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重慶:長江上游的金融中心

2010-7-11 10: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前言:
   在重慶直轄13年之際,兩江新區掛牌之時,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重慶——這個蓬勃發展的國際化大都市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我們找尋與之匹配的發展脈絡,與重慶在西部的崛起共同騰飛。
   (1)、長江上游的金融中心:
重慶將在未來十年將大力建設以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為基礎;以小額擔保公司、租賃公司等8類非銀行類金融機構;OTC、農畜產品等五個交易所為;推進建設內陸離岸金融結算中心為補充的金融發展之路,在2020年之前,建設重慶成為長江上游地區,連接中西部,輻射西南地區的金融中心。
如今重慶市GDP與貸款余額的比例是1∶1.4,在重慶GDP達到1萬億左右時,爭取貸款余額達到1.6萬億,比例達到1∶1.6。當一個地區GDP與貸款余額的比例為1∶2的時候,該地區作為金融中心的作用就凸顯出來,重慶未來將爭取實現1∶2的發展目標。
同時,重慶將啟動提高經濟證券化率,利用3-5年的時間使重慶上市公司市值占GDP的比例達到1:1。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加快績差上市公司的重組,優化上市公司結構,使重慶上市公司的總體質量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建設國內一流的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要爭取更多的新基金注冊在重慶。積極參與場外交易市場建設,為全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做出貢獻。促使重慶正逐漸成為資金融通的基地,未來要使重慶成為全國股票發行和債券發行的上市路演中心城市。 
在金融中心的硬件配置上,為配合突出金融業的發展,江北嘴金融城(一期)、重慶環球金融中心、國際開發金融大廈等納入了重點建設項目。
   (2)、重慶城市化進程和基礎建設:
    重慶的城市化進程:在未來十年將是跨越式發展的十年,根據國發文(2009)3號文件,規劃至2010年,全市總人口3000萬人,城鎮人口1615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53.8%;至2020年,總人口3100萬人,城鎮人口2160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70%左右。這將意味著將有超過500萬人口融入城鎮生活,等同于重建5個地級市的規模。城市化將帶來交通、房地產開發、教育、醫療衛生、金融、服務行業等高速發展的機會。
    重慶的基礎建設領域:重慶陸續成立了八大國有建設性投資集團,分別是重慶城投、建設投資集團(重慶建投),重慶高速、高等級公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高建投)、水務集團、水利投資集團、地產集團和開發投資集團(重慶開投)。分別負責城市建設、高速公路、高等級公路、地產、電力投資、水利投資等。先后科學規劃、布局“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新格局,通過都市“一小時經濟圈”對渝東北三峽庫區、渝東南民族地區“兩翼”的輻射、帶動,探索出一條區域協調、統籌城鄉的新路,有力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并計劃新開工達州-萬州-利川聯線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復線重慶段、渝黔新線(重慶段)、渝利鐵路(重慶段)、渝萬城際鐵路、遂渝二線(重慶段)等。成渝高速復線四川段已經動工,重慶段也將于近期開工建設,總投資200多億元、總長252公里,預計2012年全線通車,并將成為成渝兩地最短的陸路主通道。
    2010年重慶市推出1萬億元投資計劃,全市共實施重點項目323個,力爭完成年度投資2000億元。涉及交通、能源、城市基礎設施、園區基礎設施、節能減排及生態建設、水利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科技、工業、農業產業化、商貿流通、房地產等13大類。其中,工業、交通、城市基礎設施及社會民生4大類項目是今年重點建設的骨干支撐,4類項目總投資7375億元,年度投資1435億元。這樣的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在全國來說都是罕有的。
   (3)、西南信息和IT技術中心
