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鐵路資訊

自貿區時代 呼喚鐵路先行

2010-7-26 12:3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和先導性產業,在推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廣西將如何構建發達完善的鐵路網絡,以進一步促進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推動廣西民族地區的發展、繁榮與穩定?記者日前就此問題專訪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楊道喜。
  廣西鐵路建設正迎來空前機遇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廣西鐵路建設正迎來空前的機遇。”楊道喜與記者一見面就鮮明地亮出了這一觀點。
  楊道喜說,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建設西南出海大通道,創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近幾年由中央與地方實施的一系列重大舉措,都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也給廣西鐵路建設帶來了空前機遇。
  在楊道喜看來,加快廣西鐵路通道建設,首先是促進“兩區一帶”發展的需要。楊道喜說,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廣西區域發展戰略將按照北部灣經濟區、西江經濟帶、資源富集區三大板塊來布局。以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為龍頭,培育我國沿海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以西江億噸級“黃金水道”和西江上游經濟帶開發建設為引擎,形成西江經濟帶產業集聚優勢;以增強資源富集區自我發展能力為重點,打造以鋁為重點的新型有色和電力工業基地,實現廣西整體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實施這一區域協調發展新戰略,當務之急是要優先發展鐵路交通,為三大經濟板塊調整產業結構、完善產業布局、承接產業轉移提供充足的運力支持。
  其次,構建中國—東盟合作平臺需要堅實的鐵路交通基礎。楊道喜說,廣西構筑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必須以綜合交通網絡為依托,奮力打造連接貫通中國與東盟的區域性國際鐵路交通樞紐和運輸通道,為雙方開展經貿合作創造便利條件,助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廣西集聚和交換,使廣西成為中國—東盟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特色農業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再之,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民族地區,也需要加快鐵路交通設施建設。據楊道喜介紹,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少數民族群眾大多聚居在山區和邊遠地區。由于交通阻塞,阻礙了農村經濟發展,影響了少數民族群眾的生產生活。因此,必須擴大城鄉鐵路運輸網絡覆蓋面,推動特色民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充分交融,促進地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發展方式轉變,進一步提高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水平,以實現生產生活方式的現代化。
  鐵路運力跟不上運輸需求
  當前,雖然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但楊道喜認為,鐵路交通仍不適應對外開放和區域合作新形勢,不適應中國—東盟合作和地方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
  楊道喜說,由于歷史等各種因素影響,廣西鐵路建設相對滯后,與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旺盛運輸需求形成巨大反差。他舉例說,2009年,南寧鐵路局完成貨物發送量9825.2萬噸,同比增長6.2%,但由于廣西經濟發展迅速,鐵路運力跟不上運輸需求,對全區的請求車滿足率僅為58%。去年7月以來,廣西北部灣各港口到港貨物激增,盡管鐵路部門采取非常措施全力加強疏港運輸,但各港口請求車滿足率也只有50%左右。到去年10月底,港口堆壓貨物達900多萬噸,上百艘貨船停靠港外等待鐵路疏運。鐵路運輸能力不足,已成為制約廣西發展的重要因素。
  為此,楊道喜呼吁,有關各地要把交通建設特別要把鐵路建設擺在優先位置。應充分發揮鐵路運輸能力大、占地面積少、單位能耗低、環境污染小、安全保障好的比較優勢,大力加快鐵路建設步伐。這不僅有利于構建發達完善的綜合交通體系,而且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中國—東盟合作和壯鄉發展提供可靠的運力支撐。
  楊道喜說,為了加快鐵路建設步伐,廣西與鐵道部簽訂了進一步加快推進廣西現代化鐵路建設的會議紀要,確定了廣西現代化鐵路建設的宏偉藍圖。通過部區合作,廣西現代化鐵路建設已全面鋪開,進入了歷史上最好最快的發展時期。
  由“邊陲末梢”變為“國際樞紐”
