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昔日延長收費30年的公路被政府回購
2010-8-30 19:4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廣汕公路惠州段原定今天零時開始免費通行,可昨天下午3時起已停止收費了!
昨天(29日)下午3時,惠東縣居民黃智軍拉著一車馬鈴薯通過陳塘收費站時,他做好了逃票、與收費員吵架的準備,但路過收費亭的瞬間,他發現這里早已空無一人,免費通行夢想瞬間成為現實。
讓廣汕公路惠州段免費通行,惠州人盼了18年。從最初砸收費站、暴力抵制收費,到各級人大代表介入、連續8年不懈反映,再到《羊城晚報》強力介入、持續監督,今天,全長146.3公里的廣汕公路惠州段終于再無收費站點。
29日晚到30日上午,在惠東縣等地,一些村民、政府官員相繼來到陳塘、長寧兩個收費站,燃放鞭炮,慶祝收費站撤銷。
對惠州人來講,廣汕公路惠州段的免費通行,他們等待得太久。不過,從變賣到回購,政府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村民進城被收費吵了18年
從政府還貸二級公路到“中外合資”收費公路
背子頭村是惠東縣城附近的一個小村莊,70家農戶家家有摩托車,村上還有六七輛貨車常年往返惠東縣各鄉鎮跑運輸,村民常常要與收費站打交道。
29日,得知離背子頭村僅1公里外的陳塘收費站不收費了,村民黃水源第一反應是:“今后進城再也不用吵架了。”
1991年,在省里的倡議下,2車道的廣汕公路惠州段,被拓寬成4車道的水泥路,成為標準的二級公路,按照省里的批復,1992年底,改造后的廣汕公路惠州段就開始收費。
“陳塘收費站設的位置離縣城很近,惠東縣14個鄉鎮,有6個鄉鎮的人進城辦事都要收費,哪有不生氣的?!”黃水源說,改造公路是好事,群眾都擁護,但修好后就建收費站,進城辦件事情就要收錢,還不如不修,“農民窮,以前路不好,但免費,還能將就。路改造好了卻要收費,群眾反而意見大了”。
1992年,突然面對摩托車進城一次要收費2元,背子頭村等地村民火了,相繼與收費站發生沖突,有村莊甚至在村長的帶領下,沖進收費站,砸爛收費站設施。
經過交涉,收費站逐步默許當地村民開摩托車免費通行,有時也只是象征性收1元了事。
1997年,經過變賣,廣汕公路惠州段由政府還貸二級公路,變成了“中外合資”收費公路,延長收費30年,經營業主發生變化,收費管理變得嚴格。黃水源等村民多次交涉,收費站很少讓步,“我經常要開車到縣城拉貨,為收費的事情,常常與收費站工作人員吵架,出門很好的心情,通過收費站時一吵架,就變得糟糕透了。”
“直到去年,你們《羊城晚報》報道以后,這里收費才變得寬松起來。”在惠東縣鐵涌鎮工作的省人大代表胡成來說,廣汕公路惠州段轉讓中的種種內幕曝光后,他每次通過收費站,明顯感到工作人員收費尺度放寬,即便是開私家車通過新塘收費站,只要用惠東方言與他們說話,一般都能免費放行。
省交通廳廳長最后出面表態
《羊城晚報》連續曝光,省人大代表“狂轟猛攻”
廣汕公路惠州段收費站招致民怨沸騰的根本原因在于:改造這條公路總投資6.423億元,從1992年底開始收費僅4年9個月,就進賬6.48億元。按此估算,最多再過3年,也就是2000年將收回全部成本(建路費、管理成本、公路維修成本等)、償還全部本息!
按照政府還貸公路的運作方式,到2000年,這條公路即要“還路于民”,免費通行,但兩家股東———惠州市公路發展公司(當時隸屬于惠州市公路局)、廣東省路橋建設發展公司(當時隸屬于省公路局)并沒有這么做,而是將這條路的51%股份賣給香港一家公司。這樣,公路瞬間“變性”,成為“中外合資”公路,需要延長收費30年,即從1997年9月1日起收費到2027年8月31日。
2003年起,惠東籍省人大代表開始接力在省“兩會”上反映該路段收費不合理,相關建議連續兩年成為省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的建議,但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
今年,國家對全國的道路進行檢查,坑坑洼洼的廣汕公路惠州段開始讓省交通廳著急,而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廣汕公路惠州段有限公司并沒有心思去養護公路,公司一直叫苦,稱最近幾年一直在虧損經營。
惠東縣多位縣級領導向記者投訴:僅惠東縣境內,廣汕公路惠州段已經多年沒有維修了。
今年省“兩會”期間,《羊城晚報》以“路橋‘變性’之謎”為題,連續追蹤報道廣汕公路惠州段收費問題,引起省人大代表的關注,最終發起對省交通廳的詢問。面對代表們的“狂轟猛攻”,省交通廳廳長何忠友最后表態:在一個月內讓幾家股東業主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把路修好。假如幾個股東不修,可以通過一定程序暫停收費,由政府出面解決;要么股東退出經營,但不能漫天要價。
經過多次協商,今年5月27日,惠州市政府正式與廣汕公路惠州段三個業主單位簽訂回購協議書,100%回購這條公路。經過進一步磋商,8月20日,雙方簽訂了補充協議,進一步細化了回購細節。
政府回購還要出資2.67億元
兩個收費站納稅額曾為惠州市百強
惠州人在慶祝廣汕公路惠州段免費通行時,請別忘了,這是以惠州市政府出資2.67億元為代價的。
按照省審計廳對廣汕公路惠州段有限公司的審計,到去年年底,該公司賬面凈資產1.59億元,股東貸款余額為1.08億元,所以,經過談判,惠州市政府全資回購廣汕公路惠州段所需資金就是2.67億元。
記者查閱廣汕公路有關歷史賬目發現,在快要收回成本后,1997年,這條公路被作價6.08億元,持有這條路35%股份的省路橋建設發展公司與持有這條路65%股份的惠州市公路發展公司,將這條路的51%股份賣給了英屬維爾京群島上的新粵廣汕有限公司,省路橋建設發展公司、惠州市公路發展公司各持18%、31%的股份。惠州市公路發展公司獲得2.0153億元現金,省路橋建設發展公司獲得1.0852億元。
新粵廣汕公司購買這51%股份,向兩家老股東支付了3.1億元。
廣汕公路惠州段有限公司的賬目顯示,1997年9月1日接手后到今年,兩個收費站為廣汕公路惠州段有限公司貢獻了超過12億元的通行費!
