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揚:重罰治超載 治標不治本
2010-9-1 8: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北京市公安局局長傅政華日前在檢查京藏高速及110國道疏堵工作時指出,擁堵的癥結仍在于貨車超載嚴重(《新京報》8月30日)。
貨車超載不僅容易引發交通事故,且對公路損壞嚴重,依法進行處罰和打擊,看起來沒錯。但問題在于,治理超載為何總是收效甚微,眾多司機為何寧肯冒著被處罰的風險也要超載?這些根本性問題需要弄清楚并加以解決,光靠罰款恐怕不行。
一名司機的話讓人印象深刻:“我也不想超載,也想遵守規章制度,可是,遵守了這活兒就干不下去了。”這是一種現實困境,“不超載不賺錢”的威力甚于規章制度,甚于罰款、黑名單,更甚于苦口婆心的勸導。
不得不承認,我國的公路運輸成本比較高。單說過路費、過橋費,有報道稱,全世界共有14萬公里收費公路,其中10萬公里在中國。稍好一點的公路都要收費,而且收費畸高,貨車司機走到哪里都要交“買路錢”。這還不算各種亂收費“土政策”遍地開花。
路橋費畸高導致運輸成本畸高,不得已,貨車司機們只好超載,超載會被罰款,不得已,司機們只好更多地超載,“超載—罰款—超載”的惡性循環由此形成。顯然,加大處罰力度看上去可以遏制超載,但也使超載現象愈演愈烈,其實際效果不過是“揚湯止沸”。所以,要從根源上治理超載,得從降低公路運輸成本這個根本性問題著手。
運輸成本畸高還導致物流成本畸高,資料顯示,美國物流成本占企業運營成本的9%,而中國則高達20%。據計算,全國物流成本每降低一個百分點,就可以新增1300億元的社會經濟效益。物流成本影響企業經營成本,進而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成本緊密相關。所以,千萬別說堵在公路上的大卡車與我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