很多國家的學者和專家聚集起來分享和討論他們在公共采購領域的最佳案例和重要問題。之前在佛羅里達(2004),羅馬(2006)以及阿姆斯特丹(2008)的會議就是這種典范。基于此慣例,IPPC2010將提供在公共采購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國際交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