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老司機見證廣西公路變遷

2010-7-23 12:2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關世雄是廣西運德集團的一位老司機,從1975年開始在運德集團(南寧汽車總站前身)開貨車,現在在垠東汽車站開快班車,30多年來一直在廣西各地行車,對廣西公路非常熟悉。從他的講述里,我們也可清晰地看到廣西公路變化的軌跡。 
  1978年~1988年: 
  泥路塵土揚,爬坡墊木頭 
  對于經常開貨車往返于南寧和金城江之間的關世雄來說,彎而窄的盤山公路給他留下了終身難忘的記憶。 
  那時從南寧到金城江是“兩頭黑”——上午6時從南寧出發,晚上6時左右才能到達金城江。南寧至金城江的道路既彎又窄,除了上坡就是下坡,很多地方轉彎時都得先倒車,待車子擺正后才能順利過去。都安至金城江段尤其難行,在下坳鎮至九圩鎮間的下坡路段有個“萬人坑”,那個地方坡度大,因為頻出事故傷亡無數得此稱謂。由于路窄,在路上會車非常麻煩,雙方常常要耗時耗力才能避讓。對于道路的驚險,關世雄說,那時流行一個說法:河池南丹,有錢難返。 
  如何才可以判斷對面是否有車來?關世雄笑笑說:“看灰塵。”那時候的路大都是泥巴路,在泥巴路面鋪上沙石,經輪胎碾壓后,碎沙石便往兩側翻,所以每隔10?15公里就會有一個養護站,道班工人主要用馬車拖著一塊木板,戴著大口罩、草帽,趕馬車將翻開的碎沙石攤平。如果道班沒來得及維護,車走在路上,就像是行駛在減速帶上,跳得厲害。在晴天,車子跑起來后便灰塵滾滾,一路下來,車里的人頭發、臉上、衣服全是灰塵。那時,司機們大都一回家就煮豬血湯喝,去掉胃里的灰塵。 
  由于道路塵土飛揚,所以大家也就根據灰塵來判斷前方是否有車,如果看到山坡上揚起灰塵,就原地等候。如果是雨天,判斷對面是否有車就得靠喇叭了。 
  貨車上山也是極為艱難的一件事,車子上坡大都靠“蹭”。那時,一輛貨車兩個人開,上坡時,一人把握方向盤,另一人在車后面拿著三角木墊,車子往前蹭一步,后面的人就趕緊在后輪胎下墊上三角木墊,就這樣一步一步往上“蹭”,直到上完坡。那時還有許多“龜背路”,上坡時看不見前方,上到坡頂才看得見坡下的情況,所以絕不能占線行駛以免和對面的車相撞。 
  1988年~1998年: 
  山路彎又滑,行車險象多 
  據關世雄回憶,上世紀90年代,廣西很多地方的主干道都已是柏油路。河池一帶的道路坡度已有所降低,都安至金城江段下坳鎮至九圩鎮間的“萬人坑”地段也很少再出現事故。那時,上午8時30分從南寧出發,下午5時30分就可到達金城江,比以前走泥巴路縮短了2?3個小時。但是彎多路滑,行車危險讓他至今仍心有余悸。 
  在平果路段有個叫鷓鴣坳的坡,該坡又陡又彎,往往是一個很急的右轉彎,接著又是一個很急的左轉彎,稍不留神把方向盤打大些車子就會飛下坡。在百色至那龍路段有個叫長蛇嶺的坡,坡也非常彎。有一次,關世雄在經過該路段時,車廂門不知為何突然打開,幾個空油桶就像是跳水運動員一樣“跳”下坡下的水庫。不得已,關世雄只好自己下水庫將油桶一個個撈上來。還有一次,關世雄從靖西回南寧經過長蛇嶺路段時,客車的一個輪胎不知是經不住左拐右拐還是別的原因,一下子甩了出去,而且跑到了車子的前面,一直滾到水庫里,非常驚險。 
  1998年~2008年: 
  油路繞山行,高速通八方 
  在這一階段,廣西大部分地區的公路建設開始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2003年開始的“東巴鳳大會戰”便是典型的例子。 
  據了解,大會戰前,東巴鳳(東蘭、巴馬、鳳山)無一條高等級公路(指二級以上公路),有的公路為山區四級公路,3個縣56個鄉鎮除323主干線穿過東蘭、巴馬的5個鄉鎮外,其余無一個鄉鎮通等級公路。為了盡快改變東巴鳳的落后面貌,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從2003年開始用兩年時間進行東巴鳳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兩年時間,該地區的二級公路從無到有,三級公路比會戰前增長了4.7倍。 
  關世雄說,東巴鳳大會戰后,再到該地區時已感覺非常輕松,除了時間大大縮短外,上山下山的恐懼感已消失,也不用擔心會車時出現無法通行的情況。 
  說起高速公路的變化,關世雄更是感慨萬分,他說,以前走泥巴路時,碰上炎熱天氣,大多數司機都是光著膀子開車。過渡口時,很多人都會下車到江邊洗個澡后再繼續開車。現在,車子檔次高了,開車環境很舒適,司機出車也是穿皮鞋打領帶。此外,變化較大的便是距離大大縮短了,現在南寧至金城江只需3個小時左右,南寧至百色只需2個小時左右。 
  不過,讓關世雄頗有感慨的是另一個較為明顯的變化。他說,以前開車速度慢,大都只需注意前方來車,如今道路四通八達,路上車輛多了、速度快了,司機也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