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欲打造川滇黔渝結合部現代商貿物流中心
2010-6-29 12:0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6月28日20;00時,瀘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瀘州酒城賓館召開新聞發布會,瀘州將建川滇黔結合部現代商貿物流中心,中國(瀘州)西南商貿城將于6月29日舉行隆重的奠基儀式。
瀘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李明龍在新聞主題發布中說:瀘州地處川滇黔渝四省市結合部,處于四川通江達海物流大通道的重要節點上,是四川省唯一一個與滇黔渝三省市接壤的市,是四川突出南向的“橋頭堡”,成渝經濟合作的前沿陣地,在四川省發展的大格局中占據重要戰略地位。當前,瀘州市按照“立足四川、依托重慶、融入成渝、拓展滇黔”的發展定位,正在大力實施“四個四”發展戰略,即突出抓好酒業、化工、能源、機械制造“四大產業”,建設酒業集中發展區、納溪化工園區、長江機械工業園區、川渝合作瀘州臨港示范區“四大園區”,建設川黔高速公路、瀘渝高速公路、川黔鐵路、長江黃金水道“四大通道”,打造現代商貿物流中心、旅游組織中心、教育培訓中心和區域中心城市“四大中心”。
瀘州商貿繁盛。自唐宋以來,一直都是川滇黔渝結合部的物資集散地;宋、明時期,瀘州即是與成、渝鼎足而立的全國性商業城市和全國33個商業都會之一。優良的商業傳統氛圍,加之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完備的“公鐵水空”立體交通網絡,瀘州已完全具備建設區域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的有利條件。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就是要充分利用這些獨特優勢,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大物流、大市場,建立起快捷、高效、方便的現代物流服務網絡體系,把瀘州打造為輻射滇黔、融入成渝、面向西部的現代商貿物流中心。
目前,瀘州市圍繞川滇黔渝結合部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建設,正在大力實施“12462”工程,即:建成1個商業核心區。通過科學規劃、大力投入、規范引導,把白塔商圈打造成為瀘州商貿業核心區域。培育2個商業集群。加快城北商業集群和城西商業集群建設進程,增強其輻射、聚集功能。打造4個區域邊貿商業中心。把瀘縣、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建設成為區域邊貿商業中心。構建6個現代物流中心。加快建設安寧物流中心、高壩集裝箱物流中心、合江物流中心、納溪物流中心、方山物流中心和神仙橋港口物流中心。實現2個“百億”。2012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十五期末增加100億元,達到250億元以上,全市商貿物流業GDP達到100億元。到2012年末,基本形成大市場、大商貿、大物流、大流通的格局。
瀘州市商貿業優勢地位和產業發展的進一步提升和加強,突出表現在“三化”:一是區域化發展。王氏商城、鵬達建材、科維商城、龍馬大商城等批發市場整體規模不斷擴大,已發展成為川滇黔渝結合部規模最大的批發市場群體,其商品直接輻射到川南、黔北、滇東、渝西近14個市縣。二是專業化發展。瀘州市基本形成門類齊全的八大類專業化批發市場。主要有農產品批發市場,家居建材市場,小商品交易市場,IT產品市場,汽車汽配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奇石古玩市場與舊貨交易市場。專業化批發市場的繁榮,帶動并推動貿工互動,進一步增強了區域市場競爭力。三是集約化發展。全市現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72個,其中 2000平方米以上商品交易市場42個,集中商家2萬余戶,涉及30個行業1000余大類10萬余種商品。全市年銷售額1億元以上批發零售企業13戶。
西南商貿城項目作為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的重要載體,是瀘州兩大商業集群中城北商業集群規劃建設的重點龍頭項目,已被列入《四川省2010年重大項目》和《四川省商品批發交易市場建設規劃(2010-2012)》。
該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完善瀘州商品批發市場和商貿物流體系,是推進瀘州商品批發市場向集約型、輻射型發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是發揮港口物流優勢,發展臨港經濟,加快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和園區建設的重點和突破,在我市建設川滇黔渝結合部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的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整個項目建設期預計為3年,工程分四期建設。計劃2010年8月工程正式進行主體工程施工。其中一期工程建筑規模24萬平米,建設內容為21萬平米街式市場和3萬平米一站式購物中心。2010年8月土建動工,2011年5月竣工并完成招商,2011年8月底完成竣工驗收、商戶裝修等工作,2011年10月試營業。中國(瀘州)西南商貿城將成為坐擁川滇黔渝結合部,輻射大西南,面向全中國的綜合性現代商貿平臺,再鑄瀘州商貿的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