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運輸方式齊頭并進 重慶或將改變歐亞大陸貨物運輸的格局
2010-7-9 19: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前不久,日本五十鈴公司決定,在重慶設立全球采購中心,其采購的零部件將配送至其遍布全球的五十鈴工廠。
市經信委官員認為,該中心的落戶,不僅意味著重慶市汽摩產業配套能力的成熟,更表明重慶物流條件足以支撐起跨國公司全球發展布局的需求。
五十鈴設全球采購中心玄機
“這是一個應該開香檳慶祝的夜晚。”得知五十鈴公司準備在重慶設立全球采購中心后,市長黃奇帆說。
事情源于今年4月,黃奇帆帶隊出訪日、韓兩國考察經貿合作。
一個月后,五十鈴公司社長細井行帶領一眾高管受邀來到重慶。
五十鈴公司是國際著名的輕、重型商務車及柴油發動機制造商,其分支機構遍布全球,多年前已與重慶方面合資組建了重慶慶鈴汽車。
“當時在日本與細井行先生商量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將重慶慶鈴汽車的年產能擴至12萬輛,另一件是在重慶設立全球采購中心。”黃奇帆問:“不知細井行先生對這兩件事考慮得怎么樣?”
曾4次與黃奇帆市長會面的老朋友———細井行聽完后,先是一陣開懷大笑,然后表示:接受黃市長將重慶慶鈴產能擴大的建議,并認為“在重慶設立全球采購中心是非常必要的”,五十鈴將盡快推進相關工作。
細井行表示,五十鈴在重慶設立采購中心,是出于自身發展需求。中國有巨大的市場,材料成本比較低,建立采購中心將加強五十鈴的競爭力。同時,重慶便捷的物流條件,將為這一采購中心提供有力支撐,因此,將采購中心建在重慶完全有必要。
據悉,五十鈴公司在重慶的采購中心,其采購的零部件和發動機,將用于日本本土工廠及其歐美工廠。
“五十鈴全球采購中心的落戶,至少說明兩方面的問題。”市經信委吳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一方面,重慶汽摩產業配套能力已經比較成熟,另一方面,重慶的物流條件,可以支撐起跨國公司在全球布局中的需求。
目前,重慶正處于招商引資“井噴式”發展時期,特別是在利用外資方面,2008年、2009年連續兩年增速全國第一。2009年重慶市以40億美元的利用外資總量,名列中西部省份第一。今年重慶市利用外資將再增長50%,達到60億美元。重慶市從2008年起著力打造的“內陸開放高地”,正逐步顯現出巨大成效。
重慶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教授蒲勇健說:“外資投資者不會為響應某一地政府的口號而應聲落戶,他們最為看重的還是投資是否真正有效,能否真正為其帶來直接利潤,或者符合其長遠布局的需要。”
從內陸轉身開放前沿
沿海、沿邊,30余年來曾被看作對外開放的先決條件。基于人們的這一普遍認識,我國東部沿海等地成為30多年改革開放的“急先鋒”,并取得了長足發展。
然而,在改革開放30年之后,內陸城市重慶提出了擴大開放的口號,并在努力走向開放前沿。
就惠普、思科的落戶,市長黃奇帆在多個場合表示,這不是沿海產業的轉移,而是跨國公司業務的增量,布局在了重慶。
蒲勇健認為,重慶作為一個曾經的開放二線城市,目前已經進入跨國公司全球布局的視野,與沿海城市一起,在中國開放的最前沿。五十鈴的落戶同樣證明了這一判斷。
而中國的開放格局,也呈現出從沿海向內陸挺進的勢頭。談內陸開放已經不僅是內陸城市的一句口號,而是國外資本實實在在的進入、落地。
水、陸、空并進 改變歐亞物流格局
正如蒲勇健所言,國外資本不會單為政府口號提供注腳而來,那么重慶憑什么能夠吸引如此多的外資落地,并能推動五十鈴在重慶設立全球采購中心呢?
“要想富,先修路。”上世紀人們最耳熟能詳的一句話,至今依然不無道理。事實上,物流就是財富流,開辟物流通道是開放的先決條件。
然而,相比于沿海,地處內陸的重慶貨物出海,畢竟有著幾千公里的運輸距離,西部環境再優,油、電、煤、運成本再低,也不能抵消內陸到沿海的物流成本。
因此,在對外開放上,重慶一方面通過模式創新,用“一頭在外,一頭在內”垂直整合的加工貿易模式,使零部件抵消內陸到沿海的物流成本。
另一方面,貨物出海通道的開通,同樣是重慶對外開放的關鍵。自2008年以來,重慶市啟動了機場擴建工程,未來重慶機場將成為全國第四、全球前十的大機場。寸灘港開建之后,還成功地爭取到內陸唯一的保稅港區。重慶市還是鐵道部、民航總局、交通部等中央部委明確的國家級交通樞紐。
有了這些硬件設施,今年5月19日,重慶海關與深圳海關現場簽署協議,裝載富士康代工制造的惠普電子產品集裝箱專列從西永團結村集裝箱站啟運開往深圳鹽田港,并將由海船轉運歐洲,重慶鐵海聯運國際貿易大通道由此開啟。關鍵是,貨物由此貿易通道出海到歐洲,比“長三角—歐洲”海運時間還要短近2天,效率更高,價格持平甚至更低。
不僅如此,重慶市還將在年內開通直通歐洲的列車,開辟“歐亞大陸橋”,貨物從重慶到歐洲只要11天時間,比沿海地區以及臺灣高雄、日本大阪等地貨物運輸到歐洲的時間還要短,并將推動中國海關與俄羅斯等國海關簽訂相關約定,中途不用在每個國家都開箱驗貨,這將大大節約運輸成本和時間。
市長黃奇帆在今年重慶市的開放論壇上演講時曾表示,歐亞大陸貨物運輸的格局很可能因此而改變。
對于五十鈴而言,歐洲的五十鈴工廠需要重慶的發動機,只需要11天就可到貨。對日本等地的工廠而言,貨物用鐵路運輸,從重慶至上海、寧波,再轉海港出海,鐵海聯運的模式,也將使物流更快捷,成本更節約。
而重慶保稅港區,只要進關就可退稅,這樣一來,五十鈴在重慶設立采購中心,可以比沿海地區提前享受退稅政策。
不僅如此,吳冰介紹,重慶市還將打通由重慶到昆明,經過印度直達印度洋的貨運通道,與長江黃金水道、歐亞大陸橋一起,構成重慶市“一江兩翼三洋”的出海通道格局。這將徹底拉近重慶與歐洲和東南亞的距離,為重慶市未來與歐洲、東南亞逐步加強的經濟合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