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將投資1430億元 打造全國核心物流集散地
2010-8-19 10: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18日從陜西省物流產業園區項目交流對接會上了解到,陜西省將投資約1430億元,著力發展物流園區、城市配送等八大重點工程,大力推進物流服務社會化、專業化和國際化,促進企業內部物流社會化,推動物流企業與生產、商貿企業互動發展。
陜西省副省長景俊海在會上表示:“物流業在促進生產、拉動消費、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及增強經濟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已經成為促進陜西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
陜西省發展改革委副總工程師高伏榮透露,陜西省將投資約1430億元,著力發展物流園區、城市配送等八大重點工程。重點建設西安國際港務區、西安咸陽空港物流園區、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園區等物流園區。在大中城市加快建設面向流通企業和消費者的物流配送項目,大力發展各類超市及連鎖配送,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網絡。
2009全社會物流總額達到14000億元,物流業實現增加值650億元,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25%,占GDP的比重9%。傳統運輸、倉儲、貨代企業實行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一些制造企業、商貿企業開始采用現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術,實施流程再造和服務外包;一批新型的物流企業迅速成長,形成了多種所有制、多種服務模式、多層次的物流企業集群。
陜西在全國的地理位置居中,是“新亞歐大陸橋”亞洲段的中心和進入中國大西北的“門戶”。2009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770公里,貨運量達到6.8億噸;鐵路營業里程達到3751公里,貨運量達到1.7億噸;航空貨運量達到12.85萬噸。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支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規劃和政策,物流統計核算、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等行業基礎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國務院批準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中央關于實施下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部,國家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把西安列入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等難得的政策機遇。
以上的多種條件都為陜西物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陜西將以發展大物流、大交通為戰略目標,以打造物流支柱產業為現實目標,充分發揮西安和榆林兩個增長極的促進帶動作用,通過構建“物流網絡和設施、物流公共信息、物流研發”三大平臺,把我省建成全國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重要物流集散地。
以西安為中心,輻射帶動咸陽、渭南、商洛、銅川的關中制造業物流、國際物流和商貿物流核心區域;以寶雞為中心,輻射帶動楊凌、天水的西部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物流區域以漢中為中心,輻射帶動安康及南部周邊省份的陜南綠色物流、礦產物流區域;以榆林為中心,輻射帶動延安及北部周邊省份的陜北能源化工物流和農畜產品物流區域。
與此同時,加大對物流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重點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聯合、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依托供應鏈整合現有物流資源,率先在能源化工、裝備制造、鋼鐵、建材、郵政、農產品等領域引進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集團,延伸服務網絡,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規模優勢。
大力推進物流服務社會化、專業化和國際化,整合物流資源,促進企業內部物流社會化,推動物流企業與生產、商貿企業互動發展;積極發展多式聯運、集裝箱、特種貨物、廂式貨車運輸以及重點物資的散裝運輸等現代運輸方式,加強各種運輸方式運輸企業的相互協調;加強鐵路、公路和航空集裝箱中轉站等物流節點的多式聯運設施建設,完善和拓展西安出口加工區、西安國際港務區保稅物流功能等。
不斷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集中力量建立和完善全省公路、鐵路運輸信息系統、航空貨運和倉儲公共信息系統以及物流園區公共信息平臺,加快整合商務、金融、稅務、海關、口岸、郵政、檢驗檢疫、交通運輸、鐵路運輸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門的公共信息資源; 抓緊建設電子商務系統,大力發展電子商務; 加快推進企業信息化進程,扶持一批物流信息服務企業快速成長。
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要繼續加快以高速公路為主骨架的公路網建設,突出加強鐵路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西安鐵路樞紐功能,擴大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營運能力。重點建設七大物流通道,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為主,4個支線機場為輔的航空物流通道。以五大物流園區為樞紐、物流配送中心為重點、倉儲網點為基礎,改建、擴建和整合物流節點與設施,構建物流節點空間網絡,逐步形成相互配套、功能齊全的物流節點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