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三水16項在建新建交通工程總投資43億 破解出行難

2010-6-3 1: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這邊,“打的難”還沒解決,那邊,“限摩令””又引發全城關注。 
  如何破解出行難?近日,三水交通運輸局局長林志道在“如何加快三水科學發展”討論活動中,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將以突破三水交通運輸的瓶頸為目標,積極推進交通運輸升級改造,狠抓交通工程建設和公交服務提升,著力構建覆蓋城鄉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三水加快科學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持。 
  □路網建設 
  四大瓶頸亟待突破 
  林志道分析,根據《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廣佛同城”以及“廣佛肇一體化”對交通建設提出的要求,在推進交通路網的規劃建設中,三水交通面臨“四個瓶頸”: 
  第一,路網規劃及建設規模瓶頸。“過去在路網規劃方面意識不超前,規劃不夠科學,造成向東部發展的道路出現不方便、不順暢的瓶頸。從發展眼光看,我們過去建設的以及規劃的道路沒有抓好控制,建設的起點較低,導致部分路段出現車流阻塞的瓶頸,以及付出重新擴建道路的代價。” 
  第二,重點區域交通對接的瓶頸。雖然三水地理上東接南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地區,但與這些區域對接的東部出口較少,影響了經濟發達地區產業輻射,對經濟發展不利。 
  第三,交通建設資金的瓶頸。由于交通建設投資較大,加上財政財力有限,資金對路網建設速度及規模有所影響。 
  第四,征地拆遷的瓶頸。近年來,由于征地拆遷難度不斷增加,導致工程建設用地提供比較困難,工程建設受阻。 
  □升級改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有條件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林志道表示,通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積極突破交通建設的瓶頸,想方設法促進路網的升級改造,除完成了《佛山市三水區公路網規劃》外,還在項目上馬等方面抓落實。 
  項目落實主抓“東部板塊” 
  據介紹,目前,全區交通工程建設項目16項,其中在建9項,新建7項,項目總投資約43.25億元(其中新建項目投資22.31億元)。 
  其中,今年計劃建成通車的項目有白金一二期改造、白金三期工程,碧云路擴建改造,三花公路改造,塘西二期,云東海大道樂平段、六山線改造等工程。 
  資金籌集共籌集資金54億 
  去年以來,三水交通運輸局積極搶抓機遇抓融資,共融資約9.51億元,爭取納入佛山市統籌建設項目的資金約12.8億元,利用社會資金(BT項目)共22億元,有效解決了工程建設的資金出路。 
  征地拆遷建議成立督查協調工作組 
  鑒于當前各項工程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征地拆遷難題,交通運輸局建議,區政府成立交通工程征地拆遷督查協調工作組,牽頭解決征地拆遷遇到的難點問題。 
  最近,市府辦印發了《佛山市重點路橋建設項目工作責任制度》,明確了路橋建設項目“一把手負責制度”。為此,建議區政府成立交通工程征地拆遷督察協調工作組,由區長任組長,區府辦、區國土、監察、交通等相關職能部門的主要領導為成員,工作組負責全區交通工程征地拆遷的監督檢查和協調工作,重點解決工程征地拆遷和管線遷移遇到的難點問題,尤其是與區外相關部門溝通協調,解決征地拆遷的難點問題。此外,建議工程沿線各鎮(街道)和廣大群眾給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盡快提交工程施工用地,為工程建設營造有利的環境。 
  □“村村通水泥路” 
  掃尾工程最后沖刺 
  據介紹,在完善路網體系過程中,抓好“村村通水泥路”掃尾工程建設尤其重要。 
  “農村道路建設對加快三水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林志道介紹,經過2000年“村村通水泥路大會戰”和近幾年的不懈努力,三水農村公路建設具備了一定基礎,取得了較大成效。但是,由于逕口華僑經濟區于2003年才劃歸三水管轄,錯過了“村村通水泥路大會戰”之機,自然村通水泥路幾乎“空白”,同時三水各鎮(街道)還有一些地處偏遠、經濟薄弱、工程較大、人口較少的自然村硬底化建設進展緩慢,仍未通上水泥路。這些地區落后的路網不但影響了群眾的交通出行,也成為制約三水農村路網建設的“瓶頸”。 
  進展 
  今年65%的任務量已完成 
  為此,去年以來,三水精心組織開展了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掃尾工程建設,決定用兩年時間(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完成自然村通硬底化和轄區鄉村道路(在冊)硬底化兩項指標,全面實現農村公路硬底化的目標(其中,今年我局將計劃完成69個項目,建設里程為51.2公里,2011年計劃完成19個項目,建設里程為31.1公里)。 
  通過大半年的共同努力,“村村通水泥路”掃尾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已完成33.631公里,約占今年任務量的65%;全區已完成農村公路硬底化里程約724公里,為全區農村公路里程的95%,698條自然村通上水泥路,自然村通水泥路的比例達94.8%,全區7個鎮(街道)中已有3個鎮(街道)完成了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建設。 
  問題 
  部分鎮街推進難度大 
  即使如此,目前,“村村通水泥路”掃尾建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部分鎮(街道)推進村道建設的難度較大。如:南山鎮“村村通水泥路”掃尾建設任務最重,占全區任務一半以上,且項目的分布很分散、范圍較廣,施工難度比較大;西南街道的九水崗村道由于路線長、投入大,資金缺口較大,資金一直未能落實,影響了工程的開展,目前該村道正進行招投標工作。 
  二是財政扶持力度有待加強。按照工作預算和補助標準,“村村通水泥路掃尾”工程的財政補助為600多萬元,但今年財政安排僅300萬元,財政補助力度不足。 
  三是工程質量意識不強。從目前已驗收及對在建的村道檢查中發現,部分鎮村對村道建設的質量意識不夠強,未能按區政府下發的文件標準來進行設計和建設,工程質量把關不嚴。 
  建議 
  加大財政補貼力度 
  針對上述問題,下一階段,交通運輸局將采取如下措施加快推進“村村通水泥路掃尾工程”建設: 
  積極協助南山鎮等鎮(街道)解決工程建設遇到問題。為其提供力所能的技術支持和指導,同時要求南山鎮等鎮(街道)的村委會,加大宣傳力度,多想辦法,廣泛籌集資金。 
  加大對工程質量監督和管理力度。定期派遣工程技術監督指導組到各建設項目進行質量巡查和技術指導,對不合格工程堅決要求返工重做,否則不予以通過工程驗收,不給予財政補貼。 
  與此同時,該局建議,區政府根據“村村通水泥路”掃尾工程的實際需要,財政上安排充足的專項補助資金,加大財政補貼力度,解決工程建設的資金難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