  談到未來的廣西鐵路建設藍圖,楊道喜說,根據新調整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和《鐵路“十一五”規劃》,未來5年,廣西鐵路里程將從建設前的2700公里增加到6000公里以上。
  廣西鐵路將形成“人暢其行、物暢其流”的大通道,鐵路運輸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制約將基本消除。
  楊道喜說,今后5年,廣西將基本形成現代化的鐵路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首先,將形成以南寧為樞紐的客運大通道,滿足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通過建設貴廣、柳南、金南等高速度、大密度的客運專線或城際鐵路,將形成以南寧為中心到廣西沿海各市的“1小時交通圈”,到廣西區內其他各市的“2小時交通圈”和到周邊省會城市的“3小時交通圈”,大大縮短人們的出行時間,拉近城市間的時空距離,形成強大的“同城化”效應,催生城市之間互動兼容的生活方式、就業形式和商務模式,使各民族群眾的聯系交往更加便利。
  其次,將形成連接發達地區的貨運大通道,支持廣西承接產業轉移。通過新建南廣、洛湛、柳肇、合湛鐵路,改造湘桂、焦柳鐵路,把廣西與我國中東部地區緊密聯系起來,形成連通經濟發達地區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的大能力鐵路貨運通道,特別是通過新建合浦至湛江鐵路,將形成一條連接北部灣、珠三角、長三角的沿海鐵路大通道,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第三,將形成西南出海大通道,助推廣西打造我國沿海經濟新的增長極。隨著蘭新、青藏、蘭渝、黔渝等西部干線鐵路建成,廣西通過建設黃百、云桂、金南、黔桂鐵路,將打通西部出海口,形成西部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為西部大開發提供有力的運輸支撐。同時,通過新建、改造玉林至鐵山港鐵路以及沿海鐵路,使廣西沿海鐵路年運輸能力從2500萬噸提升到2.15億噸以上,促進廣西沿海經濟快速發展。
  第四,將形成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發揮廣西在中國—東盟合作中的“橋頭堡”作用。楊道喜說,2009年6月,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批準《泛亞鐵路網政府間協定》正式生效,泛亞鐵路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廣西具有把我國發達鐵路網與泛亞鐵路連通的地域優勢,通過憑祥、東興、龍邦口岸和云桂(南昆)鐵路“三口一線”,廣西將由“邊陲末梢”變為“國際樞紐”。同時,利用我國先進成熟的鐵路建設和裝備制造技術,建設廣西連接泛亞鐵路的示范路段,有利于推動泛亞鐵路形成統一標準,加快建設步伐,促進互聯互通,鞏固和發展我國與東盟國家的睦鄰友好合作關系。
  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和先導性產業,在推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廣西將如何構建發達完善的鐵路網絡,以進一步促進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推動廣西民族地區的發展、繁榮與穩定?記者日前就此問題專訪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楊道喜。
  廣西鐵路建設正迎來空前機遇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廣西鐵路建設正迎來空前的機遇。”楊道喜與記者一見面就鮮明地亮出了這一觀點。
  楊道喜說,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建設西南出海大通道,創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近幾年由中央與地方實施的一系列重大舉措,都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也給廣西鐵路建設帶來了空前機遇。
  在楊道喜看來,加快廣西鐵路通道建設,首先是促進“兩區一帶”發展的需要。楊道喜說,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廣西區域發展戰略將按照北部灣經濟區、西江經濟帶、資源富集區三大板塊來布局。以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為龍頭,培育我國沿海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以西江億噸級“黃金水道”和西江上游經濟帶開發建設為引擎,形成西江經濟帶產業集聚優勢;以增強資源富集區自我發展能力為重點,打造以鋁為重點的新型有色和電力工業基地,實現廣西整體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實施這一區域協調發展新戰略,當務之急是要優先發展鐵路交通,為三大經濟板塊調整產業結構、完善產業布局、承接產業轉移提供充足的運力支持。
