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貢山災區公路交通恢復 戰備鋼橋架設完畢

2010-8-25 11:1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4日12時,經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公路管理總段、大理白族自治州公路管理總段以及武警貢山中隊官兵兩晝夜的共同努力,東月各河上的戰備鋼架橋架設完畢,建成通車,中斷數日的災區公路交通得以恢復。 
  22日下午,臨時架設在東月各河上的木便橋被沖毀,導致貢山縣城到泥石流災害現場、州府六庫鎮的公路交通再次中斷,嚴重影響了救災工作的正常進行。 
  據怒江公路管理總段總段長桂昆介紹,為盡快搶通災區道路,怒江和大理公路管理部門、搶險救災的部隊官兵和民兵應急分隊共出動1000余人晝夜施工,比預期提前1天半完工。建成通車的鋼架橋長45米,行車道寬3.75米,最大承重15噸。(記者 付雪暉 通訊員 趙精亮) 
  災害已造成37人遇難55人失蹤 救援繼續進行貢山縣各單位、公司、民營企業的青年們在災害發生后,積極參與到志愿者服務隊伍中。圖為來自貢山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和縣榮華農資土產公司的青年志愿者在災區開展免費送水和送清潔用品服務。[本報記者 楊 崢攝]24日,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搶險救援工作進入第7天。截至昨日18時,已有37人遇難,55人失蹤。37具遇難者遺體中昨日又被認領了2具。目前共收到捐款563719.60元,物資價值291455元。 
  昨日共投入救援人員2370人,大型機械12臺、消防應急車3輛、醫療救急車2輛。留在災害現場的150名遇難、失蹤人員家屬已得到妥善安置。完成了85名遇難、失蹤人員的撫慰金發放工作,共發放撫慰金85萬元,其余7人因家屬身份暫時無法核實、確認而暫未發放。 
  截至昨日18時,投入醫務人員累計338人次,車輛60輛次,災區臨時醫院共救治災區病人634人,防疫消殺面積達21萬平方米。 
  通過爆破引流,災害現場怒江水位下降了30至40厘米。據介紹,有關部門還將再度爆破引流。 
  24日12時,經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公路管理總段、大理白族自治州公路管理總段以及武警貢山中隊官兵兩晝夜的共同努力,東月各河上的戰備鋼架橋架設完畢,建成通車,中斷數日的災區公路交通得以恢復。 
  22日下午,臨時架設在東月各河上的木便橋被沖毀,導致貢山縣城到泥石流災害現場、州府六庫鎮的公路交通再次中斷,嚴重影響了救災工作的正常進行。 
  據怒江公路管理總段總段長桂昆介紹,為盡快搶通災區道路,怒江和大理公路管理部門、搶險救災的部隊官兵和民兵應急分隊共出動1000余人晝夜施工,比預期提前1天半完工。建成通車的鋼架橋長45米,行車道寬3.75米,最大承重15噸。(記者 付雪暉 通訊員 趙精亮) 
  災害已造成37人遇難55人失蹤 救援繼續進行貢山縣各單位、公司、民營企業的青年們在災害發生后,積極參與到志愿者服務隊伍中。圖為來自貢山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和縣榮華農資土產公司的青年志愿者在災區開展免費送水和送清潔用品服務。[本報記者 楊 崢攝]24日,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搶險救援工作進入第7天。截至昨日18時,已有37人遇難,55人失蹤。37具遇難者遺體中昨日又被認領了2具。目前共收到捐款563719.60元,物資價值291455元。 
  昨日共投入救援人員2370人,大型機械12臺、消防應急車3輛、醫療救急車2輛。留在災害現場的150名遇難、失蹤人員家屬已得到妥善安置。完成了85名遇難、失蹤人員的撫慰金發放工作,共發放撫慰金85萬元,其余7人因家屬身份暫時無法核實、確認而暫未發放。 
  截至昨日18時,投入醫務人員累計338人次,車輛60輛次,災區臨時醫院共救治災區病人634人,防疫消殺面積達21萬平方米。 
  通過爆破引流,災害現場怒江水位下降了30至40厘米。據介紹,有關部門還將再度爆破引流。 
  24日12時,經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公路管理總段、大理白族自治州公路管理總段以及武警貢山中隊官兵兩晝夜的共同努力,東月各河上的戰備鋼架橋架設完畢,建成通車,中斷數日的災區公路交通得以恢復。 