昨天(29日),記者在兩個收費站的負責人陳則標辦公室看到,2001年,兩個收費站納稅額成為惠州市百強,收取通行費總量可見一斑。
也就是說,當年廣汕公路惠州段“變性”只賣了3.1億元,讓中外合資公司收費13年后,回購還要2.67億元。
對此,上月,省交通廳在答復省人大代表趙興祥等人時仍認為,當年變賣廣汕公路惠州段合理,“公路建設資金匱乏,國內銀根緊縮,利率高至百分之十幾;其時香港資本市場資金相對充裕且融資成本較低。”
有官員稱政府回購有苦難言
省人大代表認為:國有企業應主動退出才體面
公路“變性”時,年年收費1億多元,13年后,政府回購,還要2.67億元,讓很多人不解。
惠州市政府一位高級別官員直言:在這條公路回購上,他們有苦難言。“當年把這條公路賣了,錢沒到政府手里,是交給路橋發展公司了。現在百姓呼聲很高,要解決這個問題,惠州市政府不出面,就沒人出面解決了。”
以前談判時,廣汕公路惠州段有限公司的3家股東均提出,要回購這條公路,就要按照收費到2027年的收益計算,惠州市政府就認為,這無法承受。他們只能承擔廣汕公路惠州段公司的2.5億元,以及撤并兩個收費站安置員工的費用2356萬元。惠州市政府建議,對這筆錢,省承擔70%,惠州市承擔30%。但省里認為這幾年清理整頓收費站背負的債務較重,依靠省級財政出資解決撤銷收費站債務的困難較大。
惠東縣政府一位官員認為,按照目前的收益,13年收取通行費超過12億元,當年僅出資3.1億元,怎么現在去審計,還有1.08億元沒有還清呢?這豈不奇怪?
省人大代表胡成來認為,在政府協調下,這些已經賺夠的股東應該主動退出來,還路于民,“這才是體面的做法”。
撤了陳塘收費站為沈海高速減壓
羊城晚報訊 據惠州市惠東有關部門介紹,廣汕公路惠州段陳塘收費站的撤銷對減少沈海高速(原深汕高速)的壓力也將起到很大作用。
深海高速為深圳、惠州等地通往汕尾方向的重要通道,每逢節假日該高速車滿為患,幾乎成為停車場。據介紹,沈海高速車流量的設計標準是日均車流量為25000至55000輛,但現狀是平日日均車流量約5萬輛,節假日日均車流量則達到8萬至10萬輛。路面常年處于超負荷狀態,沈海高速公路路面因此屢屢損壞,高速公路上各類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加。陳塘收費站不收費后,可能將有越來越多車輛主動選擇走國道324線,沈海高速交通壓力有望得到一定緩解。
今天,惠州市博羅長寧收費站也停止收費。該站撤銷后,從增城走廣汕路到博羅不用再交“過路錢”。該站撤銷,汽車客運公司受益最明顯,惠州市汽車客運總站有關負責人算了一筆賬:目前該站每天開往廣州方向經長寧收費站的車輛共21輛,每天來回行走4次。按照每輛車每過一次收費10元計,21輛車一天就要交過路費840元。“長寧收費站撤站后,這條線路的車一個月就能省25000多元”。(黃禮琪 賴金霆)
廣汕公路惠州段 “變性”之路
1、1991年,政府出面改造,將2車道、瀝青路的廣汕公路惠州段改造成4車道水泥路,造價6.4億元,其中貸款1.8億元。改造資金中65%來自惠州市公路局,35%來自廣東省公路局。此時,廣汕公路惠州段屬于政府還貸公路。
2、1992年年底,改造后的廣汕公路惠州段開始收費,小轎車每次收費5元。1996年6月25日,小轎車過路費由5元調整到7元。
3、1997年,廣汕公路惠州段被估價6.079億元轉讓30年經營權,來自英屬維爾京群島上的新粵廣汕有限公司花3.1005億元,取得51%股份,成為控股公司。公路變成“中外合資”經營性項目。3家股東成立廣東省廣汕公路惠州段有限公司。在廣汕公路惠州段的30年經營權中,新粵公司占51%股份,惠州市公路發展公司占31%,省路橋建設發展公司占18%。
4、2010年8月,惠州市政府出資2.67億元回購廣汕公路惠州段有限公司全部股份,8月29日下午3時起,廣汕公路惠州段撤掉收費站,免費通行,再次變性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