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沖不垮的交通線
2010-7-15 12: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9日6時30分,因山洪沖擊,地處永定區教子埡鎮新路村的S228線張桑公路段K26+500處發生大型山體地質滑坡,塌方體積達600立方米,交通中斷。此時,桑植全境暴雨成災,接報后市防指憂心忡忡。
7時,接到險情報告,負責管養的區公路局養護公司職工冒雨集結到現場,迅速投入搶修疏通戰斗中。教子埡鎮政府聞訊后,組織了20多名干部群眾也加入了戰斗。由于事發路段為山體滑坡多發地帶,一邊是高山陡壁,一邊是河流溪谷,地勢狹窄險要,現場只有1臺裝載機和兩臺運輸車,加上暴雨中泥石流滾落不止,搶修工作極為艱難。風雨中,大家不顧危險,爭分奪秒,僅一個小時,就恢復了交通。
可是,更大的險情還在后面。負責現場指揮的永定區公路局副局長胡義福巡查發現,塌方處上方仍有大面積巖石懸空,隨時有坍塌的危險,而相鄰僅600m的K27+100處也有泥石翻落。胡義福立即將險情報告給市公路局。
市公路局局長田際陸接報,一邊將險情匯報給市防指,一邊安排市養護工程科抽調技術人員,出動大型機械,全力支援。隨后,駐教子埡鎮的交警三中隊10名警力也迅速趕到現場,設置了警戒線。
果然,9時許,K27+100處滑坡便發生了,大約500立方米的泥石再次阻斷交通。于是,1臺挖掘機、3臺裝載機、15臺運輸車傾力出動,半個小時又疏通恢復了交通。
危險還是沒有完全排除,最讓人放心不下的是K26+500處的懸巖,公路部門緊急會商處置辦法,為了安全起見,決定從一旁搶出一條臨時通道保證車輛通行,等雨停后再對懸巖實施爆破。
晚上20時30分,暴雨加大,塌方上方山上出現裂縫。“必須趕快疏散后山的群眾!”負責全市防汛指揮的副市長向佐誼專程趕到現場。塌方處的山上是新路村巖樁組,據組長熊朝學稱,山上住有8戶30余人。情況危急,向市長馬上帶領當地鎮政府15名干部冒雨爬上山,挨家挨戶做勸導工作,親自幫助群眾牽牛趕豬,一個小時內將所有群眾和主要財產轉移到安全地帶。
10日下午4時,經過公路部門緊張作業,一條長110米的臨時通道搶通,車輛在交警的指揮下,緩慢通行。
“想盡一切辦法,調集一切力量,盡快恢復交通”,11日上午9時,市長趙小明現場辦公,指示公安部門組織民爆公司實施專業爆破。
12日上午9時,專業人員實施第一次爆破,可只炸塌部分巖石,下午1時第二次爆破,下方部分坍塌。巨大的懸巖突兀在半空,無法再次實施爆破,只好另尋良策了。
正當大家絞盡腦汁想方設法之時, 13日下午4時25分,山體開始坍塌。瞬間,一座長達80米、近5000立方米的巖石轟然坍塌。
真是石頭落了地,險情排除了,余下的事就簡單了。為了不影響施工,14日早晨7時,公路部門對此段路實行了封閉施工,已經連續在工地奮戰5天5夜的養護工程科科長張正齊和他的戰友毫不松懈,歇人不歇機械,全力以赴挖、碎、鏟、運。至晚上8時,路基全部疏通,眼看被暴風雨數度摧毀的交通生命線即將暢通,現場等候多時的司機和過往群眾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