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翟學魂:物聯網是一種服務

2010-7-21 0:3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張艷
    物聯網概念出現至今,不僅改變了人們對原有信息化的認識,而且在應用層面,也帶來了一場空前的變革——信息終端不再僅限于個人電腦、服務器等,而是擴展到了諸如手機等更方便快捷的終端設備;同時,結合更多樣化的個性服務,這就使得物流信息化的應用變得更廣泛,更深入。
    在匯通天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翟學魂看來,物聯網就是一種服務,通過整合信息資源,為整個供應鏈服務,這也是物流信息化重要的發展方向,是物流業物聯網應用的重點,將開創物流業發展的新局面。
    物聯網在物流和信息化領域都掀起了一股熱潮,物流信息化更是一馬當先,被認為是物聯網應用的典型“示范區”。記者日前在第四屆中國(蘇州)國際物流與供應鏈合作發展高峰論壇上,就物聯網的相關問題采訪了翟學魂。當被問及物聯網將會給物流信息化帶來哪些影響時,翟學魂與記者分享了他對物聯網的認識,以及近年來在相關領域的探索經驗。
物流業最需要物聯網
    翟學魂認為物流行業是將來物聯網應用最廣泛、最深入的領域,因為“物流行業最需要物聯網”。在物流過程中,人、貨物、運輸工具等都是流動的,貨主希望能夠隨時掌握貨物的實時信息,物流公司想要知道自己的運輸車輛的信息,而車主則更關注司機的情況,這些都是物聯網的應用范疇。過去造成物流業混亂的“罪魁禍首”,便是信息的不對稱,譬如“貨主欺負物流企業,物流企業欺負車主,車主欺負司機”等,而在應用物聯網之后,這些就會變得不同了。
    過去,制造業企業通過自己的企業信息化系統,如ERP,發出物流訂單,驅動物流運輸公司的運輸,通過訂單上填寫的到貨時間,來判斷是否完成了KPI(企業關鍵績效指標),這是以前信息化應用的一個典型模式。翟學魂認為,在這種模式中存在一些問題,譬如因為一些人為因素,企業根本無法知道貨物到達的真實時間。而在物聯網應用過程中,首先,通過安裝在運輸車輛上的位置終端設備如GPS等,能夠實時地看到車輛的位置,很容易就可以知道車入庫的準確時間;其次,如果貨物的包裝上附有條形碼、RFID等,就可以對貨物進行實時監控。而這兩方面,通過原來的企業管理系統、ERP、物流信息系統等,都是無法實現的。“以前這些信息是靠人工來輸入的。而在物聯網時代,車也成了一個輸入設備、信息終端,隨時能夠提供信息。還有倉庫大門、每件貨物等,都可以成為信息終端。也就是說,所有你希望能感知的物體,都可以成為信息終端!钡詫W魂認為。這便是物聯網概念的核心。而通過這種方式獲取的信息,才是最真實、最好的信息,尤其在供應鏈整合方面,其能夠驅動供應鏈上所有各方的合作。因此,他表示,物聯網將對物流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物聯網引發變革
    物聯網拓展了物流信息化的應用范疇,也使得其應用更深入。那么,物聯網將帶給物流信息化哪些重要的變化?
    翟學魂認為,相對于互聯網來說,物聯網的互動主體、應用范圍將進一步擴大。他解釋說:“在互聯網時代,信息要么儲存在電腦里,要么儲存在服務器里,人通過互聯網獲取和處理信息。簡單來說,互聯網使人跟網絡建立了關系。而物聯網能夠把人、車、貨物、流動的工具等都連接在一起,互動主體除了人以外,還有很多機器、終端設備。”
    因此,從技術角度,信息終端將發生改變。“現在的信息化的信息終端90%都是電腦,但10年以后,90%以上的信息終端將不再是電腦。”正如上面說到的,物聯網的應用使得所有你希望能感知的物體,都可以成為信息終端。他表示,對于物流來說,將來能夠成為信息終端的自然是跟運輸過程相關的物體,一個是跟車相關的,一個是跟貨相關的。
    翟學魂還特別強調,將來人用信息終端和針對車輛的信息終端,一定會比針對貨物本身的信息終端發展普及的更快更好。“因為貨物的產量大,銷售過程長,要讓每件貨物上都裝有RFID,需要供應鏈上各方達成一致,這并不容易實現。同時也增加了成本!庇纱,翟學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類似手機的人用信息終端和車用信息終端,結合新的應用方式,將在物流業形成新的發展局面。
    信息終端的變化,也帶來了應用方式的改變——從單純地購買軟件,到享受平臺式的信息服務,即物聯網服務。
服務驅動未來
    究竟物聯網服務是什么樣的呢?它與原有的信息化有哪些區別?翟學魂通過實例向記者做了說明。
