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將投500億元建設多條高速公路和快速干道
2010-8-18 13: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副市長梁國英昨(17日)向省政協調研組匯報東莞道路建設情況 表示到2013年――截至2009年年底,東莞市的公路通車里程達4713.33公里,公路密度為192.21公里/百平方公里。昨日下午,省政協副主席湯炳權率隊抵達東莞調研道路建設情況,東莞市副市長梁國英介紹,未來幾年里,東莞還將投資500億元,建設多條高速公路和快速干道,以及進行鎮際、村際聯網路的升級改造,興起新一輪道路建設高潮,到2013年將形成新的道路網絡。
梁國英還向調研組介紹了東莞“如何避免道路頻繁開挖”的經驗,湯炳權表示這些經驗令人耳目一新,值得借鑒推廣。
怎樣快速修路?多方式籌集資
金梁國英介紹,至去年年底,東莞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4713.33公里,橋梁1065座共138.87公里。東莞道路建設速度極快,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運轉良好的資金籌集機制。梁國英介紹說,東莞有5種方式籌資修路。
一是市財政直接投入。“莞深高速是全國第一條自行策劃、自行投資、自行組織建設的地方高速公路,開創了全國地級市自籌資金建設地方性高速公路先河。”
二是充分利用社會資金。“如廣深沿江高速公路東莞段,就是由東莞市路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廣東珠江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
三是調動鎮財政積極性。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由鎮財政獨資建設,另一種是由市屬企業牽頭,沿線鎮財政參股。
四是積極使用“貸款修路、收費償還”政策。歷年來共投入98.7億元修建了478公里政府還貸收費公路及橋梁。
五是市鎮村三級財政自籌資金開展道路建設。近五年東莞市、鎮、村三級財政自籌資金建設道路1021.3公里,投資規模315億元。
梁國英透露,未來幾年里,東莞還要修建多條高速公路、快速干線,以及推進鎮際、村際聯網路的升級改造,到2013年,將投資500億元,建成新的道路網絡。
怎樣保養道路?外包給社會 政府買服務
路修好之后,如何高效地保養至關重要。東莞從2005年起對市政道路實施市場化管理,通過招投標選取社會具備資質的單位負責道路養護。
為了保障市場化養路順利運行,東莞還引入了監理機制,每天都有人上路對道路保養進行打分。“比如一個標段的道路,保養費用是100萬元,如果打分只有90分,就只能從政府拿到90萬元。”
為了保證道路養護資金到位,市、鎮兩級政府也建立了穩定的道路養護資金渠道。目前,東莞市的燃油稅返還用于公路養護資金共2.65億元,其中用于國省道資金約1.93億元,用于農村公路0.72億元。
國、省道養護資金基本滿足養護需求,但用于農村公路養護的返還資金卻嚴重不足,為此東莞將養護資金納入每年財政預算,并制定了最低標準:縣道5.5萬元每年每公里(含大中修工程的16萬元每年每公里),鄉道3.5萬元每年每公里,村道1.5萬元每年每公里。
怎樣避免頻繁開挖?預先埋管線 企業可租用
道路頻繁開挖讓許多城市的市民不堪其擾,東莞成為省政協此次調研的目的地,其中一個原因是其道路“挖了又挖”的現象較少。
梁國英介紹,在道路修建的時候,東莞已經考慮到后續挖掘的問題。因此,建設單位會統一預埋相關管線。比如通信管線預埋之后,原則上不再同意重新開挖鋪設新的管線,相關單位需要使用的時候可以租用預埋的管線,相關費用由使用單位和建設單位協商決定。如果道路下有其他單位空置的管線,原則上也不再同意開挖,需要的單位可租用。
每年,東莞都根據各運營商上報的年度管線鋪放計劃,提前做好市區管線的鋪放全年計劃,安排各運營商管線的鋪放時間和地點。
梁國英強調,東莞道路建設十分注重科學論證,不怕因此耽誤時間。比如該市環莞快速路二期,規劃方案先后論證了6次,市黨政班子聯席會議數次拒絕審批,直到認為規劃合理為止。“盡管因此延誤了大半年的建設工期,但我們認為還是值得的。”
對于開建的道路,東莞市采用管養提前介入的機制,防止設施損壞事后重新施工。“我們的東江大道管養就是一個教訓,由于前期管養缺位,64公里的道路修好半年時間里,路燈、電線、沙井蓋都被破壞,重修需要花3000多萬元。此后管養提前介入就成為固定的制度。”
湯炳權:
建設可推后
規劃須超前
“聽了東莞的經驗,大家耳目一新,受啟發也受教育。”湯炳權說,東莞的協調經驗值得借鑒。
他認為,規劃滯后于建設,是造成當前道路頻繁開挖問題的重要原因,比如管線開挖,是因為以前沒有料到信息化發展會如此之快。
“建設可以推后,但規劃必須超前。”湯炳權以道路寬度上的規劃舉例說,“也許有的地方會說,我這里現在還比較窮,車流量不大。但是五年、十年之后,車流量可能就大起來了。你預留出一部分土地,可以先做綠化地,嚴格控制建設,需要的時候才有余地去拓寬道路。建成之后再來修改,代價就很大了。”
湯炳權很推崇東莞的“專家規劃與民眾規劃統籌”的做法,他認為,要做到科學決策,就必須民主決策,多聽老百姓的意見。“必要的挖路總會有的,但決策科學的話就可以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