    重慶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是中國信息和IT技術的傳媒制高點,在這里誕生了以《電腦報》、《微型計算機》、《新潮電子》、《計算機應用文摘》等為代表的IT技術媒體。為重慶的信息和IT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自2009年開始,重慶加速了作為西南信息和IT技術中心建設。重慶西永微電園建成,惠普和富士康聯袂“出手”,將一個2000萬臺筆記本電腦制造項目落戶在這里。除了擁有保稅港區、樞紐通道等硬件優勢外,關鍵還在重慶創新了IT制造業分工模式。重慶與沿海之間有2000公里的距離,重慶提出“垂直整合”的方式,一方面通過電腦整機銷售企業帶動零部件生產企業的進入,或者零部件生產企業延伸生產整機;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本地物流產業,這樣便形成了協同效應,強化了地區的競爭優勢。以惠普項目為中心,從富士康,到全球最大的服務器制造商英業達,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代工企業廣達,全球最大的路由器和系統集成供應商思科相繼進駐……重慶的產能也由最初規劃的400萬臺(套),增至3600萬臺(套)、5000萬臺(套),甚至最終將達到8000萬臺(套),成為亞洲最大的IT制造基地。同時涉及液晶顯示器、硬盤驅動器、電源、鍵盤、鼠標等一大批配套企業也將迅速跟進。
    在軟件領域,重慶打造“軟件研發高地”“服務外包前沿城市”,依托惠普項目,重慶已經引進了惠普全球軟件測試中心、全球軟件服務中心和中國呼叫中心、日本NTTDATA軟件研發中心等核心企業,初步規劃是,到2015年,包括軟件研發、服務外包等在內的軟件產業爭取達到1000億元的規模。
    未來三至五年內,以8000萬臺(套)IT制造中心產業為主,集軟件研發、服務外包、呼叫中心、結算服務為一體的龐大信息產業集群,將形成年均5000億元到6000億元的銷售值,占重慶工業經濟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取代苦心經營二三十年的汽車摩托車,躍居重慶第一支柱產業。
   (4)、西南現代工業和制造業中心
    重慶作為全國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自直轄以來,機械、儀表等傳統工業經過改造升級后得到較快發展,汽摩、裝備制造等仍占重慶工業經濟總量50%以上,是西南地區唯一的重工業制造中心。以長安集團、慶鈴集團、紅巖集團、力帆集團、隆鑫集團、宗申集團為代表汽摩制造企業。到2015年形成150萬輛的生產規模,并建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汽車技術研究體系和試車場地;并最終形成4-5家具有較強實力的整車生產大型企業集團;到2020年,全市的整車產量將達到260萬輛,工業總產值達到200億元。
    新能源汽車的風起云涌給重慶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2009年重慶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成立,由長安汽車、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恒通客車、力帆汽車等30家單位共同發起,整合了重慶市乃至國內新能源領域的優勢資源。同時,重慶北部新區平場工業園區5.87平方公里將主要發展新能源產業。重慶財政將拿出10億元的真金白銀對落戶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給予資本金補貼之外,落戶新基地還將享受所得稅、增值稅、土地出讓金和建設配套費的減免。
   (5)、保稅港區:水港空港一體的物流中心
    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中國第一個內陸保稅港區和第一個“水港+空港”雙功能保稅港區,保稅物流層次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區位優勢最明顯的特殊監管區域,享受“國外貨物入區保稅、國內貨物入區退稅、區內自由貿易”等特殊的稅收政策。保稅港區規劃面積8.37平方公里,其中空港保稅港區2.37平方公里,水港保稅港區6平方公里,預計到2015年,分三期全部建成。依托樞紐口岸寸灘和江北國際機場連成一個有機整體,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個疊加了航空運輸輻射面廣、水陸運輸費用較低兩大優勢的內陸保稅港區,對探索在內陸地區開展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國際中轉業務、承接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加快內陸開放具有積極的示范作用。
    重慶將發揮保稅港區的作用,未來將把水港區規劃成以水運集裝箱為主要內容的保稅物流和出口加工區。將把水港功能區作為西南地區出口貨物的周轉站,以后再把水路、航空、鐵路組成縱橫交錯的運輸網絡,真正把保稅港區作為一個樞紐,把整個重慶在西部地區編制成交通大網絡、大動脈,在這個基礎上再把重慶建設成為西南地區乃至西部地區的物流中心、運輸中心。

綜述:重慶在迎來了直轄以來最重要的歷史機遇,是重慶調整產業方向和產業機構的契機,我們相信重慶將如鳳凰涅槃般,傲然屹立在中國西部,成就西部金融中心、西部交通樞紐、西部信息和IT技術中心、西部現代工業和制造業中心、西部水港空港一體的保稅物流中心,成就國際化大都市的偉大愿景。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