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增強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
2010-6-9 0:4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專家團資深專家 陳克新
一、中國價格話語權的主要內容是增加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力,而不是謀取所謂定價權。
1.價格話語權不是定價權。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在價格話語權方面存在一個誤區,即將其與價格決定權,所謂定價權等同起來。換言之,只要我們對商品價格不能單方面決定,就是話語權的缺失。這需要商榷。
其實,在開放的商品市場條件下,真正意義上的“價格決定權”,或者說“定價權”是不存在的。商品價格的確定,主要是市場買賣雙方等多方面力量博弈與平衡的結果。單方面的價格決定權,基本不存在。也就是說,在商品價格的確定方面,任何一方都不能夠隨心所欲。
2.不同的市場情況下,買賣雙方對于商品價格具有不同的影響力。雖然在商品價格的確定方面,任何一方都不能夠隨心所欲,但在不同的市場條件下,商品價格的博弈雙方,對于其價格的影響力是顯著不同的,甚至出現一方對于另一方的明顯壓倒優勢。比如在買方市場條件下,需求方對于商品價格的影響力就更大一些;而在賣方市場的條件下,供應方對于商品價格的影響力相應提高。具體到才結束不久的鐵礦石談判,我們可以看出,由于現階段鐵礦石賣方市場的存在,所以世界礦業巨頭對于鐵礦石價格的影響力,要明顯高出世界鋼鐵企業。
3.中國要努力提高對于商品價格的影響力。由此可見,在價格話語權方面,中國要爭取的,并不是所謂價格決定權(定價權),而是提高對于商品價格的影響力,使得商品價格談判桌上的力量對比盡可能地平衡,以及如何在客觀不利的條件下,爭取盡可能好的談判結果。這才是中國爭取價格話語權的主要內容。
在這方面我們中國具有很大的潛力,具有很大的主觀操作空間,不能無所作為。
二、大宗商品價格的向上趨勢難以阻擋,必須因勢利導。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時期。對于大宗商品需求非常旺盛。另一方面,中國又是一個人均資源較少的國家,相當部分大宗商品依賴進口。據測算,2009年中國9種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接近10億噸,比上年增長44%。今年一季度,全國進口量為2.6億噸,同比增長37%。預計全年進口量將突破10億噸,繼續大幅增長局面。這個今后還將要存在一段時期的“中國購買”,就是所謂“中國因素”,這也是為什么“中國買什么商品,什么商品價格就上漲”的客觀原因。因為我們的購買盤子實在太大了,由此構筑了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震蕩向上的堅實基礎,這是正常的,F在所不正常的,是國際投機資本利用“中國因素”推波助瀾,將大宗商品價格推高到遠離其合理價位的水平,借此獲取“超額利潤”。
必須引起注意的是,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也開始進入了上述“兩化”的快速增長時期。預計今后印度將成為另一個經濟快速增長的國家,并且在一段時期后在增長速度上超越中國。由此勢必產生國際市場大宗商品需求新的旺盛增長點;蛘哒f,當中國大宗商品需求達到峰值,力度減弱后,印度又成了“接力”,維持世界范圍內大宗商品的強大購買力量。
不僅如此,今后大宗商品價格的震蕩上行,還來自于美元等各國貨幣的競相貶值。雖然近期內因為歐元區債務危機,刺激美元升值,進而引發大宗商品價格階段性回調。但美國同樣負債累累,而且更多,在技術上已經破產,所不同的是美國可以開動印鈔機,源源不斷地“生產”商品購買資金,源源不斷地提供債務償還資金而已。受其影響,雖然今后因為其他國家債務危機,使得美元的名義匯率提高,但因為市場上充斥了太多地“美元白條”,美元的“實際匯率”,即美元對大宗商品的單位購買能力卻在不斷萎縮。比如,改變了以往此升彼降的情況,近期出現匯率與黃金價格齊漲的局面。前幾個月,也曾出現過有色金屬與美元匯率同步上升的情況,預計今后這類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大宗商品價格與美元匯率一起揚升,并將成為一種常態。因此,從中、長期來看,大宗商品價格還將震蕩上漲。
很不幸,今后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震蕩上行,將使得我們這個最大的大宗商品購買國付出很高的成本,但這又是難以扭轉的市場大勢。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要試圖與市場趨勢作對,只能順其自然,因勢利導,更不能因此得出中國話語權缺失的結論。 (下轉B3版)
(上接B1版)
三、對大宗商品價格施加中國影響力的幾點建議。
中國必須盡其可能,對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行情施加影響,尤其是撇去價格上漲過程中的泡沫成分。也就是說,要將“中國需求”,轉化為“中國影響”。我們有這個能力。
中國應從三個方面入手,逐步增大對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力。
1.做好“買”的文章。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購買國。我們對大宗商品價格能夠施加最大影響的,當然是“買”而不是“賣”。因此要做好“買”的文章。除了正常情況下的購買外,還要善于抓住國際市場行情相對低迷的時機,加大購買量,進行超常儲備。而當國際市場價格出現暴漲后,我們再使用儲備,適當減少購買,從而一定程度上起到平抑市場的作用,擠壓投機資本的“超額利潤”,發揮中國買方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力。有一段時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們總是在某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時大量買進,甚至價格越是上漲,進口就越多;反之,越是價格低迷時,越是不進行采購。短視行為嚴重。也正是這種短視行為,加劇了國際市場投機資本的推波助瀾行為。
做好“買”的文章,要與外匯儲備的適度實物化結合起來,將部分外匯儲備,轉換成為有色金屬、鐵礦石、石油、橡膠等大宗商品實物儲備,通過高拋低吸,在對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施加“中國影響”的同時,也獲得一定的,有時是很豐厚的差價收益。
2.促進大宗商品市場的充分發育,F代商品市場,應當包括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兩個市場。在現貨市場方面,比如鐵礦石市場,還是要實行有效監管條件下的開放經營。包括貿易主體數量等。
促進大宗商品市場的充分發育,增加對于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力,需要建立期貨市場。目前我們已經在一些大宗商品品種上,比如有色金屬、天然橡膠、大豆等建立了期貨市場。這些期貨市場的發育和繁榮,已經開始影響了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行情。今后還要擇機在中國境內建立其他大宗商品期貨市場,比如鐵礦石期貨市場,充分發揮中國因素的市場價格影響力,讓中國這個最大的鐵礦石需求方,真正具有議價權,真正參與鐵礦石價格的博弈。
3.支持中國金融機構的參與。一個現代商品市場,尤其是金融化的商品市場,離開金融機構的參與是不可想像的。為此,要鼓勵和支持中國金融機構,如開發銀行、投資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參與進來,包括市場分析預測、實際交易活動等。國家主權基金也要參與,比如前面提到的外匯儲備的部分實物化等。這是增大中國因素影響大宗商品價格力度的重要內容。
4.人民幣匯率逐步實現自由浮動。一個國家商品市場與金融結合,彼此促進,需要本幣匯率自由浮動,實現完全可兌換。當然,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但是,現在就要逐步過渡。這應當也是中國金融資本進入大宗商品領域,增大對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