  22日下午,臨時架設在東月各河上的木便橋被沖毀,導致貢山縣城到泥石流災害現場、州府六庫鎮的公路交通再次中斷,嚴重影響了救災工作的正常進行。 
  據怒江公路管理總段總段長桂昆介紹,為盡快搶通災區道路,怒江和大理公路管理部門、搶險救災的部隊官兵和民兵應急分隊共出動1000余人晝夜施工,比預期提前1天半完工。建成通車的鋼架橋長45米,行車道寬3.75米,最大承重15噸。(記者 付雪暉 通訊員 趙精亮) 
  災害已造成37人遇難55人失蹤 救援繼續進行 
  貢山縣各單位、公司、民營企業的青年們在災害發生后,積極參與到志愿者服務隊伍中。圖為來自貢山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和縣榮華農資土產公司的青年志愿者在災區開展免費送水和送清潔用品服務。[本報記者 楊 崢攝]24日,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搶險救援工作進入第7天。截至昨日18時,已有37人遇難,55人失蹤。37具遇難者遺體中昨日又被認領了2具。目前共收到捐款563719.60元,物資價值291455元。 
  昨日共投入救援人員2370人,大型機械12臺、消防應急車3輛、醫療救急車2輛。留在災害現場的150名遇難、失蹤人員家屬已得到妥善安置。完成了85名遇難、失蹤人員的撫慰金發放工作,共發放撫慰金85萬元,其余7人因家屬身份暫時無法核實、確認而暫未發放。 
  截至昨日18時,投入醫務人員累計338人次,車輛60輛次,災區臨時醫院共救治災區病人634人,防疫消殺面積達21萬平方米。 
  通過爆破引流,災害現場怒江水位下降了30至40厘米。據介紹,有關部門還將再度爆破引流。 
  來自貢山搶先救災一線的報道 
  共產黨“阿克幾” 
  在貢山縣“8·18”特大山洪泥石流自然災害受災群眾安置點,73歲的村民此阿傅坐在火塘邊,觀看電視里正在播放的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特大山洪泥石流自然災害新聞。安置房里,堆放著大米、方便面、食用油等物品。 
  “我們全家很幸運,都跑出來了,但什么東西也沒來得及拿,就連衣服、鞋子都沒有帶出來。”此阿傅老人的兒子余利春說,“但各級黨委、政府很快就派人來安置我們,幫助我們渡過了難關。” 
  此阿傅老人告訴記者,他是土生土長的普拉底人,經歷過幾次泥石流災害。解放前,村里就發生過一次小規模的泥石流。由于沒有人救援,許多受災群眾沒吃沒穿,餓死了好幾個人。這次泥石流災害是他經歷過的破壞力最大、受災人數最多的一次,然而卻沒有一個人忍饑受凍。 
  “這么快就把這么長這么大的橋架起來,共產黨真了不起。”昨日12時,東月各河上的戰備鋼架橋架設完畢,村民布賢感慨不已。 
  災害發生后,州、縣兩級政府及時組織各方力量全力搜救失蹤人員,在搶救人民生命的同時,派出專門機構和人員迅速搭建帳篷、架設水管電線、運送救災物資,建設臨時安置點,及時給每個受災群眾發放了1000元慰問金和衣服、被子等生活用品。民政部門給予每個受災村民每天10元、一斤大米的生活補助,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的生活。 
  “沒有共產黨,我們就什么也沒有了,共產黨‘阿克幾’!”(傈僳語:實在太好了)此阿傅老人神情激動地說著并豎起了大拇指。(記者 付雪暉 通訊員 李壽華) 
  退休專家隨叫隨到 
  24日12時,架設在普拉底鄉東月各河上的戰備鋼橋比預計時間提前一天完成。建設者和在場的搶險救災人員沒有歡呼雀躍,只是默默地相互擊掌、緊緊相擁致敬。人群中,兩位身著迷彩服、頭戴藍色安全帽,看上去已不再年輕的師傅沒有擊掌也沒有擁抱,他們悄悄地退出人群,靜靜地靠在鋼橋的護欄上休息。 
  “我們倆都退休了,但組織需要的時候我們隨叫隨到。”記者走上前去和兩位老師傅聊了起來,他倆原來都是大理公路管理總段的職工,一位叫張翎,61歲,兩鬢已斑白;另一位叫顏旗,59歲。兩位老師傅退休都五六年了。“年紀大了不能比年輕人,但我們有經驗和技術。”兩位老人說。 
  兩位老師傅有著豐富的搶險救災實戰經驗,他倆不僅參與過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內重大交通搶險工作,也經常受命到昆明、迪慶、麗江等地參加搶險救災。 
  “張老和顏老是滇西片區架設戰備鋼橋的權威。”插話的是大理州公路管理總段應急中隊中隊長蘇蜀昆,這次帶領他的29名隊員趕赴貢山災區,“兩位老前輩不僅是戰備鋼橋架設專家,而且每一次重大搶險救災都承擔技術總監。” 
  蘇蜀昆對記者說:“我們提前完成了任務,這和現場所有參與施工的同志的努力是離不開的,更離不開兩位老師傅適時的、科學的指導。”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