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轉角:三大危險品事故警鐘長鳴
2010-8-13 22:4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因化工危險品而起的海洋、陸地災難事故在上世紀末接連不斷地于世界各地上演。被傷害者的逝去、事故現場的悲涼、對環境的巨大殺傷力,都觸發了人類的深刻反思,完整的化學品應急、保護體系也被逐漸建立起來。 帕玻爾·阿爾法平臺事故推動HSE管理體系完善
1988年7月6日在英國北海大陸架地區帕玻爾·阿爾法(Piper Alpha)鉆井平臺事故至今讓人印象深刻,也是因為這次事故,推動了全球健康、安全及環境管理體系(下稱“HSE”)、海上安全法規的完善。
1976年投產的帕玻爾·阿爾法平臺設在英國一個油田附近,屬于西方石油公司管理。
24口井在此生產原油(76.19,0.45,0.59%)及天然氣,平臺還設有三條獨立管線,一條與北海的弗洛塔連接著,另外兩條天然氣輸送管線則與用戶相連。
一切曾經風平浪靜。但1988年7月6日,工人在啟泵時,管道系統突然承受了過高的壓力,發生了大規模天然氣冷凝物泄漏,隨后由于工人吸煙引起燃燒并引發爆炸,又使得原油起火、一條天然氣輸送管線爆裂,火球瞬間在北海上空出現,整個作業平臺遭受重創。
22分鐘之內,平臺上工作的220多位工程師,有165人死亡。
事發后,英國政府馬上派遣相關專業團隊進行事故調查。在經過兩年時間的縝密調查后,英國方面發現,原來是壓縮機房內的凝析油注入泵上的安全閥被拆下檢修,用并不標準的法蘭臨時替代了。工人一時疏忽還忘了擰緊法蘭,結果在啟泵時,凝析油沖破了法蘭,釀成悲劇。
這起事故是世界海洋石油工業歷史上傷亡人數最多的慘案。由英國能源大臣等人士組成的調查組對于整個責任進行了分解,提出了100多條建議,安全及健康執行條例57條,管理責任、行業改進意見等40多條被整個工業界所認同和接受,為HSE管理體系的建立作了重大貢獻,新的海上安全法規制定也與這起事故有直接關系。
26年前印度大災難賠償才落定 但仍難平民憤
比“帕玻爾·阿爾法平臺”事故更早的另一起毒氣泄漏事故,也是一段沉重的歷史。
1984年12月,印度博帕爾地區的空氣中,突然彌漫起一種毒氣。正在睡夢中的人們咳嗽了起來,呼吸也變得極為困難,有居民的眼睛也被灼傷。許多人趕緊從自己的房間里快速跑向醫院及遠處。
誰也沒能猜到,泄漏事故的起因也是一個工人的小小失誤。當時工人不小心讓水灌入到了一種氰化物的儲藏罐內,該罐瞬間壓力過大,總計40噸異氰酸甲酯泄漏,給當地造成巨大環境災難。中毒事件導致當地數萬人相繼死亡、25萬人受傷。事后,街道上,各類動物尸橫遍野,一個壓著一個的居民尸體被裝在卡車上運往墳場。
印度民眾驚訝于企業、政府相關部門極差的應急能力。
災難發生后, 聯合碳化物工廠的員工們都接到了緊急指示,用沾水的濕布來保持眼睛的濕潤,并且獲得了準確的逃生路線,向工廠的反方向奔去。
但是,當地市民卻完全處于混亂中,事發公司以及政府都沒有能夠給出準確的逃生指示。
該事故的賠償也一拖再拖。企業在當時只支付了4.7億美元的賠償,而且其首席執行官也未能入獄,返回了美國。
今年6月,此事件算是有了一個結果,7個相關職員以瀆職罪而入獄兩年,罰款額也不過是2000美元。
泄漏事故之后還有其他難以解決的問題。
工廠的相關廢棄物一直公開放在工廠空地上,盡管2008年政府將少量有毒物焚燒,還是引來了當地人的強烈不滿。人們擔心處理過程不夠清潔環保,再度威脅到自己的生存環境。
有消息稱,印度政府有可能會將聯合碳化物公司前任董事長沃倫再次引渡回印度受審。
“瓦爾迪茲”漏油事故促使單殼船淘汰令出爐
在BP公司于墨西哥灣海域發生鉆井平臺爆炸案之后,很多美國石化界人士也很快回憶起21年前的另一場漏油事故。
1989年3月24日,?松凸镜摹鞍?松ね郀柕掀潯碧栍洼喭蝗辉诎⒗辜痈浇采狭艘惶幗甘Y果20多萬桶的原油全部泄漏到了海峽中,這也是截至當時美國最嚴重的石油污染事件。
在漏油的過程中,其實?松敬瑔T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減少漏油量的,此前,?松瓎T工也有過類似的危機模擬演練。但現場狀況使得船上的人驚恐不已,大家手足無措,演練內容也被遺忘。
很快,海鳥由于缺氧而死去,一些海鷗也因為沾上了油污難以飛行。為了焚化遇難的海洋動物尸體,相關部門竟花費了半年時間。
數萬人和千余艘漁船投入到了后續的處理工作中。但盡管人們使用了很多方法來清理油污,如燃燒、化學分解等等來減少油品對海洋的影響,化學分解仍對海底生物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化學分解劑的作用是將大塊油污變為小油粒,然后沉入海底。但生物在海洋環境中吃到這樣的油粒后,也會不斷地累積毒素,最終走向死亡。
事故發生后的第四年,當地特產—鯡魚品種被徹底滅絕,小型虎鯨也瀕臨滅絕。
為此,國際海事組織于1990年在倫敦召開了防止石油對海洋污染與國際合作會議,并確定了相應防污條例。而且,美國也制定了石油污染法。此法案中指出,大型油船要用雙殼體來代替單殼體,以更好地保護油船及船上人員。另外,海岸警衛隊對油輪、油輪所有者和操作者的管理也必須加強。如今這兩項內容都被全球海洋界所認同。而且,單殼變雙殼的“換殼行動”也使得各石油運輸企業對世界油輪的需求一度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