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高新區追“高”求“低”
2010-8-8 23: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日照訊 在日照高新區,一塊曾被規劃為熱電廠的土地上,正崛起一座國際服務外包示范基地,一期工程已有 20多家軟件企業和10家高新技術企業進駐。記者在現場看到,二期工程正加緊施工,不久這兒將成為擁有100家軟件企業和50家高新技術企業的“低碳產業區”。
在新一輪的“轉方式、調結構”發展浪潮中,日照高新區追“高”求“低”:突出傳統產業的高新化和高科技企業的引進,并注重發揮生態優勢,積極發展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排放的“低碳產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高。
海帝電器是專業生產LED 側光液晶顯示屏的高新技術企業,來日照高新區考察后,正是看中了這兒的“生態”優勢,決定投資2.78億元,建設LCD 模組生產線、SMT貼片線和整機專用生產線,達到年產平板電視150萬臺、板卡300萬片、電源150萬片、模組達到100萬片的制造能力,成為北方地區最大的平板電視制造基地之一。
據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高月光介紹,為保護好生態環境,高新區對任何污染企業都亮“ 紅燈”,高污染、高耗能項目即使效益再好也拒之門外。同時,高新區還是我省首家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04版審核的園區,也是山東首批“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園區”試點單位之一。園區內污水統一治理,廢物得到了循環綜合利用,“三廢”實現了零排放。
對以前進園區的傳統產業,高新區加強技術改造提升力度,拉長產業鏈條,單位產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大降低。海恩鋸業的圓鋸片熱處理生產線改造、長富藥業年產1.5億瓶大輸液生產線節能項目、魯信金禾工業廢氣廢渣回收綜合利用項目紛紛上馬。去年,高新區實施技改項目10個,完成技改投資 6.5億元;今年高新區內企業技術改造項目 16個,計劃投資 10億元,目前已完成4.8億元。
自2008年被升級為省級高新區以來,日照高新區的發展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目前園區內科技孵化、成果轉化、先進制造、現代物流“ 四大支撐服務基地”初具規模,電子信息、現代機械裝備制造、新能源與環保技術、新材料及應用技術、海洋生物醫藥、現代物流業、都市工業和樓宇經濟等八大產業功能片區發展勢頭強勁。今年上半年,區內高新技術產值同比增長4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