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關注支持寧夏農村公路建設
2010-7-18 11: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7月13日至15日,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駐部紀檢組組長楊利民一行前往固原山區深入調研農村公路建設情況。楊利民對陪同他一起調研的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廳長周舒和固原市委書記劉小河表示:中央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后,交通運輸部黨組研究了貫徹落實意見,決定加大下一輪西部大開發十年農村公路建設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村公路建設政策、資金、規模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希望寧夏廣大干部群眾繼續努力,盤點“十一五”期間寧夏農村公路建設的經驗,進一步做好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工作,改變農村公路“重建輕養”的現狀,落實好國家優惠政策,使農村公路建設取得更大的成就,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固原市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山區,地處黃土高原,境內山大溝深,農村交通閉塞,群眾行路難是長期困擾和制約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主要因素。2008年以來,交通運輸部將固原確定為第三批全國農村公路建設示范工程地區。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交通運輸部的大力支持下,固原市認真實施項目工程,加強養護管理,加快農村客運網絡化建設,構建起“建、管、養、運”協調發展的交通運輸格局,新建、改建農村瀝青公路2250公里,新建四級沙礫公路390公里,完成投資12.2億元,農村公路通車里程大幅增加,通達深度和公路等級大幅提高,固原市經濟發展的“交通瓶頸”得到了極大的緩解,當地85萬群眾受益。
楊利民一行深入固原市涇源縣、隆德縣、西吉縣多個農村公路建設重點地區,了解了固原山區公路建設進度與困難,新農村建設情況及苗木、花卉、旅游產業發展狀況。
固原市市委書記劉小河介紹說,由于實施了農村公路示范工程,固原目前公路總里程達到6199公里。其中,國道主干線82公里、國道282公里、省道342公里、縣道582公里、鄉道1898公里、村道3013公里。農村公路中瀝青水泥路的比重為48.64%,62個鄉鎮全部通了油路,892個行政村全部通了公路,提前實現了鄉通油路、村通公路的目標。固原市還全面推進了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農村公路實現了“有路必養”的目標?瓦\網絡覆蓋了固原全市所有鄉鎮,農村鄉鎮通班車率100%,行政村通客車率94.6%。公路運輸效益的提升,極大改善了廣大群眾生活條件,山區農民告別了驢馱、人背、架子車拉的運輸方式,走出大山“掙票子、換腦子”,接受更多的科學技術與致富信息,改善了生產方式、促進了脫貧致富增收。
劉小河說,目前,固原市100多家農貿市場、設施農業園區、特色產業園區都以公路的開通而誕生,以公路的發展而繁榮。有人將這種現象形象地比喻為“車輪滾出的市場”,“車輪滾出的產業”。有馬鈴薯之鄉之稱的西吉縣,產、加、銷一體化的馬鈴薯產業發展鏈條已基本形成,市場蓬勃發展。原州區頭營鎮馬園村、彭堡鎮姚磨村,依托通村油路穿越村莊的優勢,建成了頗具規模的設施蔬菜種植、冷藏和批發基地,蔬菜不僅滿足了固原本地及區內市縣,還遠銷區外周邊地市。隆德縣神林鄉辛坪村依托新建的水泥路,投資2600萬元建成占地1468畝的常鮮花卉果蔬園區,康乃馨等鮮花和美國紅提等果蔬遠銷蘭州、西安等地,并吸納當地400多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
固原市旅游業、勞務產業也得到快速發展。境內須彌山石窟、涇河源旅游區和六盤山長征紀念亭等旅游景區收入大幅增長;走出黃土地的農民遠離大山外出打工掙錢改善生活。2009年,固原市勞務輸出就達26.48萬人,農民人均勞務純收入1280元,占當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3.3%。
兩年間先后來固原調研的楊利民了解到這些情況后高興地說,固原市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運輸工作為固原城鄉帶來巨大變化,農村公路建設示范工程極大改善了當地群眾的生活。
你們緊抓農村公路建設,把農村公路建設延展到對農民群眾更多的服務措施,對固原市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固原農村公路建設工程標準高、質量好,資金把握到位,每一分錢都用在了實處,為其他地區作出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