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萬鐵路:長坡深隧道險,難過青藏
2010-8-18 13: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宜萬鐵路從開工到現在已逾6年,這條耗資高達227億元的鐵路究竟有哪些難點?施工人員又如何利用高科技予以公關?昨日上午,在宜萬鐵路云霧山隧道前,鐵道部宜萬鐵路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上官濤、中鐵四局宜萬鐵路指揮長李仲峰、副指揮長沈明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就工程難度、生態環保、科技手段等多個方面予以解密。
大坡度施工難過青藏鐵路“宜萬鐵路最大的特點就是大溶巖、暗河比較多,地質環境復雜。”談起宜萬鐵路,這位參與過京九線、西康線等鐵路建設的安徽漢子李仲峰告訴記者,宜萬鐵路從建設初期,就對地址環境有較充分的準備,并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進行提前探測預報,確保施工。
“和青藏鐵路相比,宜萬鐵路大坡度建設難度要困難得多。”李仲峰說,宜萬鐵路途經宜昌、恩施、萬州等地的崇山峻嶺,因為地理條件的限制,坡度施工較多,對他們是個極大的考驗。李說,從宜昌南到榔坪連續上坡下坡達到72公里,其大坡度施工難度要高于青藏鐵路。
面對鋪軌完成即將通車的宜萬鐵路,李仲峰萬分感慨。李說,他剛來的時候,這里一片荒涼,時間長了也有了感情,現在要走還有些舍不得。“從當初孫中山在《建國綱要》中提出建設川漢鐵路至今已經百余年,我們有幸參與這條鐵路的建設,十分有意義。”李仲峰說。
院士會診“萬米隧道”
上官濤,鐵道部宜萬鐵路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在他看來,長達10528米的齊岳山隧道是決定宜萬鐵路全線通車至關重要的一個制高點。
齊岳山隧道是宜萬鐵路開工最早的工程,從2004年3月開工到2009年12月,歷經近6年時間。齊岳山隧道又被稱作“川東萬里長城”。隧道穿越齊岳山背斜、箭竹溪向斜,以及規模較大的斷層15條。地標大小天坑、豎井、落水洞、踏穴星羅棋布,隧道周圍還有3條暗河系統,是宜萬鐵路地質條件最復雜、施工風險最高的隧道。堪稱這是我國鐵路建設史上迄今為止施工條件最為艱難的隧道,被列為世界性難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多次組團到現場“會診”施工技術方案。
上官濤說,齊岳山隧道開工以來,先后發現溶腔150個,先后突泥突水38次。為了排水,隧道內專門設置了4級泵站,水泵100多臺,排水管總長25公里,長年累月不斷抽排巖溶水。齊岳山隧道開工以來共抽水6300萬立方米,等于抽空了一座巨型水庫。
據統計,齊岳山隧道曾5次被突水淹沒,最嚴重的一次淹了1374米,整整抽了2個月水,然而抽到只剩下200米時又遭遇突水,前功盡棄。
2009年12月10日,宜萬鐵路最大的難關齊岳山隧道全線貫通。那一刻,在平時不輕易表露感情的上官濤也已熱淚盈眶。
高科技攻克高風險隧道齊岳山隧道只是宜萬鐵路施工艱難的一個縮影。
中鐵四局宜萬鐵路副指揮長沈明介紹說,為了解決地質環境復雜所帶來的隱患,安全施工,他們采取了多種高科技手段進行超前地質預測預報。
沈明說,宜萬鐵路建設,中鐵四局施工多個標段,其中最難的是長達6014米的八字嶺隧道,該隧道被列為宜萬鐵路1級風險隧道,穿越7條斷層帶和2條暗河,圍巖淺埋破碎,巖溶、斷層、瓦斯、煤層、高地應力等復雜地質特征凸顯,是該局20多年來首次遇到的地址條件最為復雜的隧道工程,也一直是鐵道部等高度關注的重點。
