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打通山西經濟發展“經脈”
2010-7-23 12: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993年6月,我省第一條全封閉、全立交高等級公路——太舊高速公路破土動工。
1995年10月1日東、西兩段勝利通車。
1996年6月25日太舊高速全線建成通車,創造了 “五年工期三年完,概算投資不突破30億,工程質量達魯班獎”,實現了我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這條凝聚著全省人民心血的高速公路同樣也牽動著山西經濟日報的神經。“那時的交通非常不便,因家在河西住,我不得不早上5點從家騎自行車出發,到省政府門前乘車前往太舊高速工地采訪,有幾次怕耽誤事甚至借住在城里的朋友家。”當時采訪太舊高速的記者鞏國強,談到曾經的采訪經歷,往事如昨日般歷歷在目。
挺起山西經濟騰飛“脊梁”
如果說太舊高速公路是山西經濟的一條輸血通道,那么大運高速就是挺起山西的一條脊梁工程。
2003年縱貫我省南北的“大動脈”——大運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山西經濟騰飛的脊梁從此挺起。
大運高速公路北起邊塞古城大同,南至黃河三角洲新興城市運城,縱貫山西南北,穿越山西8個市地31個縣市區132個鄉鎮495個行政村,全長666公里,是迄今為止我省投資最多、戰線最長、地質條件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技術要求最高的基礎設施工程。
繼大運路之后,2005年,伴隨著太長、汾離、得大高速公路的通車運營,我省規劃的高速公路“人”字主骨架形成,實現了全省省會到各市三小時高速通達。其后,晉城到侯馬、離石到軍渡、大同繞城、晉城到濟源等幾條高速公路相繼通車,到2008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達到1965公里,我省的路網結構得到大幅提升。
構建全省經濟的“經脈”系統
2009年,山西又迎來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公路建設高潮,兩年內,將建設高速公路3180公里,搭建連接“人字”主干的經脈工程全面展開。
從2008年12月底到2009年1月初,我省相繼有太原至古交、太原至佳縣、五臺山至保德、晉城環城、高平至陵川、大同至呼和浩特6條高速公路開工奠基,掀起了史上規模最大的新一輪公路建設高潮。其后的半年多時間,其它高速公路相繼開工,一年內,全省新開工高速公路26條,高速公路開工里程達到從未有過的1000公里。
如此大規模的公路建設起源于山西經濟的急需。當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的時候,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并結合我省實際,高瞻遠矚,拿出了一份6500億的重點工程投資計劃,成為我省應對危機的強大推動力。這6500億投資當中,涉及公路交通的項目總投資2500億元,占1/3還多。金融危機對山西交通而言,即有挑戰又是機遇,在山西經濟遇到困難時,交通行業義無反顧地挑起了重擔。
突破以往資金、土地等方面因素的羈絆,超前思維,長遠考慮,經過反復論證,一套精心打造的山西省高速公路建設規劃迅速出臺。路網規模從4050公里調整到6300公里,調整后,路網布局最終由“人字骨架、九橫九環”調整為更加科學、合理的“三縱十一橫十一環”。
科學系統的規劃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與新規劃相匹配的2500億投資額迅速確定,山西交通迎來新一輪的建設高峰期。
再負重任,繼續往前行
2010年,高速公路再開工1000公里,并建成1000公里,使在建高速公路達到3000公里,通車里程達到3000公里。
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替之年,山西交通迎來了歷史上任務最重、挑戰更多、壓力更大、要求更高的一年。
除高速公路外,其它公路項目也密集上陣,國省干線要完成1000公里改造,國道基本實現二級化,省道80%達到二級及以上公路標準;新改建農村公路10000公里,全省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蓋”。任務之重,前所未有。
據了解,截至5月15日,我省高速公路開工28個項目,里程2209公里,完成投資522億元,項目開工率63.6%。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達到3000公里有望順利實現。未來5年全省公路建設將依照規劃繼續推進,2013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000公里,到2015年,“三縱十一橫十一環”高速公路網基本建成。到那時,山西將實現太原到各省轄市3小時通達、相鄰省轄市之間兩小時通達、所有縣(市、區)在半小時內上高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