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速350公里 金華三年后將進入高鐵時代
2010-7-15 13: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上溪、義亭征地工作已完成,后宅、城西等任務都比較重,要加快步伐……”周一,杭長鐵路客運專線義烏段工程建設指揮部又召集相關鎮街聽取“每周一報”,匯總工程進展情況和遇到的難題。
5月底,2000人的施工大軍、上百臺工程機械設備已進駐施工現場。杭長鐵路金華段內最長的義烏麻山隧道、朱高尖隧道以及義烏西特大橋等工程率先啟動,現場機聲隆隆,挖山開路,干得熱火朝天。
這一切都預示著,義烏境內首條能跑350公里時速的高速鐵路終于要來了。
高鐵有多快
能像風一樣飛起來
去年年初,滬杭高鐵開工建設,設計時速350公里,杭州到上海用時只需38分鐘。那時,很多義烏市民在羨慕,“我們什么時候也能有這么快的高速鐵路啊!”
時隔一年,夢想成真。杭州至長沙段的客運專線隨后上馬,將義烏導入了高鐵的“快車道”。
高速鐵路到底有多快?有業內人士把它比作“沒有翅膀的飛機”,時速超過波音747飛機起飛時的速度。用數據來量化,杭州到長沙,3個小時就到了。從義烏乘坐高鐵到杭州,只要25分鐘,比現在的動車用時縮短一半還多。
當然,這還只是第一步。按鐵路部門規劃,滬杭、杭長客運專線都是滬昆高速鐵路的一部分。滬昆高鐵是國家“四縱四橫”的快速客運通道之一,也是中國東西向線路里程最長、影響范圍大、經過省份最多的高速鐵路,途經上海、杭州、南昌、長沙、貴陽、昆明等6座省會城市及直轄市。線路全長2066公里,全線為復線電氣化鐵路,總投資概算3000億元,分三段建設銜接。滬杭段有望在今年10月建成通車,杭長段計劃2013年7月1日通車,長昆段預計今年8月開建,全線通車要到2015年。
按全線時速350公里計算,屆時,滬昆鐵路“能像風一樣飛起來”。從上海到昆明,最快只要10個小時,比現在的滬昆鐵路運行時間節省近27個小時。義烏市民乘坐高鐵去上海,打個盹的時間就到了。如果想去昆明旅游,也只需9個小時左右。
這些美好的設想目前還停留在枯燥的數據上,但不久的將來,就將幻化成真切的奇觀展現在人們面前。
義烏境內全長約35公里
計劃年內完成征地拆遷和工程招標
2006年,義烏大手筆將鐵路移線取直,給義烏發展注入了無限活力,也讓沿線的無數百姓受益。聽說又要建鐵路,全市上下高度關注,不少市民都期盼著工程建設帶來的美好愿景。
“鐵路建設沿線多數地方的百姓都是不肯拆遷,只有義烏是主動要求拆。”杭長鐵路客運專線義烏段工程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吳文慶說,新建一條鐵路,肯定要占用一些農田和村莊。義烏條件較好,鐵路移線時,已充分考慮遠期發展,預留了部分空間,杭長專線線路走向基本沿著現有鐵路走。
按設計方案,線路從浦江接入義烏大陳后,將沿既有鐵路線的左側建設,到后宅下旺村地段相交,之后沿既有線右側進入金華。義烏境內全長約35公里,沿線經大陳、后宅、北苑、城西、上溪、義亭五個鎮街。全線有87%是像滬杭高鐵一樣的高架,剩余主要為橋梁和隧道。其中隧道3座,麻山隧道為金華段內最長隧道,全長3000多米。另有橋梁12座,包括大陳江、義烏東等多座特大橋。
從工程量上看,比鐵路移線任務更重。按計劃,杭長客運專線總工期僅為42個月,今年要完成各項工程的招標工作和征地拆遷,工期緊、難度大。“既要統籌兼顧,又要顧及老百姓的利益,遇到的阻力不小。”吳文慶說,雖然涉及的征地、拆遷面積相對不大,但義烏的土地值錢,上面給予的政策補償很難滿足百姓要求。
據統計,義烏段紅線范圍內工程用地約1335畝,需拆遷房屋19萬平方米,涉及55個行政村以及沿線部分企業。而紅線范圍內拆遷安置只能按1:1補償,但涉及拆遷的10余個村莊則希望趁機實施舊村改造,土地指標難以落實,給征遷工作帶來難度。
“相比其他項目,杭長專線征地補償標準提高了20%以上,已爭取到不少優惠。”吳文慶說,這是國家重點工程,擺在眼前的是硬任務,誰都耽擱不起。因此,任何困難都要千方百計去攻克。在這方面,義烏已先人一步,從上月開始征地,目前已完成過半,而最頭疼的是拆遷,“安置指標、位置選擇都很難,只能不斷做群眾思想工作,求得諒解和配合,協調解決。”
十分鐘一班
高鐵公交化帶來變化多
另據了解,在義烏火車站位置,還將新建一個面積更大的客運專線車站,設到發線7條,側式站臺一座和島式站臺二座。按近期(2020年)設計,杭州至南昌段每天將對開170對高速鐵路,最小間隔僅為3分鐘,平均10分鐘肯定有一班。這就跟公交或地鐵一樣,隨到隨走、十分便捷,買票、檢票也將采用自動化。
看看浙江省描繪的鐵路交通藍圖,寧杭、杭甬、滬杭、杭長、金溫擴能改造、九景衢鐵路、杭黃鐵路、錢江鐵路新橋、杭州東站樞紐、寧波鐵路樞紐等“七線一橋兩樞紐”同時在建,猶如一張巨大的蜘蛛網,縱橫交錯。建成后,從杭州出發,乘高鐵到省內各地市將形成“一小時經濟圈”。
再說說“四縱四橫”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以北京為中心,到各省會城市用時都將在8小時以內,真正實現朝發夕至。
高鐵時代翩然而至,天塹變通途,城市的時空距離一下子縮短了,這是大家都夢寐以求的好事。同城化的逐漸接近,也將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
“出行方式會改變,旅游方式更多樣,很多東西都會不一樣。”對高鐵有了深入了解后,吳文慶感觸良多,比如從義烏乘飛機去長沙,航班耗時約1個小時,加上路程和安檢,所費時間跟乘坐高鐵相差無幾。雖然每公里1.5億元的平均造價勢必帶來高票價,但相比機票仍然更實惠。除了速度和價格優勢,高鐵也更舒適、安全,比現在的動車更平穩。可以想見,面對高鐵,民航、汽車首當其沖。
花在路上的時間一短,人們的旅游消費觀念也必將隨之轉變。周末拿上背包,選個心儀的地方就走,旅行將成家常便飯,再無須四處找旅行社研究半天,湊假期去人擠人。
高鐵的開通,已帶來一系列的鲇魚效應。除了改善民生,“高鐵經濟”也將日益顯現,影響是全方位的。就拿義烏來說,更多的人流、資金流、信息流會聚,市場輻射力必將大大增強,對建設物流高地、全面融入長三角等都具有現實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