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鵬:把信息化成果向傳統行業延伸
2010-6-7 10: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6月4日消息,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6月2日-4日在北京隆重舉行,會議首日,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朱鵬接受了賽迪網記者的專訪。
賽迪網:軟博會已舉辦了14屆了,中軟共參加過幾屆?通過參加這幾屆的軟博會,您覺得有哪些變化?
軟博會14屆,中軟每屆都參加了。軟博會是中國軟件產業的縮影,大家都在這里亮相,集中展示自己的優秀產品技術。對于中軟來說也是堅持這個原則,通過縮影展示中軟自身的實力以及在中國軟件產業發展中自身的定位。
賽迪網:本屆軟博會的主題是“增強軟件服務業自主發展能力,為調結構轉方式提供支撐服務”,您認為中軟的自主發展能力如何?
中國軟件服務業處于上升趨勢,雖然總體份額相比和國外有差距,但從未來走勢上看,軟件服務是我們的目標,也是大家的共識。只有服務走入大眾老百姓,軟件才能深入人心,真正起到促進社會經濟結構調整與民生建設的重要作用。中軟依托三十年來構建的自主產品鏈和在信息化領域的耕耘,在把握信息需求、提供可靠產品、創造社會價值等諸多方面積累豐厚,一定能為用戶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
賽迪網:下一步如何提升自主發展能力?
強化自身能力是推動軟件服務走持續發展道路,在國際競爭中獲取更大市場份額的重要舉措。我認為,要想增強自主發展能力,第一是軟件服務必須要立足于相關的技術和產品之上,沒有技術和產品很難談我們的軟件服務能持續。第二是,我們的服務必須立足于客戶的需求,不挖掘客戶需求也很難談有軟件服務。
我認為我們的發展能力應該是兩條道路并進,并軌運行。技術、客戶必須結合起來,在結合的基礎上才能形成我們的特色的服務業。
賽迪網:本屆軟博會,中軟主要帶來哪些優秀的技術和服務?
中軟成立30周年,在成立之初我們名字就包含“軟件與技術服務”,可見公司的前輩還是很有眼光,看到我們必須在產品和服務上下功夫,才會持久。幾十年來,中軟堅持以應用為牽引,在其基礎上,我們發展了三個方面的業務:
一個是以國家行業應用為帶動來形成的行業解決方案,解決方案本身也是一種服務。目前中軟已經形成了覆蓋30個行業領域的解決方案,比如稅務、安監、信訪、審計、煙草、工商、金融等等一系列金字工程。我們已經積累了在重大行業信息化策劃實施及后臺支撐的能力。
第二個是自主產品,我認為這一點是中國軟件企業的競爭力所在。我國在大力推動自主創新,我們的根基就是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中軟一如既往的堅持發展基礎軟件,在操作系統、數據庫,尤其是圍繞重大行業牽引的平臺軟件方面都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果,而且在重大行業中起了較好的引領和支撐作用。目前,自主產品在中軟三大業務中產值比例大約占20%,所以說國產技術、產品在上升期,我們還要培育。培育要走與應用結合的道路,市場很急需,關鍵是怎么推動。
第三個是新型服務業尤其是新業態的打造。前期我們與地方政府合作,圍繞數字化城市、智能城市的建設提出解決方案,特別是圍繞民生服務這條主線,比如社區的信息化服務和地方政府機構的信息化的互聯互通,我們正在打造一個平臺;二是圍繞移動互聯增值主線,充分發揮在軟件方面的技術優勢、成果優勢,圍繞互聯網的增值業務提供我們的服務平臺。三是在行業應用角度,向最終用戶延伸,我們現在做電子政務很多,但在電子政務的背后是老百姓,所以我們要進一步向老百姓延伸,這樣才能切合國家民生化主題。
賽迪網:針對目前火熱的物聯網、云計算、兩化融合,中國軟件的切入點是什么?將在其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物聯網并不是新的東西,舉例來說,我們做的煙草行業信息化,主要是通過RFID條碼將生產線和產品在全國網絡配送過程中實現全程監控,這是典型物聯網應用,但早在10年前就開始做了。
隨著物聯網進一步成熟,它的應用范疇非常廣泛,在我們涉足的行業領域中,客戶也提出很多好的需求:比如港口物流我們正在實踐一套解決方案,還比如智能交通及生產型制造業的供應鏈物流系統等。
云計算發展到今天,不僅是技術變革,而且還是運營方式的變革。對于中軟來講,我們一方面在后臺支撐平臺圍繞前端應用云計算的模式搭建基于云計算基礎上的體系架構,這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第二個我們圍繞重大行業應用,包括數據中心建設、云計算這個新的概念和技術體系推進去,進一步發揮政府國家投資的效用和價值。未來我認為云計算會覆蓋到方方面面,也是企業要加強自身資源整合和自身技術和產業模式轉變的重要方向。
國家提出“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這是兩化融合的核心思想。中軟在兩化融合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圍繞鐵路信息化建設,包括地鐵高鐵城鐵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一方面提供了鐵路應急調度產品,一方面還提供了AFC產品,這些產品都是用信息化提高鐵路運營效率的重要舉措。另外電力信息化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行業,電力行業圍繞供電、配電、優化資源分布等方面都有大量工作要做。而國家最近也在推動智能電網,我們中軟要做好傳統電力信息化,同時也在著手圍繞智能電網做相關技術和產品的研究。
我們將陸陸續續把信息化研究的成果,向傳統行業延伸。
賽迪網:今年中國軟件的重點工作是什么?
我們當前第一要務仍然是保增長,因為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們一方面看到國際經濟變化的走勢可能還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所以仍然將保增長作為當前第一要務。
第二個是結構調整。一方面是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主要方向就是技術向中高端轉移,產業向中上游轉移。發展模式上,一是轉變盈利模式,切入點是加大軟件的復用力度,加大通用產品的力度,加大軟硬結合的力度。二是轉變增長方式,強化重大行業、重點工程項目的帶動作用,進一步推進資源整合,包括資本運作和兼并收購
第三個是建能力,培育國際化基礎管理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咨詢服務能力。這些能力對于我們的持續發展都是非常關鍵和必須的。我想通過1-2年基礎能力的打造,來進一步增強中軟的國際競爭力
第四個是促跨越,通過前幾個重要舉措的實施,促進中軟實現跨越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