2005年7月的一天,他們提前通過探測,發現前方有突水的隱患,當即停止施工,疏散所有的施工人員,進行搶險排水,避免了一起大的突水事故。沈明說,正是有這些技術做支撐,他們中鐵四局在施工以及鋪軌的6年多時間里,沒有出現一例安全事故,“這些技術保證了施工,現在看起來效果非常好。”
堪比“世界橋隧博物館”
宜萬鐵路因隧道、橋梁設計造型各異,有多個世界第一,被稱為“橋隧博物館”。全線共有隧道159座(其中一級風險隧道8座,二級風險隧道26座),其中10公里以上隧道5座,總長338.7公里;全線有橋梁253座,總長69.64公里,其中特殊結構橋梁29座,涵洞600多座;正線橋隧占線路總長的74%。據中鐵四局宜萬指揮部黨委副書記邊亞洲介紹,宜萬鐵路的橋隧占比為世界之最。
據了解,宜萬鐵路是在地質條件極為復雜的艱險山區修建的高標準干線鐵路,也是目前國內已建和在建鐵路中最困難的山區鐵路。其顯著特點是:地質條件差、工程風險大、控制項目多、科技含量高。其巖溶發育和突水突泥的風險程度、規模以及工程處理的難度,為國內外罕見,特別是巖溶隧道所遇到的問題,被國內外專家和同行公認為世界級難題,視之為“筑路禁區”。
宜昌長江大橋全長2527米,主跨275米,為連續剛構柔性拱組合孔跨,跨度居世界同類橋梁之首。萬州長江大橋全長1106米,主跨360米,在目前世界重載鐵路同類橋梁中跨度最大。馬水河大橋全長281.66米,為跨度116米+116米的T構,跨度為世界之最。
穿越山區的環保生態鐵路工程施工,環境保護日益成為工程必須首先考慮的問題,宜萬鐵路也不例外。
前日下午至昨日上午,記者一行驅車從宜昌到恩施,一路上只見宜萬鐵路穿山越水,兩旁因為施工所產生的“視覺白帶”,目前已經開始種樹種草,恢復植被,鐵路工人一下子成了“綠化者”。
“宜萬鐵路在水土保持、保護生態方面做的非常好。”中鐵四局宜萬鐵路副指揮長沈明告訴記者,山區修建鐵路特別注意保持生態效果,保持原始生態,“我們希望盡量少破壞地形地貌,路建好了,植被沒有遭到破壞”。
沈明告訴記者,宜萬鐵路在建設設計之初,就對生態保護問題有充分的研究和預算。在中鐵四局的施工范圍內,工人們已經種上了草、灌木還有一些藤本植物,環保投資高達千萬元。記者在現場看到,每個隧道前以及施工后存在“留白”的地方。施工方不僅準備了被動網,還修建了排水溝,特別留出了綠化帶。
“這是一條環保生態鐵路”,作為建設者,沈明十分自豪。
宜萬鐵路上部分特大橋及隧道宜萬鐵路火光村特大橋——位于宜昌市伍家崗區城東大道火光村,全長736.99米。鐵路沿線共設24個車站,運營時開通的19個中有8個建在橋上或隧道里,堪稱世界之最。
宜萬鐵路野三關隧道——野三關隧道位于恩施州巴東縣野三關鎮碗口河和支井河之間,全長13833米,最大埋深684米。
宜萬鐵路堡鎮隧道——位于宜昌市長陽縣堡鎮,全長11595米,最大埋深630米。
宜萬鐵路齊岳山隧道——位于恩施州利川市境內,全長10528米,最大埋深670米。
宜萬鐵路大支坪隧道——位于恩施州巴東縣境內,全長8770米。
宜萬鐵路馬鹿箐隧道——位于恩施州利川市境內,屬清江源頭地帶,全長7879米。
宜萬鐵路金子山Ⅰ線隧道——位于利川團堡鎮與元堡鄉之間,全長6835米。
宜萬鐵路金子山Ⅱ線隧道——位于利川團堡鎮與元堡鄉之間,全長7643米。
宜萬鐵路長嶺隧道——位于重慶市萬州區長嶺鎮境內全長,6514米。
宜萬鐵路八字嶺隧道——位于宜昌市長陽縣及恩施州巴東縣境內,全長5867米。
宜萬鐵路魯竹壩2號隧道——位于恩施州恩施市境內,全長5140米。
宜萬鐵路高陽寨隧道——位于巴東縣野三關鎮境內,全長4731米。
宜萬鐵路別巖槽隧道——位于重慶市萬州區,全長372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