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寄進貨的愁了,個人帶貨的樂了
2010-9-1 9: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9月1日起,個人郵寄入境物品關稅調整,應繳進口稅稅額超過50元人民幣的一律按商品價值全額征稅;而個人帶貨不受影響,總值5000元人民幣以內的均可免稅。
新政背景下,走快遞郵寄進貨的店鋪老板發愁生意難做,個人帶貨的代購賣家則顯示出明顯優勢。
■記者 譚斯亮 通訊員 黃勇華
空姐店、導游店有望小賺一筆
從事化妝品代購已經3年多的長沙賣家湉湉告訴記者,目前海外代購商家的進貨渠道主要有三大類。一是由海外親友在當地采購再郵寄回國;二是直接從境外購物網站訂貨,快遞回國后分拆零售;三是利用空姐、導游、外企員工、留學生等身份便利,以個人帶貨的方式提供貨源。
“我是和美國的一個朋友合作,他在當地采購好了定期寄給我。”湉湉認為,對前兩類店主而言,個人郵寄物品關稅上漲將使得其終端零售價格隨之上漲,對生意肯定有影響。與此同時,空姐店、導游店等個人帶貨賣家的進貨渠道則不受限制,至少免稅額要高得多。
因此,盡管個人帶貨受到工作時間不固定、單次帶貨數量有限等多方面客觀因素的影響,供求關系比較緊張,湉湉仍透露,她正在與幾名導游聯系,希望對方提供貨源,然后加價10%拿貨。“這樣可以避免物流環節,也能降低關稅成本。”
記者從淘寶、EBAY等知名購物網站獲悉,不少代購店都已經在努力開發個人帶貨渠道,以盡可能解決目前漲價的趨勢。有業內人士甚至認為,此次關稅調整將結束海外代購的暴利時代,而空姐、導游、留學生等人群將來會在這一趨勢下小賺一筆。
海關解讀兩種征稅政策差異
“郵寄進境和旅客攜帶進境相同物品在征稅方面確實存在差異。”長沙海關現場業務處郵件監管負責人介紹稱,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國對郵寄進境和旅客攜帶進境的個人自用物品實施差異化管理,進口稅起征標準、個人物品海關驗放價值額度標準都不同。
具體來說,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自用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以內的;非居民旅客攜帶擬留在境內的自用物品,總值在2000元人民幣以內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而9月1日起,郵遞進境物品應繳進口稅稅額超過50元人民幣的一律按商品價值全額征稅。
同時,個人郵遞物品受到價值限制,即個人寄自或寄往港、澳、臺地區的物品,每次限值為800元人民幣;寄自或寄往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物品,每次限值為1000元人民幣。“如果超出標準,要么退寄,要么就走貨物報關程序。”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走貨物報關程序意味著海關關稅還要增加,除了進口稅外,還有增值稅,還有報關手續費等等,并且個人報關手續辦起來會非常復雜。
海關方面還表示,部分海外代購商家企圖在9月1日前利用所謂“合理緩沖期”進行囤積,針對這種情況,各地海關加強了郵遞、快件渠道進境個人物品的審核,嚴格區別親友間饋贈個人物品和商業性郵件,其中對商業性郵件一律要求按照貨物辦理進口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