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蔬菜價格瘋漲 專家提議建立“物流半徑”
2010-8-24 11: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蒜’你狠”到“‘豆’你玩”,年初至今蔬菜價格的波動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最近,蔬菜、雞蛋、豬肉又出現不同程度上漲,不免又使市場上涌現關切情緒。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長三角地區蔬菜價格確實出現較大漲幅,而豬肉和雞蛋價格上漲并不明顯。對于這一現象,專家表示,主要是受到洪澇、高溫等自然災害以及季節因素影響,還有物流人工成本上漲等復合因素影響。要徹底改變這一局面,需要在保有量儲備以及建立“物流半徑”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浙江物流網
茄子價格翻了一倍半
嘉興市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隊副隊長徐文軍告訴記者,僅就已經完成統計的今年7月份菜價來看,嘉興的蔬菜批發價格同比平均上漲了41%,最極端的茄子價格甚至上漲了135%。與往年相比,這個夏天的蔬菜價格,確實顯得有些瘋狂。就目前所搜集到的情況而言,氣候、自然條件以及一系列的災害所帶來的影響,是造成蔬菜價格猛漲的主要原因。
徐文軍說,長三角地區的蔬菜,主要分為本地生產和外地運來兩大來源。就外地菜源而言,進入2010年后,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各地頻繁發生洪澇災害及旱災,不僅使得外地產的蔬菜價格上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蔬菜運輸成本。“今年江浙一帶的黃梅天和高溫都很特別,梅雨季節到來前的悶熱、雨季期間的連續降雨以及出梅后的高溫,都對蔬菜生長很不利。”徐文軍說,因為這些客觀情況,長三角地區本地蔬菜的生產同樣不如人意。
再加上蔬菜所具有的消費彈性小、需求穩定等特點,今年夏天菜價的上漲較往年要“嚇人”得多。原本一公斤不到3元的茄子,如今要賣到6元多;去年6元多一公斤的大蒜,要賣到接近14元。而對居民生活影響更大的是,南方人日常食用量較大的空心菜、青菜等綠葉菜,7月的漲幅也都超過了70%。原本賣3元左右一公斤的菜,現在的價格都在5元上下。
而對于目前豬肉、雞蛋價格的上漲,南通市畜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主任許世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主要原因還是由于飼料價格的上漲。“南方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玉米等農作物的價格一路走高。”許世勇表示:“南方農作物受災,北方農作物運輸成本又太大,對于養殖業產生的壓力自然不小。”
據他透露,目前南通批發市場上每斤“毛豬”價格上漲了0.8元至1.2元,而雞蛋價格上漲并不明顯,不過對于目前這一現狀相關部門并沒有多少調控措施。“事實上,肉蛋價格的上漲主要因為農作物原因,所以這一點確實很難調控。”
人工成本或增加一倍
上海社科院《上海民生發展報告》主編王泠一博士認為目前菜價走高還有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實際上漲價與物流價格、人工成本走高也不無關系。據我了解,就人工成本而言,由于夏季搶種的原因,工資已從原來每天每人50元升到了100元。”另外,公路運輸通行費也占去了蔬菜成本的很大一塊。
因此對于平抑蔬菜價格的調控措施,王泠一坦言應該建立一個“物流半徑”的概念:“因為蔬菜不易保存,因此需要一個比較系統的物流體系。比如以上海為圓心,半徑300公里建立物流網絡,這樣的話可能就會使得價格不太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同時,他指出由于牽涉部門太多,通行費的取消不太現實,那么可以建議政府對于批發市場進行適當補貼。“我在調研時發現,江橋市場的交易費是4%,這實際上已經很低了,但是對于蔬菜價格的影響還是存在的,那么如果能夠通過補貼而降低交易費,那么肯定對于價格抑制能夠起到一定效果。”
王泠一還提出,在實在困難的情況下,保鮮技術以及蔬菜短期生長技術的研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蔬菜價格穩定。
此外,專家還建議,當地適量保有量的保證也同樣至關重要。“就像不久之前國務院提出的,要穩定蔬菜價格,我看還是需要做一些可能的儲備。”徐文軍說,盡管蔬菜不可能像糧食一樣長期儲存,但對一些品種在短期內進行一定量儲備,還是可行的。而盡管如今全國經濟的流通程度都已經很高了,但像長三角這樣的經濟發達地區,將蔬菜供應完全依賴于外地生產還是不行的,應在本地建立大棚蔬菜基地,并且由政府從宏觀層面對菜農進行種植指導和布局。
“要想完全抵消自然條件的變化對蔬菜生產帶來的影響,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采取一定的措施,我們還是可以在能力范圍內對蔬菜價格上漲做出一定的緩解。”徐文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