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物流基地建則必求最大?
2010-6-8 15:1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焦點:日前,一期投資額約2億元、號稱“華南區最大”的零售物流基地在東莞洪梅鎮啟動運營,該物流基地的所有者是本土大型連鎖超市嘉榮/SPAR超市。據悉,嘉榮SPAR物流配送中心規劃用地總面積約13.9萬平方米。“一旦渠道網點格局定下來,勢必就要求物流配送進行大升級。”業內人士認為,此前,東莞嘉榮SPAR的物流配送都是由各個供應商來負責,供應商要給多個門店發貨,相比供應商統一給一個物流基地發貨,成本要明顯高很多。而一旦物流整體成本降下來,供應商往往就會更樂意配合超市做促銷工作,從而有利于區域零售公司迎戰“沃爾瑪們”。
快評: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零售大鱷不斷加碼物流配送,以“價格差”促銷搶市,繼而以收購方式 “蠶食”被打垮的地方超市。
在 “前狼后虎”的困境下,本土超市也不甘示弱,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各顯神通。令人詫異的是,這個號稱 “華南最大零售物流基地”并非出自沃爾瑪、家樂福等零售大鱷的手筆,而是并不算知名的地方零售小將 “東莞嘉榮SPAR”之作。不難看出中國區域零售企業迎戰外資蠶食的積極姿態。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 “畢竟13.9萬平方米的物流基地也要一筆不小的投入,而一旦后臺物流發展過于超前,也會給超市整體運營增加負擔和成本。” 一個區域零售企業超出自己規模實力大建的物流基地,很有可能是為了“圈地”,而以內資企業的身份拿地也要比外資便利。
地方超市要迎戰外資大鱷,一定要走多元化道路,嘉榮投建如此大面積物流基地也可視作多元發展之舉。然而,接下來的問題是,即便嘉榮SPAR等本土零售謀求 “跨越式發展”,能否與沃爾瑪們“搶市”目前還不好判斷。因此,不鼓勵眾多本土超市大面積超前興建物流基地,而要根據自身發展情況定制適合自己的物流發展戰略。 (曹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