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航運“血脈不通”,地方官員疾呼國家協調
2010-7-5 12: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上游不通,中游不暢,下游檔次不高。”在近日召開的珠江發展論壇市長峰會上,交通運輸部珠江航務管理局局長梁建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由于種種原因導致珠江內河航運“血脈不通”,不僅增加了貨物的運輸成本,更是拖緩了相關欠發達地區的發展速度。 為了盡早理通珠江大動脈,目前已經有沿岸多個城市的市長或副市長呼吁國家相關部門給予重視并出面協調。
“不通不暢”阻隔內河航運
數據顯示,珠江的水運量約占流域綜合運輸總貨運量的12%,珠三角進口糧食的66%、進口油氣的50%、調進煤炭的33%均通過內河運輸,同時,云南的磷、貴州的煤、廣西的鋁等可順江直下到達廣東地區。
正是因為珠江內河航運的重要性,沿江城市非常重視,比如廣東重點加快建設西江航運干線、珠三角高等級航道網;廣西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構筑區域經濟走廊;云南加緊建設右江富寧港,爭取盡快由珠江通江達海;貴州實施“南下珠江”,加速建設紅水河等高級航道,與珠三角對接。
但由于種種原因,珠江內河航運近些年卻出現了并不通暢的尷尬局面,尤其是西江。
西江港口聯盟發布的《西江港口聯盟工作報告》顯示,“不通”的問題主要是珠江上游的紅水河龍灘水利樞紐和右江百色水利樞紐的通航設施建設仍未完成,阻斷了云南、貴州的水運出海通道,
“不暢”的問題主要是珠江航道綜合通過能力不能滿足經濟快速發展需求。特別是廣西梧州長洲水利樞紐船閘從2007年建成以來,經常發生較長時間的堵船事件。
水運協調須打破多頭尷尬
“上游不通,中游不暢”已經阻礙了一些沿江地區脫貧致富的經濟發展。
貴州、云南等地政府及企業紛紛呼吁,在樞紐建設的同時,加大配套設施跟進。
云南省文山州州長黃文武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富寧港早在2008年就已經開建一期工程,預計今年底就可以建成,但如果百色水利樞紐工程過船設施及下游航道建設不能保障建設,建二期工程就沒有意義了。
“文山州是云南出海的重要門戶,云南豐富的資源也希望通過珠江運出,這將極大地降低運輸成本,但打通這個通道又涉及多省份、多部門,難協調,希望國家能夠高度重視,并將珠江航運列入‘十二五’規劃。”黃文武說。
貴州黔西南州州長陳鳴明也對記者表示,黔西南州預計到2020年外運的物資有2800萬噸,通過鐵路和公路,算下來有1600萬噸,剩下的1200噸物資就需要珠江內河航運。
“我計算過,我們通過公路、鐵路、水運運往廣州的物資成本比是6比4比1,如果內陸水運出海通道打通,相當于10條高速公路或再建一條南昆鐵路。”陳鳴明說。
針對“不通不暢”的現象,梁建偉說,水資源多頭管理,包括防洪、供水、水運、灌溉、環保、發電、養殖、旅游等不同部門,水運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珠江中上游樞紐建設重發電、輕通航,上游建設的水電樞紐大多未同步建設過船設施,協調難度大。”梁建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