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空經濟規劃方法探析-以長沙空港綜合保稅區為例
2010-6-24 14:1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一、 臨空經濟規劃方法
二、 臨空經濟規劃的創新
三、 臨空經濟與保稅區以及自由貿易區發展
1. 北京順義區積極發展空港自由貿易區
2. 昆山借船出海 利用上海的機場和碼頭優勢建設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
四、 中南建設保稅區的現狀――武漢先行爭取建設綜合保稅區
五、 長沙縣發展保稅區的可行性
1. 長沙縣發展綜合保稅區的重要意義
2. 長沙縣如何利用長沙金霞保稅物流園區發展物流產業
3. 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政策的運用
4. 充分發揮長沙機場和高鐵以及軌道交通優勢建立綜合保稅區和出口深
加工區
一、臨空經濟規劃的方法
1.產業規劃與機場區域特點結合的方法
機場區域最明顯的特點之一是限制建筑物高度,因此,機場區域適合發展以多層低密度為主的高檔居住區、航空物流和保稅區。
傳統產業規劃重視不同產業的合理布局,對于機場區域產業布局,我們考慮要突出兩點,第一是為主城區產業服務,在擴大傳統機電產品出口的同時,我們應該鼓勵農產品深加工出口,把我國優質農產品出口到富裕國家,帶動農民增收,增強我國農業產業的競爭力。
第二是基于產業鏈升級的原則,鼓勵在機場區域設立研發和營銷總部,鼓勵按照科學的方式推動企業創立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術。傳統的保稅區產業,大部分都是電子加工,今后以擁有自主技術的產品開發生產為主,部分元件進口,這是保稅區電子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2. 機場新城城市規劃與產業規劃、商業規劃以及旅游規劃的結合
對于機場新城規劃,我們首先要對產業進行合理規劃,明確不同空間范圍的功能定位是,解決新城發展的動力問題,爾后做好概念性商業網點規劃和旅游規劃,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城市規劃,爾后在深化商業規劃和旅游規劃,形成科學的新城規劃體系。
通過以上步驟的合理規劃,機場新城開發可以做到,產業發展與房地產開發形成主要動力,城市功能布局合理,產業協調發展,居民生活便利,商業休閑空間與居住、產業發展空間比例合理,擁有較高的生活品質。
二、臨空經濟的規劃創新思路
1.落實科學發展觀,注重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整個領空經濟區的發展要做到起點高,注重發展與生態的平衡,充分考慮土地的承載能力,河流與湖泊的凈化能力。以保稅區規劃為例,我們要克服傳統保稅區綠化面積過小的缺點,不能報海關監管區的環境等同封閉式監獄,要充分考慮生態環保型的保稅區,綜合保稅區區域面積要考慮4平方公里,其中1平方公里為公園和綠地面積。
2.采用綜合規劃思路,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工作、生活休閑娛樂以及文化活動多種需求
不僅要考慮產業發展,也要考慮高級金領和白領的居住要求以及藍領對宿舍的要求,同時要考慮五星酒店和經濟型酒店在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的合理布局。
三、臨空經濟與保稅區以及自由貿易區發展
1.北京順義區積極發展空港自由貿易區
在北京臨空經濟區96平方公里(含機場占地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寶潔、空客、索愛等3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80余家國際知名跨國公司競相上演財富神話,核心區平均每公頃土地投資近億元、實現產出2.1億元,創造了驚人的“鉆石效應”。
