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京藏高速:宿命大擁堵

2010-8-28 10:3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8月26日下午6點半,孫元(化名)和同事們又被召集起來開了緊急會,總結布置京藏高速“疏堵保暢戰役”的相關情況。他們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過多久,因為京藏高速內蒙古、河北至北京段的大擁堵還遲遲看不到盡頭,他是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的一位工作人員。 
  這是一段曾經被寄予厚望的高速公路,結果讓人詫異的是,建成通車僅僅一年之后,它就開始頻頻出現大擁堵的狀況,而且越來越嚴重,動輒幾十天,首尾相連的汽車長龍甚至能從北京的六環路一直排到內蒙古。這條高速公路現在名叫“京藏高速”,之前它叫京張高速,只是由于要納入國家統一的高速路網編號,才換了現在的名字,而且它還沒有完全貫通。 
  記者調查了解到,由于眾多的制約因素,正在被眾多國外媒體以嘲笑的口吻報道的京藏高速大堵車可能注定不會在短期內消除。而這條線路所連接區域的眾多企業、商家和個人將為此繼續承擔難以計算的損失。 
  協調管理之難 
  盡管存在著通行能力的先天不匹配,仍然有其他不容忽視的人為因素成為大擁堵經常發生的重要原因。 
  由于京藏高速穿越西部各省,路經河北,到達北京,各地交通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就顯得尤為必要,但是記者了解到,這些年來,幾地之間,尤其是河北和北京之間的道路管理協調并不太順暢。 
  首先就是京藏高速北京段的八達嶺高速的使用問題。“八達嶺高速可以說是北京的一條旅游公路,可能是出于維護北京的首都良好形象的需要,八達嶺高速是禁止4噸以上的大型貨運過境車輛進入八達嶺高速的,所以只能繞行110國道。”孫元說。其中的肇始原因是,幾年之前曾經發生過一起大貨車在八達嶺高速的安全事故,于是,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借著奧運會的召開,北京方面出臺了上述規定。 
  直到現在,北京交通管理部門仍然在以保證安全為由,拒絕4噸以上的大貨車進入八達嶺高速。其實如果八達嶺高速能夠允許大貨車通行的話,擁堵的狀況應該會得到很大緩解。 
  正是由于北京方面對八達嶺高速的管制,又有大量的貨運車輛在城外等待過境,因此北京高速交通管理部門就不得不采取各種措施限制入境車流量。一個主要的手段就是檢測和治理超載。 
  在河北警方于懷來實施客貨分流之前,進京貨運車輛的檢測分流主要在扼守八達嶺高速入口的康莊綜合檢查站進行。所有從京張高速進京的貨車,都要在這里進行超限檢測,而且標準和河北的檢測站也不同,河北超載可以交罰款,而北京只卸載不處罰,理由是為了保證北京的路橋安全。 
  記者了解到,其實這種做法更多的是為了減少通行的車輛,因為每輛車在河北都已經經過檢測了,95%都是合格放行。某種程度上來說,北京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決定放行車輛的快慢。此外,每輛貨車檢測下來時間需要30多秒,即使河北方面已經先行進行了分流,這里每天仍有2000多輛的車流量,通行車輛在這個治超站耗費的總時間還是非常可觀的。 
  而河北和內蒙古之間同樣有矛盾,孫元告訴記者,由于他們是屬于河北高速交警總隊的,因此自然對保證河北路段的通行順暢會盡心盡力,“我們畢竟是在張家口的地面上工作,要保證張家口必要的道路通行能力,就不可避免地要對進入張家口境內的車輛進行數量限制,”孫元告訴記者,但這又使得內蒙古的車輛堵在路上,“人家對我們也有意見,因為站在更高的利益層面上,我們的職責應該是保證整個京藏線的暢通才對。” 
  這種兩難的處境一直困擾著河北的高速交警部門,因此相關部門都希望能有更高層面的部門來統一協調,畢竟同級之間,協調起來是很有難度的。 
