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高鐵帶動煤運體系變革 煤炭配套建設不斷提速

2010-8-28 0:0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西煤東運”中,60%的運量靠鐵路,而目前鐵路運輸瓶頸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高速鐵路陸續開通,使既有鐵路煤運能力得到釋放。今年1至7月,國鐵煤炭完成9億噸,同比增加1.57億噸,增長21.1%。 
高鐵年增加貨運2.3億噸 
釋放煤運接卸能力 
8月11日,鐵道部運輸局副局長蘇順虎在鐵道部中國高鐵運營情況通氣會上透露:“高速鐵路陸續開通,使既有鐵路通道能力緊張地區的貨運能力得到了較大釋放。為實現貨運增量、豐富貨運產品體系、提升貨運服務質量和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市場運輸需求奠定了堅實基礎,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 
截至目前,我國已有6920營業公里高速鐵路投入運營。其中,新建時速25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鐵路有4044營業公里。這些高速鐵路社會效益顯著,據悉,目前已經運營的高鐵可使既有線增加圖定貨物列車83對,折合日均10200車、62萬噸左右,年增加貨物運輸能力2.3億噸。統計數據也顯示,今年1至7月,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累計完成21億噸,同比增加2.5億噸,增長13.7%。其中,國鐵煤炭完成9億噸,同比增加1.57億噸,增長21.1%;石油完成7463萬噸,增加156萬噸,增長2.1%。 
通氣會傳遞的信息顯示,目前我國正在建設的高速鐵路有1萬多公里,未來幾年,中國高鐵建設將進入全面收獲期。到2012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1萬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鐵路將達到1.3萬公里。屆時,我國高速鐵路網將初具規模,進一步釋放相關鐵路通道貨運能力,“人便其行、貨暢其流”的目標將成為現實。 
提高鐵路運量主要有兩個方法:一是增加每天運行的列車對數,二是增加列車的牽引重量。增加列車對數因受到的制約因素較多,空間有限。因此,提高鐵路運量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通過擴能改造,不斷釋放鐵路的貨運潛能,增加列車的牽引重量,發展重載列車。截至目前,中國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制造的世界最大功率和諧1型9600千瓦電力機車已投入到大秦線的煤炭運輸。 
據介紹,和諧1型電力機車是唯一可通過自組合及與其他機車組合實現2萬噸重載牽引的機車,適應能力強。這種列車一般采用一臺和諧1型9600千瓦電力機車牽引100多輛重載車廂,再在中部連接一臺大功率機車頭,隨后掛上100多輛重載車廂,構成一列長度超過2公里,2個大功率機車頭牽引200多輛重載車廂的“鋼鐵巨龍”。一次就能將2萬噸煤炭從山西大同運到河北秦皇島。神朔黃線雖不及大秦線運量大,但也在擴能,萬噸列已開始運行。 
在重載列車的牽引下,再加上科學調度列車運行時間,增加列車開車密度,今年上半年,我國主要運煤專線運輸量都連創歷史新高:截至6月30日,大秦線今年運量累計完成1.9947億噸,較年進度計劃超運111萬噸,同比增運4704萬噸,增幅達30.9%;截至6月30日,我國西煤東運第二通道——朔黃鐵路上半年煤炭運輸達到7948萬余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0.1%,創歷史新高…… 
運煤主干線建設提速 
區域鐵路不斷完善 
“鐵路部門正在加快煤運通道建設,在大同(含內蒙西部地區)、神府、太原(含晉南地區)、晉東南、陜西、貴州、河南、兗州、兩淮、黑龍江東部等10個煤炭外運基地和新疆地區,通過建設客運專線和既有線擴能改造、實現客貨分線運輸,形成連接煤運基地的大能力煤運通道。”鐵道部運輸局相關人士表示。 