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于2008年7月23日獲得國務院批復(國函[2008]64號),成為全國首家依托空港口岸設立的綜合保稅區,也是我國“政策最優惠、功能最強大、管理最先進、手續最簡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綜合保稅區總體規劃面積5.944平方公里,有效整合了天竺出口加工區、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和首都機場口岸資源,實現了“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口岸作業”三區合一、統一圍網。未來將重點發展國際物流、國際貿易、服務貿易、保稅加工、國際金融等五大產業,努力建設成為全國首家空港型自由貿易區。
2.昆山借船出海 利用上海的機場和碼頭優勢建設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
我國第一個縣城建設的保稅物流園區是昆山經濟開發區爭取的,得到江蘇老省長顧秀蓮同志的大力支持。
江蘇昆山出口加工區于2000年4月27日經國務院批準建立,同年9月6日通過8個部委聯合驗收(海關總署、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外匯局、質檢總局),10月6日封關運作,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第一個出口加工區。2006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開展拓展保稅物流功能和開展研發、檢測、維修業務試點,成為全國首批開展拓展功能七個出口加工區之一。
在短短幾年時間里,這個占地2.86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區,云集了100多家以電子信息為主的企業。2002年就實現28億多美元;2007年315億美元;2008年,進出口總額352億美元,其中出口243億美元,綜合發展水平在全國50多個出口加工區中位居第一。
昆山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園規劃為三期,一期150畝已建設完畢,建成 3.8萬平方米保稅倉庫和4萬平方米物流場站;二期340畝正在建設11萬平方米保稅倉庫和2萬平方米產品展示中心;三期220畝由5家物流企業開工建設17萬平方米保稅倉庫,全部建成后將擁有32萬平方米保稅倉庫和2萬平方米展示館。自2007年1月試點工作正式啟動以來,運作情況良好。
四、中南建設保稅區的現狀
1.武漢先行爭取建設綜合保稅區
武漢東西湖保稅物流園區位于京珠高速公路與107國道立交的西南側、東西湖區漢丹鐵路朱家臺車站的北側。規劃范圍東起京珠高速公路,南至漢丹鐵路,西達十二支溝,北抵107國道,與規劃中的食品加工區相鄰,占地面積約4500畝。
重點發展汽車、機械專業大市場和大物流,形成交通樞紐型和城市配送型并蓄的物流園區。
規劃“一核、一片、多軸、多組團”的空間結構:“一核”是指物流園區的核心。“一片”是指物流園區的服務功能所在。“多軸”是指拓展園區內部空間的五條發展軸線。 “多組團”是根據用地性質和開發建設時序將園區分成的多個組團,如工業組團、倉儲組團、服務組團等。
武漢市將結合武漢新港項目建設,在武漢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基礎上,規劃和建設武漢綜合保稅區,爭取2010年開工。實施鐵路、公路、水路無縫對接,逐步形成集工業園區、保稅區、物流園區于一體的口岸物流體系。
根據海關總署特殊監管區的區域布局規劃和設立標準,東湖高新區已基本具備設立綜合保稅區的條件。該保稅區總體設想是,綜合保稅區主體設施建在東湖高新區,采取—個區域分別圍網,范圍擴大到武漢東西湖保稅物流中心、陽邏港、天河空港和湖北武漢出口加工區,實施區港、區區聯動。
2.長沙開福區金霞海關保稅物流中心
中部地區唯一申報的保稅物流中心、中南地區最大的物流區金霞海關保稅物流中心日前首次開門招商。