  堵死也走京藏高速 
  目前,導致此次大擁堵的一個普遍被傳播的導火索是,由于8月13日起,北京市對境內的110國道進行半幅段維修施工,施工期間,占用單向半幅道路,僅保留一條車道供車輛通行,因此導致通行能力比原先大大降低。 
  110國道是和京張高速平行的一條公路,它目前相當程度上可算是京張高速的緊急替代通行道路。 
  一旦高速擁堵,北京方面就會再次把車輛分流到110國道上,現在正在施工的110國道自然會使得這些大貨車通行速度減慢。 
  但是,這似乎并不是導致大堵車的根本原因,因為即使在媒體和輿論不會給予過多關注的正常日子里,堵車在京張高速也已經是家常便飯,之前,北京市政路橋養護集團十處副經理趙建光曾經對媒體表示:觀測站的數據顯示,110國道平時的日交通量在一萬到一萬三左右,而單向半幅施工期間也在一萬多,影響基本也就在1000輛左右,整體來看影響不算太大。 
  事實上,6月份的時候,京張高速就已經經歷了一次大擁堵,根據當時河北省公安部門的統計,正常情況下,京張高速每天平均有4700多輛大貨車擁堵滯留在張家口境內,而擁堵期間,每天滯留的大貨車上升到了7000多輛。這次的情況幾乎相同,這段全長148公里、花了30億元建造的高速公路幾乎成了一個巨大的停車場,隔很長時間才會懶洋洋地蠕動一下身子,放出幾輛掙扎出的汽車。 
  奇怪的是,大量從內蒙古方向開來的貨車司機們似乎對此已經習以為常,他們寧肯在這條高速公路上堵幾天也不愿意繞行其他線路。孫元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雖然西北車輛入關東行的高速路還沒有太多選擇,但除了京張高速,還是有其他路線的,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在集寧改走集豐高速、得大高速到大同,再上宣大高速,在宣化再進入京藏高速。 
  而司機們之所以不愿意繞行此線路的原因是,由于山西擁有國務院賦予的對出晉運煤車輛征收煤檢費的特權,“這會大大增加運輸費用。”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于是眾多從內蒙古來的運煤車輛寧愿賭在京張高速上,“反正貨物不是司機的,損失不由他們承擔,最多就是在路上受幾天罪,打打牌也就打發了。” 
  先天的缺陷? 
  現在河北、內蒙古、北京紛紛在采取措施緩解大擁堵,比如,北京方面在每日22時至次日4時將110國道出京車輛分流到京藏高速上,提高進京方向的通行能力;河北方面采取限制重型貨車進入京藏高速;內蒙古則在集寧附近進行分流,小型車和客車繞路大同、宣化進京等。 
  但是在孫元看來,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根本的原因在于,京張高速本身就存在著先天的缺陷。和北京方面的通行能力無法有效對接。”多位河北、北京高速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京藏高速到了北京段就像一個喇叭口一樣,外大內小,根本容不下從西北蜂擁而來的滾滾車流。 
  “隨著內蒙古各地經濟的不斷發展,尤其是煤炭開采業的規模不斷擴大,使得借由京張高速到京津港口的運輸車輛越來越多,北京段通行能力不足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嚴重。”孫元說。 
  長期關注這條高速路的全國人大代表錢宗飛則告訴記者,“京張高速路是張家口乃至西北各省區進京,或者連接全國各地的一個大動脈,這個大動脈如果堵塞可想而知,特別是對張家口市的工業、農業、旅游影響都非常大。” 
  一個讓人費解的事情是,在張家口、內蒙古等地高速公路的建設突飛猛進的時候,首都北京和整個高速路網的銜接卻顯得很小家子氣,“這些工程按說都是由國家部門負責立項管理的,河北建設得很迅速,可北京的動作似乎沒有跟上,或者說沒有整體規劃好。”河北高速管理部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