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政策東風 推動物流崛起
2010-7-26 12: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組組讓人耳目一新的數據,一項項乘勢崛起的重大工程,一幅幅美好的未來發展藍圖,無不昭示著通遼物流產業的飛速發展與強勢崛起。通遼,沐浴國家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惠政,憑借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家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契機,構建立足東北、承東接西、輻射全國的大物流格局,為通遼又好又快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也為通遼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緊抓契機乘勢發展
2008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家把物流業列為十大振興產業之一。國務院出臺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在國務院批準的《東北地區振興規劃》中,通遼、哈爾濱、長春、沈陽并列為東北地區物流中心城市。今年年初,通遼又被國家商務部確定為全國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范城市。
為巧借東風、搶抓機遇,確保通遼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本著“產業多元、產業延伸、產業升級”的發展思路,通遼市委、市政府加大推進力度,加快全市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今年3月,通遼市人民政府下發了《通遼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結合該市實際,全面推進通遼市第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打造蒙東乃至東北地區交通物流中心”的發展戰略,啟動建設了一批以物流園區為重點的物流項目,物流企業多元化服務的格局已經顯現。“十一五”期間,通遼市商貿物流業獲得較快發展。據統計,2009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4.4億元,比2005年的91.1億元增長1.2倍,年均增長22.4%;2009年全市貨運量(全口徑)達到1.7億噸,比2005年的0.6億噸增長1.8倍,年均增長29.7%。2009年物流業增加值達到85億元。
精心繪制美好藍圖
繼《通遼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下發之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通遼市商務局為主要牽頭單位,全面籌劃了《通遼市商貿物流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圍繞構建“蒙東乃至東北地區商貿物流中心”戰略目標,以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為切入點,以先進信息技術為支撐,以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為主線,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主體多元、業態多樣、布局合理、運作有序的大市場、大物流、大商貿流通體系,實現全市商貿物流業又好又快發展。主要發展目標為:
加快建立順暢高效、便捷安全的農村牧區生活消費品和農產品流通體系,重點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農超對接工程”、“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工程”四大工程,進一步拉動農村牧區消費增長。
加快構建以科爾沁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主城區為核心,以霍林郭勒市、甘旗卡鎮、開魯鎮等11個城關鎮為節點,鐵路、公路相連接,覆蓋城鄉的物流發展框架。
整合資源重點規劃通遼市通過整合物流資源,重點規劃打造“兩大通道”,建設“四大園區”,實施“八大工程”。
打造“兩大通道”。即以霍林郭勒煤炭物流園區為基礎建設蒙東煤炭交易中心,擴建開發區煤炭物流中心和扎哈淖爾煤炭物流園區,構成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的蒙東地區煤炭能源產區連接東北、華北的煤炭物流大通道;將通遼內陸港、通遼鐵路集裝箱中轉站和通遼航空物流園同大連港、營口港、錦州港和滿洲里、二連浩特口岸相連,打造連接俄羅斯、蒙古國,構建公路、鐵路、港口及航空聯運通關達海的綜合物流大通道。
建設“四大園區”。即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物流園區、通遼金港物流園區、霍林郭勒市煤炭物流園區和科爾沁綜合物流園區。
重點實施“八大工程”。即多式聯運和轉運工程、大宗物流工程、農村牧區物流配送工程、制造加工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工程、物流基礎設施工程、公共服務信息化和標準化工程、應急物流工程、現代物流企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