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明珠——滿洲里
2010-8-22 16:3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通訊員 高樺
滿洲里口岸地處亞歐第一大陸橋的交通要塞,是我國環渤海港口通往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和歐洲的最便捷、最經濟、最重要的陸海聯運大通道,承擔著中俄貿易60%以上的陸路運輸任務。滿洲里曾5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殊榮,連續3屆獲得“全國文明口岸”稱號,是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城市。2003年度中國優秀旅游城市、CCTV2006中國十佳魅力城市稱號、內蒙古自治區五星級文明城市和衛星城、2009年度全國文明城市。
滿洲里市的旅游資源得天獨厚,魅力無窮,被譽為“北疆明珠”。
滿洲里市環境優美,全市被廣袤的呼倫貝爾草原簇擁著,夏季郁郁蔥蔥,冬季銀裝素裹,具有濃厚民族風情。碧波浩瀚的達賚湖又叫呼倫池,是我國第五大淡水湖,也是內蒙古第一大湖。湖長93公里,最大寬度為41公里,湖水面積2600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5米左右,最深處可達8米。
滿洲里的交通便利,東連東北經濟區,西接俄羅斯、蒙古,交通便利,已形成鐵路、公路、航空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絡,北京至莫斯科的國際旅客列車經由此地,國際航空港每周有10多個航班飛往俄羅斯赤塔、北京、呼和浩特,旅游時節航班會更多。
1988年,滿洲里被國家設立為經濟體制改革開放試驗區。2002年,滿洲里和深圳一起被確定為“十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和優先發展的兩個陸路口岸。
1992年滿洲里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沿邊開放城市后,滿洲里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邊境貿易持續健康發展,與俄羅斯、波蘭、匈牙利、日本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貿易關系;形成了貿易、金融、運輸、倉儲等綜合發展的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體系;構建起了易貨貿易、現匯貿易、旅游貿易、轉口貿易并存的對外貿易格局。鐵路、公路、管道和航空并舉的立體化運輸體系日臻完善。旅游產業獨具特色,跨國商務游、自然生態游并重的旅游產業框架正在形成。10年來,滿洲里口岸共運輸進出口物資5500多萬噸,上繳關稅、代征稅120多億元。
2007年,滿洲里口岸過貨量達2402萬噸,是1988年的10倍,年均增長13.5%。邊境旅游人數90.8萬人次,是1988年的57倍,年均增長22.4%。滿洲里成為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
今日的滿洲里正以中國改革的縮影、向北開放的窗口、亞歐陸橋的樞紐的嶄新形象屹立于祖國北疆。
2009年滿洲里市還榮獲了全國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全國文明城市”榮譽桂冠,這也極大的推動了該市旅游產業的發展。滿洲里第六屆中俄蒙科技展以及第十一屆國際冰雪節的順利開展,同樣成為帶動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