    凡是有大規模運輸需求的企業,都需要一個管理運力、跟運力合作的平臺。通常在一個物流過程中,物流企業自身的運作管理人員、物流企業整合的社會運力的車主、司機以及貨主,這四方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物流鏈。在物流過程中,各方都有各自關注的信息。
    例如對司機來講,最想知道天氣信息、路況信息等,這些都可以直接從這個運力管理平臺系統中查到。同時,系統還會自動給司機發短信派活,比如明天有幾單活,從哪到哪,大概多少公里,能夠收到多少錢等。原來這種派活流程,是從企業的ERP或者物流管理系統中將第二天的物流任務打印出來再給到司機。并且,原來的企業信息系統不能對車輛進行監控,不了解車輛的實時動態信息,不知道車在哪,也不知道這臺車完成任務的情況,在派活的時候就很盲目。而現在每臺車輛都安裝了GPS定位系統,通過物流信息平臺的管控,不僅能夠準確了解車輛的位置,還能知道任務完成的情況,比如系統會告訴你,這輛車已經完成了三單,正在前往第四個地方。這在過去利用傳統的信息化手段是做不到的。
    而貨主最關心自己的貨物的實時情況,在什么位置?是否損壞?以前一旦貨物被損壞,都需要拉回去,F在只需要司機拍照傳到系統中,貨主立刻就能看到貨物損壞情況,作出判斷,是繼續送貨,還是返回,這樣做既省時又省錢。同樣的,車主通過這個系統也能夠對自己的車在物流運輸過程中的實時情況進行監控。
    而對物流企業來講,它更關心運力的情況,譬如想知道100公里以內有哪些車?一旦用了的話,又要知道哪些車遲到哪些沒遲到?等等這些信息,物流企業都可以通過這個系統獲得,以此來調度和管理這些社會運力。
    在這個運力管理系統平臺中,圍繞車輛這個核心,將司機、車主、物流企業和貨主聯系在了一起。而且這種聯系與過去不同,過去信息經常是斷裂的,一旦發生斷裂,需要人工填寫單據,將信息輸入系統。而現在這種模式,所有的人共用來完成系統的運轉,每個人都可以輸入和獲取信息,保證了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這種物流信息平臺服務,不是傳統的軟件供應商能提供的,它只能提供軟件,而在整個物流過程中,所需要的是一種綜合性的服務,需要把所有的包括GPS、手機等終端設備、網絡、軟件以及各種信息都整合在一起。否則,如果用戶自己來做,需要跟通信運營商、信息提供商、軟硬件供應商等一一溝通,勢必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成本,是很不現實的。而有了這樣的物聯網服務,用戶只需要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應的服務。
    在平臺的實際運行過程中,用戶通常不限于某一方,物流企業、車主、貨主甚至是司機,都可以成為用戶,而費用通常只需要由其中的一方來承擔,其他各方均可以享受到相應的服務。比如可以是物流企業購買服務,物流企業在應用這個平臺服務的同時,也給他的貨主和車主提供了服務,讓它的上下游都能夠使用,不但能夠極大地提高物流運輸的效率、降低成本,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物流企業自身的品牌價值。
低成本、高可靠性是關鍵
    當物聯網成為一種服務的時候,如何讓用戶真正用起來便成為物聯網下一步發展必須要面對的難題。對此,翟學魂表示,物聯網要為整個物流鏈服務,就要促進物流鏈上的信息共享,促進各方協作;此外,物聯網必須整合成一個服務才可用,才能使物聯網概念真正落地,否則物聯網的價值得不到體現。為此,必須做到低成本和高可靠性,才能夠讓更多人用起來,這是未來物聯網發展的關鍵。“傳統的GPS為什么不能普及?那是因為成本太高,不是每個人都能用得起的!钡詫W魂說,“在匯通天下的物聯網服務中,網絡、基礎設施、新一代的GPS終端、信息都整合在一起,用戶只需根據自己的實際應用,按需付費,就能夠享受其中的服務,所有這些軟硬件成本都由我們這些平臺服務商來承擔,包括移動通信費、信息費,甚至GPS的費用。成本降下來,用戶自然就愿意用,在這個過程中,整個物流鏈上的各方能夠共享信息,以更透明化、規范化的方式協作,就能實現多方共贏!
    在保證低成本的前提下,翟學魂認為,作為一項服務,最核心的問題,不是先進,而是可靠,只有高可靠性,才能確保服務質量。運營商為了給客戶提供可靠的持續的優質服務,需要在包括服務器、數據中心、存儲設備等基礎設施上大量投入。
    同時,翟學魂表示,對于物流業來講,物聯網是將物流價值鏈更有效地連接起來的工具、手段。因此,物聯網服務的對象,不再是單個的物流企業,而是物流的價值鏈,或者物流的產業鏈。要做好物流業物聯網服務,還需要對物流業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有豐富的行業經驗,才能夠提供更貼切的服務。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