“保稅物流中心將全面培育國際貿易、保稅倉儲、出口加工三大主體功能。”開福區委副書記、區長李繼紅說,“中心內注冊企業可以自動獲得進出口經營權、國際貨運代理權。根據業務需要自由開展跨國物流業務;境外進入保稅物流中心的貨物給予保稅;境內貨物進入保稅物流中心視同出口,實施入中心即退稅;保稅物流中心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除國家禁止進出口的和實行出口被動配額管理的外,不實行進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放寬對保稅物流中心進出貨物的外匯管制。”
據了解,長沙保稅物流中心項目總用地為1550.92畝,將以滾動式發展的方式分為兩期開發,其中一期工程占地約700畝。投資3.5億元,建筑面積10平方米,包括中心辦公大樓、中心圍網、中心卡口、保稅倉庫等;二期工程占地約800畝,投資5.2億元。
五、長沙縣發展綜合保稅區的可行性
1、長沙縣發展綜合保稅區的重要意義
東有昆山保稅區,我們要在國內內陸地區,解放思路,敢于創新,實現我國中部有長沙縣黃花空港綜合保稅區的目標。
綜合保稅區在黃花機場建成具有重要意義:
實現湘江港口和黃花空港聯動 做強長沙縣物流產業,帶動湖南省物流產業發展
帶動產業升級 電子信息產業、環境保護等將加速在長沙縣城和經開區布局
加速長沙縣空港新城建設步伐 帶動更多人口就業,吸引較多高級人才落戶長沙縣
帶動長沙縣商業發展 通過保稅商業街區和進口名牌汽車和服飾為主的奧特萊斯街區發展,帶動長沙縣商貿發展,填補業態空白
2、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政策的運用
長沙縣可以享受長株潭兩型社會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政策,可以利用空港試驗在我國中部區域發展綜合保稅區,國際商務人員到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可以落地簽證,推動高附加值的工程機械等名優產品出口,同時
3、與開福區合作發展物流產業,有效利用長沙開福區金霞海關保稅物流中心
通過湘江港口和空港以及火車站聯動,實現最佳物流體系,積極發展長沙縣的物流產業,成為全市物流產業的領頭羊。
4、充分發揮長沙機場和高鐵以及軌道交通優勢建立綜合空港保稅區和出口深加工區
根據黃花機場規劃方案,總體規劃面積為46.66平方公里。預計到2020年,旅客年吞吐量為2800萬人次,年貨運吞吐量為33萬噸;預計到2040年,旅客年吞吐量為6200萬人次,年貨運吞吐量為180萬噸。長沙黃花機場跑道布局修改為位于現有跑道東側,新增3條跑道,新增2個航站樓,同時,為確保機場與城市交通對接,擬在機場設立4個軌道交通出入口,提高機場的交通運行速度。
我們建議在規劃長沙縣機場物流園區的同時,系統研究黃花機場周邊的規劃,建議將綜合保稅區作為規劃的龍頭,與物流園區和出口加工區形成機場臨空經濟的整體框架。
在長沙縣整體物流產業規劃上,以綜合保稅區作為物流發展的發動機,將安沙物流園區和金霞保稅物流園區作為兩翼,形成物流產業發展的整體格局。
鑒于北京等地發展空港綜合保稅區的經驗,我們建議長沙縣根據長株潭兩型社會的發展要求,大膽創新,建設環境友好型的空港綜合保稅區,建議規劃4平方公里范圍作為綜合保稅區,其中1平方公里作為生態公園和酒店以及國際商務公寓建設用地,3平方公里作為保稅區實際功能,爭取建設成為生態環保型綜合保稅區。
綜合保稅區的建設步驟為 :
首先由所在區縣委進行空港綜合保稅區總體策劃和可行性研究和概念設計工作,將初步研究成果向縣主要領導匯報,爾后向省市主管領導匯報,得到省市領導支持后,做好詳細規劃設計工作,長沙縣政府邀請長沙海關和保稅區規劃專家等對整體規劃進行評審,根據專家意見和海關要求,對規劃成果進行完善。
爾后開始正式申報工作,要得到國家海關總署、國家發改委等多個機構審批,最后由國務院領導審批。
黃花空港保稅區選址示意圖
總結
長沙縣不僅擁有黃花空港和高鐵站點均在境內的區位優勢,而且作為長株潭兩型社會國家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可以利用長沙金霞保稅物流園區的政策,發展長沙物流產業,其次,建議長沙縣和經開區落實科學發展觀,及早謀劃和規劃在黃花機場建立綜合保稅區和出口加工區,及時得到長沙市和湖南省和海關總署支持,爭取黃花空港綜合保稅區早日得到國務院批準,為長沙縣和經開區產業升級,擴大就業,改善民生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實現長沙縣跨越式發展的宏偉目標。