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沃蒂:全球貿易保護原地踏步
2010-8-2 15: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謹防符合WTO規則的貿易戰改變世界經濟結構
G20峰會的定期舉行,表明20國堅持貿易自由的重要性。在今年6月的多倫多峰會上,貿易雖然不是重點話題,但有所提及。不過,大家只是空談,正所謂“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這其中的悖論在于貿易保護主義好處多多。畢竟,我們需要采取實際行動,而不只是糾纏在貿易術語這一問題上,而實際卻在原地踏步。如果不積極地推動貿易,就意味著在貿易自由化的道路上停滯不前。漫長的多哈回合多邊會談似乎已被無限期擱置。
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各國政府又拾起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旗;仡櫄v史,政策是由三個“I”推動的——想法(Ideas)、機構(Institutions)、利益(Interests)。在這三個環節中,保護主義政策都可趁虛而入。
1929年引發了一場爭論:在經濟蕭條時期,關稅是有必要的,因為它可以將需求不足的代價轉移到其他國家身上。但當所有國家都這么做時,就會對大家都造成傷害,經濟增長將停滯不前。解決的方法顯然是放棄保護主義政策,拉動需求。
當然,制度上也有所幫助。1930年斯穆特-霍利關稅出臺后,各國間的貿易戰針鋒相對,根本沒有規矩可言。1947年關貿總協定重新架構了戰后全球貿易秩序,隨后演變和擴展為1995年的世界貿易組織(WTO)。實際上,在當前的危機中,沒有國家違反WTO的規則。
我們還有可能屈服于保護主義的壓力,特別是采取WTO規則允許的手段。例如,約束關稅其實就是提高關稅,各國常采取降低最高限額,往往沒有下限。我們要謹防符合WTO規則的貿易戰改變世界經濟結構,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措施。
當美國國會通過所謂政府部門必須“購買美國貨”的法案時,許多美國公司由于害怕別國報復,紛紛游說國會,最終成功地修改了此項立法。
多哈談判應從傾向自由貿易和限制貿易保護主義的大趨勢中受益。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在經濟蕭條時期,人們都變得保守起來,不愿意支持貿易自由化。但是,當更多的人意識到自身的工作依賴于一體化經濟的貿易時,大多數人便支持自由貿易。
當多哈談判對手們解決了許多重要議題后,談判于去年首次陷入僵局,原因是美國拒絕進一步削減對本國農產品的補貼,于是,印度堅持特別保護條款來維護本國數千萬農民的利益,以抵制美國補貼農產品的不正當競爭。
如今,美國和印度的國內政治變化,使得只有美國一方成為達成協議的絆腳石。近期的印度大選使執政黨聯盟中的共產黨退出,從而增加了辛格總理采取親自由貿易主義的可能性。然而,在美國近期選舉后,民主黨占多數席位使得工會勢力占據上風,從而束縛住了親自由貿易的奧巴馬總統的手腳。
奧巴馬同樣面臨著來自制造和服務行業的支持率下滑,如果他敢于簽訂多哈條約,就會成為孤家寡人。于是,奧巴馬在G20峰會上有關多哈問題的沉默不足為奇。
那么,如何推動貿易呢?一家華府智庫提出,我們繼續前行,討論更多議題,但這就意味著今后多年的重新談判。這樣的談判其實名存實亡。另一個選擇是解決美印兩國的農業紛爭。雙方的妥協可以化解兩國領導人政治難題,這需要來自發展中大國們及美歐國家的重大妥協。
問題是華府的游說團體不會接受即便是最為溫和的解決方案,他們不甘心在多哈談判就解決所有問題。這樣一來,或許部分的問題要留給新一輪談判。我們甚至可以將新一輪的會談稱為“奧巴馬回合”。畢竟,奧巴馬不能辜負諾貝爾和平獎所賦予的多邊主義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