  其次,構建中國—東盟合作平臺需要堅實的鐵路交通基礎。楊道喜說,廣西構筑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必須以綜合交通網絡為依托,奮力打造連接貫通中國與東盟的區域性國際鐵路交通樞紐和運輸通道,為雙方開展經貿合作創造便利條件,助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廣西集聚和交換,使廣西成為中國—東盟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特色農業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再之,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民族地區,也需要加快鐵路交通設施建設。據楊道喜介紹,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少數民族群眾大多聚居在山區和邊遠地區。由于交通阻塞,阻礙了農村經濟發展,影響了少數民族群眾的生產生活。因此,必須擴大城鄉鐵路運輸網絡覆蓋面,推動特色民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充分交融,促進地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發展方式轉變,進一步提高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水平,以實現生產生活方式的現代化。
  鐵路運力跟不上運輸需求
  當前,雖然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但楊道喜認為,鐵路交通仍不適應對外開放和區域合作新形勢,不適應中國—東盟合作和地方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
  楊道喜說,由于歷史等各種因素影響,廣西鐵路建設相對滯后,與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旺盛運輸需求形成巨大反差。他舉例說,2009年,南寧鐵路局完成貨物發送量9825.2萬噸,同比增長6.2%,但由于廣西經濟發展迅速,鐵路運力跟不上運輸需求,對全區的請求車滿足率僅為58%。去年7月以來,廣西北部灣各港口到港貨物激增,盡管鐵路部門采取非常措施全力加強疏港運輸,但各港口請求車滿足率也只有50%左右。到去年10月底,港口堆壓貨物達900多萬噸,上百艘貨船停靠港外等待鐵路疏運。鐵路運輸能力不足,已成為制約廣西發展的重要因素。
  為此,楊道喜呼吁,有關各地要把交通建設特別要把鐵路建設擺在優先位置。應充分發揮鐵路運輸能力大、占地面積少、單位能耗低、環境污染小、安全保障好的比較優勢,大力加快鐵路建設步伐。這不僅有利于構建發達完善的綜合交通體系,而且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中國—東盟合作和壯鄉發展提供可靠的運力支撐。
  楊道喜說,為了加快鐵路建設步伐,廣西與鐵道部簽訂了進一步加快推進廣西現代化鐵路建設的會議紀要,確定了廣西現代化鐵路建設的宏偉藍圖。通過部區合作,廣西現代化鐵路建設已全面鋪開,進入了歷史上最好最快的發展時期。
  由“邊陲末梢”變為“國際樞紐”
  談到未來的廣西鐵路建設藍圖,楊道喜說,根據新調整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和《鐵路“十一五”規劃》,未來5年,廣西鐵路里程將從建設前的2700公里增加到6000公里以上。
  廣西鐵路將形成“人暢其行、物暢其流”的大通道,鐵路運輸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制約將基本消除。
  楊道喜說,今后5年,廣西將基本形成現代化的鐵路綜合交通運輸網絡。
  首先,將形成以南寧為樞紐的客運大通道,滿足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通過建設貴廣、柳南、金南等高速度、大密度的客運專線或城際鐵路,將形成以南寧為中心到廣西沿海各市的“1小時交通圈”,到廣西區內其他各市的“2小時交通圈”和到周邊省會城市的“3小時交通圈”,大大縮短人們的出行時間,拉近城市間的時空距離,形成強大的“同城化”效應,催生城市之間互動兼容的生活方式、就業形式和商務模式,使各民族群眾的聯系交往更加便利。
  其次,將形成連接發達地區的貨運大通道,支持廣西承接產業轉移。通過新建南廣、洛湛、柳肇、合湛鐵路,改造湘桂、焦柳鐵路,把廣西與我國中東部地區緊密聯系起來,形成連通經濟發達地區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的大能力鐵路貨運通道,特別是通過新建合浦至湛江鐵路,將形成一條連接北部灣、珠三角、長三角的沿海鐵路大通道,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第三,將形成西南出海大通道,助推廣西打造我國沿海經濟新的增長極。隨著蘭新、青藏、蘭渝、黔渝等西部干線鐵路建成,廣西通過建設黃百、云桂、金南、黔桂鐵路,將打通西部出海口,形成西部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為西部大開發提供有力的運輸支撐。同時,通過新建、改造玉林至鐵山港鐵路以及沿海鐵路,使廣西沿海鐵路年運輸能力從2500萬噸提升到2.15億噸以上,促進廣西沿海經濟快速發展。
  第四,將形成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發揮廣西在中國—東盟合作中的“橋頭堡”作用。楊道喜說,2009年6月,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批準《泛亞鐵路網政府間協定》正式生效,泛亞鐵路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廣西具有把我國發達鐵路網與泛亞鐵路連通的地域優勢,通過憑祥、東興、龍邦口岸和云桂(南昆)鐵路“三口一線”,廣西將由“邊陲末梢”變為“國際樞紐”。同時,利用我國先進成熟的鐵路建設和裝備制造技術,建設廣西連接泛亞鐵路的示范路段,有利于推動泛亞鐵路形成統一標準,加快建設步伐,促進互聯互通,鞏固和發展我國與東盟國家的睦鄰友好合作關系。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