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G20峰會落幕 貿易保護難題待解

2010-7-5 12:5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6月27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四次峰會在加拿大全國工業和商業中心多倫多落下帷幕,會議通過了《二十國集團多倫多峰會宣言》,宣言基調與本次峰會定的主題如出一轍,更多地強調經濟復蘇與新開端。   分析人士表示,歐債危機的爆發和世界經濟可能再次探底的風險,讓各國最終在促進經濟增長和確保世界經濟持續復蘇的方向性問題上達成了共識。
  同時,本次峰會再次在反對貿易保護方面達成共識,但多位分析人士在接受《中國聯合商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解決貿易保護問題還存在諸多難題。
  達成共識
  起始于2008年下半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盡管已漸行漸遠,但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仍讓人記憶猶新。再加上前段時間歐債危機的爆發,再度讓人緊張。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二十國集團已先后召開了三次峰會,在推動國際社會共同應對金融危機挑戰、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穩定全球金融市場、改革國際金融體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由于第四次峰會是在全球經濟逐漸回歸向好的層面上召開,因而本次峰會關注更多的顯然落在了經濟復蘇與可持續增長這一話題,這也成為了本次峰會的基調,經過為期兩天的磋商,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事實上,峰會召開前,國內經濟界人士就曾對此進行過預測。
  6月25日,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石建勛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以《對G20峰會的期待》為題撰文指出,首先要全面落實“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框架”,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進一步鞏固應對危機已取得的成果,確保世界經濟可持續復蘇。
  在他看來,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形勢總體好于預期,但與此同時,歐洲債務危機給世界經濟和金融形勢帶來新的挑戰,世界經濟局部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面對新的世界經濟和金融形勢,二十國集團需要繼續承諾加強國際協調與合作,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在致力于經濟增長的同時,防范和應對通脹和財政風險,力求在財政平衡與鞏固經濟復蘇之間謹慎地、耐心地尋找最佳平衡點。
  正是基于世界經濟“脆弱復蘇”這一定調,G20在處理推進經濟增長和減少政府債務的關系問題上取得了共識。
  與會各方領導人認為,盡管經濟發展狀況不同,但追求平衡穩定的經濟增長是各國的一致目標。為此,各國將根據本國情況,采取措施維護金融穩定,以實現保持世界經濟復蘇的目標。
  在繼續執行現有經濟刺激計劃的前提下,G20成員決定采取措施有效削減財政赤字。
  貿易保護難題
  一方面,為了應對經濟危機與復蘇,合作共贏越來越受重視;但另一方面,為了從眼前維護本國利益,貿易保護被多次使用,這些顯然嚴重影響了世界經濟復蘇。
  世界貿易組織統計顯示,2009年全球發起的反傾銷調查達230起~250起,同比增長11%~20%;發起反補貼調查41起,同比增長高達193%。
  中國已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國。英國全球貿易預警處發布的數據顯示,自2008年11月二十國集團峰會召開至今年1月,共有61個貿易伙伴對中國實施了160項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另有111項貿易保護措施正計劃或準備對中國實施,三項指標均為世界首位。
  在今年四月份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指出,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否則未來的經濟復蘇和增長無從談起。
  石建勛認為,盡管過去三次峰會就反對保護主義、避免政策內顧達成了共識,但隨著危機不斷蔓延和深化,貿易保護主義和其他形式的保護主義明顯抬頭。
  6月29日,國際商會(ICC)首次出爐了一份量化研究報告,就G20各成員國的貿易保護措施作了分析,指出在當前經濟衰退的背景下,G20各國為保障本土就業,所推行的貿易保護措施會威脅全球經濟復蘇。
  報告顯示,過去2年中,所有的G20國家無一例外地推行了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截至2009年9月,G20各國共推行了172項相關措施,另有大量措施處于“即將實施中”。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背景下,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往往事與愿違,招致他國報復,由此喪失的工作機會,會遠超所能挽回的就業崗位數目,這為全球經濟復蘇蒙上一層陰霾。
  統計數據表明,此輪經濟危機期間,美國政府透過“購買美國貨”法令(“BuyAmerican”),旨在挽回4.3萬個職位,鑒于其他國家推出同類措施或做出報復,致使美國可能損失的職位超過20萬個。
  讓人欣慰的是,此次峰會再次在反對貿易保護、推進商業和投資方面達成共識。
  宣言指出,各國將抵制在商品和服務領域提高或增加投資貿易壁壘,反對增加出口限制,反對實施與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相悖的政策來刺激出口。開放的市場對保證增長和提高就業水平,實現在G20框架下“強勁,可持續和平衡”的發展至關重要。
  宣言指出,在金融危機發生之際,G20作出開放市場、為貿易和投資提供更多機遇的選擇是正確的。宣言重申了恢復多哈回合談判的緊迫性,指出,應該在目前已取得進展的基礎上,通過各種協商談判方式來全力推動談判的繼續進行。
  金融改革顯得迫切
  石建勛認為,二十國集團已就限制銀行高風險業務的必要性達成共識,峰會應推動各方對此采取更加積極的一致行動。
  英國《金融時報》的文章提出,邁向更嚴格金融監管的新努力,是這次G8和G20峰會的主要成就。
  G20成員國在多倫多峰會上承諾,銀行必須持有充足的資本緩沖,以使它們在2008年壓垮全球領先銀行的嚴重危機重演時承受住未來的虧損。
  宣言聲明:當相關改革全面實施到位后,資本的金額將顯著提高,資本的質量將得到顯著改進。
  但對于什么才算是資本緩沖,各方仍有相當大的分歧。為了解決分歧,向嚴格標準努力,G20放寬了在2012年底前達到新資本標準的原定目標。
  現在,上述日期已被降格為“努力目標”。據悉,上述折衷方案是各國領導人為了在更嚴格的資本標準與快速實施之間找到平衡。
  同時,G20公報補充稱,全球新規則的逐步實施“將反映不同的起點與國情,圍繞新標準的初期差異,將隨著時間的流逝、各國的逐漸趨同而收窄。”
  美國官員發出與國際共識相同的語調,暗示美國的大型銀行,如花旗集團和摩根大通,可能面臨比它們所預期的更為徹底的改革。
  不過,G20國家在銀行稅問題上仍存分歧。
  《華盛頓郵報》6月27日的報道說,銀行稅曾被認為會成為此次峰會的一個重要議題,但與會各國討論的結果只是承諾,金融業應該對解決金融危機的成本作出“公平的”的貢獻,但金融業的貢獻金應該如何、以及何時收取,則由各個國家自行決定。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