我國煤炭資源多集中在山西、陜西及內蒙古西部(“三西”),而用煤“大戶”則集中在華東、華南地區,這種能源布局決定了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總體流向。目前,我國“三西”煤炭主要通過12條鐵路干線組成的北、中、南三大通道,經北方7個主要港口(秦皇島、唐山、天津、黃驊、青島、日照、連云港)下水,運到華東、中南等沿海港口。 
其中,“北通道”由大秦線、豐沙大鐵路、京原鐵路、集通鐵路、神朔黃線、遷曹線組成,約承擔西煤東運總運量的55%;“中通道”為石太鐵路、邯長鐵路兩線,約承擔西煤東運總運量的25%。“南通道”由太焦線、侯月線、隴海鐵路、西康鐵路和寧西鐵路等組成,約承擔西煤東運總運量的20%。 
盡管近年來我國交通運輸建設速度加快,但仍趕不上需求增長,煤炭運輸仍是制約經濟增長的瓶頸之一。其中,煤運通道著眼“三西”、蒙東和鄂湘贛鐵路運輸瓶頸一直是我國煤炭生產和消費的主要制約因素。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楊浩表示:“‘三西’煤炭運輸的12條干線中,大秦線是國內目前運輸力最大的專業煤運專線。盡管這條線路經過數次擴能改造后運力大大增強,但目前仍然超負荷運轉。”據悉,2010年大秦鐵路計劃運煤3.8億噸,比2009年的3.3億噸高出15%。同時,第二通道神朔黃線的運力也已經接近極限。 
“為解決‘三西’煤運通道的瓶頸問題,目前我國正著手開辟“北煤南運”第三通道遷曹線。”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交通運輸規劃研究室主任羅萍介紹。遷曹鐵路從大秦鐵路遷安市接軌,實現曹妃甸港、京唐港兩大港口與大秦、京秦、京山等國家鐵路干線的連接,成為港口連接內陸的紐帶,形成內蒙古西部和中部地區煤炭外運下海新通道,運輸能力將達到2億噸。 
同時,為打通煉焦煤的出海口,山東、山西兩省與鐵道部共同努力,實施“出海鐵路大通道”工程,建設山西中南部呂梁市到山東日照的鐵路,這條鐵路將以中國最大的煉焦煤生產基地河東煤田所在地——呂梁市為起點,日照港被選定為晉中南部通道的出海口,年貨運能力為2億噸,全長1260公里,將形成一條“西煤東運”的運輸新通道。 
為解決內蒙古東部地區煤炭的外運問題,由中電投集團投資興建的錦赤運煤鐵路專線工程近日已全面動工興建。該運煤專線北起赤峰,南至錦州港,主要承擔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白音華及周邊煤田至錦州港下水煤炭的南運任務。據了解,蒙東(東北)煤炭基地是國家規劃的13 個基地中最大的一個,也是煤炭儲量最豐富的一個。通過運煤專線可以為東北乃至南方眾多省份提供能源支撐。這條鐵路建成后,也將為遼西地區、內蒙古東部乃至蒙古國、俄羅斯打開一條新的能源運輸通道。 
為啟動新疆煤炭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實現“西煤東運”,國家已明確抓緊建設“一主兩翼”運煤鐵路線,“一主”指修建蘭新鐵路客運專線,項目建成后,現在的蘭新鐵路線將改為貨運專線,主要用于新疆煤炭等資源外運;“兩翼”中的北翼指將軍廟——巴里坤——伊吾——策克(內蒙古)鐵路,南翼指哈密—敦煌—西寧—成都鐵路。此外,一些區域運煤通道也在加速建設。如廣西正在編制鐵路發展“十二五”規劃,其中,《廣西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國·廣西—東盟快速鐵路通道研究》即將編制完成;河北將論證修建內蒙古至唐山港、秦皇島港、天津港之間運煤鐵路專線,通過鐵路運輸分流公路運量…… 
應對煤炭運輸不均衡 
煤炭碼頭建設提速 
據了解,作為我國北煤南運主要樞紐港的秦皇島港,每年都會在用煤淡季時用煤炭“壓港”,如3月上中旬煤炭庫存長時間處于800萬噸以上的高位,用煤旺季時“壓船”,而且,煤炭專家和港口工作人員早已對這種周期轉換習以為常。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北方港口煤炭發運能力有限,致使煤炭供需和運輸的不均衡。因此,與煤運通道相配套,我國正加速通過新建、改建、擴建煤炭裝船港口,提高煤炭發運和儲存能力,以有效解決沿海煤炭運輸不均衡的問題。 
