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達海”不是夢 寧夏公路交通十年實現大跨越
2010-9-1 23: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銀川到固原327公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走完這段路需要3天,七八十年代需要兩天,九十年代需要一天,隨著同(心)沿(川子)高速公路開通,如今客車走完這段路僅需要4個半小時,轎車則更快。銀川到固原運行時間從“天”縮短至“小時”的嬗變,所折射出的是寧夏交通事業飛一般的發展速度。
西部大開發10年寧夏交通發展是一大亮點。
1999年,寧夏公路通車總里程10015公里,2009年底則升至21805公里,10年翻了一番,實現了所有鄉鎮及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標。在西部地區公路交通16項主要統計指標中,二級以上公路比重、等級公路比重、國省干線路面鋪裝率等7項指標排名第一。
1999年,寧夏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只有55公里。此后,寧夏高速公路建設猶如高速奔馳的“動車組”急速發展,現已突破1000公里,年內將達到1160公里。目前,寧夏已實現了所有市縣“1小時可上高速”的目標;國家高速公路網在寧夏境內的主要路段也已基本建成,從而形成了以京藏高速、青銀高速、定武高速、福銀高速、青蘭高速為主骨架,6條國道和12條省道為干線的“三縱九橫”干線公路網絡。這些運輸大動脈縮短了寧夏與外界聯系的空間距離,“通江達海”已不再是夢想,地處西部內陸的寧夏不再偏僻。
寧夏因黃河而聞名,百姓因黃河得以安居樂業。10年間,寧夏在黃河上高標準建成了銀川黃河輔道大橋、吳忠陳袁灘黃河公路大橋、陶樂黃河公路大橋、中衛沙坡頭黃河公路大橋等4座大橋,而前50年寧夏只在黃河上修建了6座大橋。如今,在黃河流經寧夏397公里的河道上,平均39.7公里就有宏橋飛架,橋梁密度居黃河、長江流經省份之冠。
10年來寧夏大手筆謀劃交通,不但讓百姓平坦出行,而且成為寧夏經濟發展的“倍增器”。交通基礎設施的長足發展,帶動了農業、能源、化工、醫藥、商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因路而形成的房地產、旅游等產業鏈不斷延伸,經濟效益成倍增長。便捷的交通促進了呼包銀、陜甘寧經濟區及鄂爾多斯、榆林、寧東能源金三角的發展。同時促進了寧夏城鄉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