在各發煤港口中,大秦線主要運晉煤,從秦皇島港下水,秦皇島港2009年實現吞吐量2.43億噸,其中煤炭吞吐量2.1億噸,約占全國沿海港口下水煤炭的一半,已接近其年設計通過能力2.56億噸;第二通道神朔黃線主要運神府東勝煤,主要從黃驊港下水;與第三通道配套的唐山港曹妃甸港區共分三期工程建設,發展規劃為2億噸煤炭運量。曹妃甸煤碼頭一期工程擁有5—15萬噸級煤炭專用泊位4個,設計年通過能力5000萬噸,已經投產。曹妃甸煤碼頭二期工程已獲國家發改委核準,正在進行地基處理和臨建施工。 
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出海口——日照港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日照港現有煤炭裝船能力4500萬噸/年,焦炭裝船能力1000萬噸/年,已經滿足要求。根據晉煤出海南通道項目建設的規劃,日照港將分階段在石臼港區建設配套碼頭,最終日照港石臼港區煤炭裝船能力將達2.25億噸/年。” 根據遠期運量需求,日照港還可在嵐山港區規劃建設大型煤炭集疏運基地,滿足煤炭運輸發展需求。 
此外,煤電長期“頂牛”使得發電企業在全力爭取煤炭資源、增加煤炭自給率的同時,也開始積極投資煤碼頭。目前,華能、大唐、國電等國有大型發電集團正著手建設遼寧省葫蘆島、錦州、營口三個緊鄰港口,以打通蒙東能源基地與東南沿海地區的煤炭運輸通道,有的已經開工建設。這將提升“西煤東運”、“北煤南運”能力,加快煤炭外運,減少沿海煤運忙閑不均的現象。 
有專家表示,未來5—10年,我國煤炭裝船港口將形成四大家齊頭并進的局面,秦皇島、唐山(包括京唐老港區、國投京唐港區、曹妃甸港區)兩港以山西北部、內蒙西部為主要貨源腹地,以大秦線、第三通道為依托,成為動力煤的主要出海口;日照港將以山西南部煉焦煤為主要貨源腹地,以山西中南部鐵路為依托,成為煉焦煤的主要出海口;遼寧省葫蘆島、錦州、營口三港也能成為2億噸煤炭下水港,以內蒙古東部煤田為主要貨源腹地,成為褐煤的主要出海口。 
我國將開發水鐵聯運、空鐵聯運等特色產品 
除鐵路、煤碼頭、儲煤基地外,水路在煤炭運輸體系中也是不可缺失的一環。目前,我國煤炭水運系統主要包括:北煤南運的沿海煤炭運輸系統,徐州至蘇南、浙江的京杭運河煤運系統,長江沿線的長江干線煤運系統以及貴港至珠江三角洲的珠江煤運系統等。其中,北煤南運沿海煤炭運輸系統在水路煤運最為重要。 
由于煤炭水路運輸受市場需求、氣候等多種因素影響,因此,確保系統有效運轉顯得十分重要。對此,地方海事部門每逢電煤搶運的關鍵時候都會開通“綠色通道”,對干線航道進行全天候巡航。據了解,目前沿海散貨船型以1—3萬噸船舶為主,占總噸的近一半。因拉煤船舶偏小,影響煤炭周轉的事件也屢有發生。對此,有專家建議,在加強運煤鐵路建設的同時,也需加快大型泊位和深水航道的建設,多租用大型煤船拉煤,實現北方港口“大進大出”,鐵路萬噸大列對港口大型船舶。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煤炭進出口延續了2009年以來的凈進口態勢,實現煤炭凈進口7905萬噸,比去年同期的3660萬噸增長94%。其中,國內外煤炭市場價格倒掛是煤炭凈進口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煤、越南煤等進口煤炭流入我國華南、華東地區,海運資源的變化,將引發我國電煤運輸流向流量的變化,外貿進口運輸將成為重要一極,形成“北出南進”。再加上我國新能源投資建設提速,將對現有煤炭運輸格局產生一定影響。 
有數據顯示,2009年煤炭進口量占到大秦線煤炭運量的36%,對北煤南運的替代作用比較明顯的。未來5年煤炭進口量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預計對“西煤東運”的影響會趨于加大。 
蘇順虎在通氣會上介紹:“鐵路部門將積極做好新產品的開發,組織開發限時運達、水鐵聯運、空鐵聯運、公鐵聯運、國際聯運等特色產品。在具備條件地區嘗試開行小編組、高密度城際間快速班列,抓好以東南沿海鐵路為重點的鐵海集裝箱快運列車的開發,探索貨物列車客車化開行模式,更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